【系統公告】頁面上方功能列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舊用戶可再切回舊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目錄 編輯

主題:遊戲理論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遊戲理論,主要分為兩派:古典學派與現代學派的遊戲理論。前者起源及發展於19世紀及20世紀初期,著重於解釋遊戲存在的目的,較注重哲學思想;後者則在1920年代之後才發展出來,著重於解釋人為什麼要遊戲,並且嘗試定義遊戲在兒童發展中的角色。茲簡要分述如下 : 古典學派       能量過剩論(surplus energy theory),主要的倡導者為Spencer和Schiller。Spencer認為生物體具有能量,用來滿足其生存所需。當能量過多時,遊戲便成了調節的工具,用來消耗剩餘的能量。這個理論可用來解釋何以兒童在上了一段長時間的課程後,需要下課時間讓他們能有追逐、奔跑、消耗多於精力的機會。             休養論(recreation theory),恰與能量過剩論相反。Lazarus認為遊戲的目的是在儲存能量以供工作之消耗,其功能同等於睡眠。現代人工作需要高度的注意力與思考力,往往壓力過大、精神緊繃、情緒失調,這時遊戲便可使個體獲得鬆弛。                 重演論(practice theory),是由G. S. Hall所倡導,他認為遊戲是重演人類進化的複製版。這個想法是源於個體胚胎學,認為人類發展過程中,會重現種族發展演化的情形,由動物、原始人、到不同種族的進化。例如兒童玩水是如原始祖先在海邊活動;打棒球則是原始打獵本能的表徵。             演練論(practice theory),Groos認為遊戲是個體練習和準備未來成年生活所需的技能,它提供了一種安全方法,幫助兒童去練習。例如兒童扮家家酒,就是在練習其未來為人父母的技巧。       這四個理論雖各有缺失,但仍有其重要性,它不但提供歷史上成人對兒童遊戲的看法,也促進了日後現代理論的發展。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現代學派的理論。  現代學派 現代遊戲理論有好幾個學派,此處僅就心理分析論及認知論來探討。        心理分析論(psychoanalytic theory),最早是由Freud提出來的,認為遊戲是兒童人格型態與內在慾望的展現;遊戲可以平撫兒童受創情緒,發洩個體心理的焦慮,滿足其情緒的需要,忘卻不愉快的事件;遊戲可以讓兒童拋開現實情境,並從一被動的、不好的角色中轉移,淨化其情緒。例如小孩被父母罵後,藉由角色的轉移(由被動處罰到有主權),對他的玩具發洩或假裝處罰他的同伴,將負面情感輚移至替代的人或物。       Erikson(1950)推廣Freud的理論,用遊戲來檢視兒童的發展。他認為兒童透過遊戲與週遭環境的人產生互動,促使其心理發展,並在遊戲情境中接觸到內在的自我,發現自己的能力。        認知理論(cognitive theory),主要由Piaget及Vygotsky所倡導,此派認為遊戲可以促進兒童的認知發展。Piaget的認知理論即指個體去適應環境的一種過程,亦即同化與調適之間的平衡。而遊戲是一種不平衡的狀態,同化作用大於調適作用,因為兒童在遊戲中不用學習新的技巧,而是以遊戲做為工具,去練習並鞏固新學習的技巧或概念,使其達到熟練的程度。       Vygotsky則認為遊戲可以直接促進兒童的認知發展。他認為兒童沒有抽象的思考,對他們而言,意義與實體是不可分的,兒童必須見到具體的事物才能瞭解。直到他們開始進入想像遊戲(約3-4歲),並開始使用物品來代替某些東西(例如把掃把當馬騎),兒童才具有表徵想像的能力,這時期的想像性遊戲對兒童的想像思考很重要,可以促進其創造力與變通力。  透過上述的遊戲理論,我們可歸納出遊戲具有下列的功能: 1. 實驗,兒童藉由遊戲的方式去瞭解其週遭的環境,任何物品都可能是其用來探索、觀察、實驗的對象,因此,給兒童的玩物最好能有正面教育的功能;  2. 治療,遊戲可舒解兒童心中的情緒或壓力; 3. 生活技能的演練; 4. 休閒育樂的功能。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休養論古典學派心理分析論演練論現代學派認知理論遊戲理論重演論能量過剩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