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4/1起,頁面上方功能列以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目錄 編輯

陳真-行政學百分百(命題焦點暨題庫解析)

主題:增強理論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後果控制乃藉由正負增強物的施予或撤除,從而發生作用。而「透過停止正增強物的提供而降低非可欲的行為」係屬後果控制的那一種策略? (A) 正增強 (B) 負增強 (C) 消弱 (D) 懲罰   ~解析 :   一、「西方」運用多年的「胡蘿蔔與棍子」管理哲學,與「我國傳統」的「恩威併施」,也就是「獎勵」與「懲罰」,是「激勵理論」的「增強理論」的「基礎」。   二、「增強理論」( Reinforcement Theory ) : (一)「增強理論」乃探討「工作者」被「激發」的「行為」如何「可以長久維持」。 (二)「增強理論」是「注重」其「外在行為」;而「排除」其「內在心理狀態」。 (三)「增強理論」是以史金納 ( Skinner ) 的「學習理論」為「依據」。   三、「增強理論研究」之「基礎」有「三項基本因素」: (一) 認為「人 ( 個體 )」在「基本上」是「被動的」、「消極的」( 即否認「主動」、「積極」的「人性行為」)。 (二) 認為有關「需求」等「方面」是「不可測」,且「難以衡量的」。另外否認「個人行為」是來自「個體」的「需求」( need ) 、「目標」。 (三) 認為「相當持久性」的「個體行為變化」來自於「強化」的「行為」或「經驗行為修正」( Behavior Modification ) : 1.「人」的「行為改變」來自「反覆」的「增強」; 2. 乃是藉著「獎賞」或「懲罰」來「改變行為」。   三、「增強理論」乃探討「工作者」被「激發」的「行為」如何可以「長久維持」。注重「外在行為」,排除「內在心理狀態」。   四、「增強理論」認為可以「增強」或「改變」個人「行為」,至少有「四種基本類型」:   (一)「積極增強」( Positive Reinforcement ) =「正增強」: 1. 以「獎勵方式」來「增強行為」; 2. 如 :「稱讚」、「加薪」; 3. 可「增強」其「重複出現預期行為」。   (二)「懲罰」( Punishment ) : 1. 用以「減少不希望」個體的「行為」或「反應」將來「重覆發生」的「可能性」,故「不斷」的「處分」,使「不喜歡」的「行為消失」。 2. 如 : 規定午餐時間為一小時,「超過」者就「責罰」 → 工作人員即「不再超時用餐」。 3. 注意 !「懲罰」( Punishment ) ≠「負增強」( Negative Reinforcement ) 喔 ! ※「懲罰」V.S.「負增強」之「不同」: 「懲罰」→ 是一個行為得到的結果 → 是從零 ( 0 )到負 ( - ) : [ 往往會壓抑該行為 ]。 「負增強」→ 是一個行為得到的結果 → 是從負( - )到零 ( 0 ) : [ 往往會增多該行為 ]。   (三)「迴避學習」( Avoidance Learning ) : 1. 其「目的」在於「預防不希望」的「刺激發生」,不過卻對工作人員的「行為」具有「正面」的「強化」。 2. 如 : 上述用餐規則,很多人為了「迴避責罰」而「依規定的時間午餐」。   (四)「消滅」=「消弱」=「消退」( Extinction ) : 1. 此乃對於「以前」的一種「滿意行為反應」不予「積極增強」,因而「減少」該「行為」或「反應」之「出現」。 2. 換言之,「後果控制」乃藉由「正負增強物」的「施予」或「撤除」,從而「發生作用」。而透過「停止正增強物」的「提供」而「降低」其「非可欲」的「行為」即是屬於「後果控制」的「消滅」策略。 3. 如 :「取消稱讚」或「取消獎金」」 → 工作人員「行為」即「停止出現」。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