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網站-置頂欄顏色票選問卷】只要填寫就能獲得500Y,結束時間 2024/04/25 11:59:59。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目錄 編輯

徐喬-經濟學

主題:教育名言(中國)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孔子】 重啟發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個性適應 「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自動原則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愛之,能勿勞之乎?」 「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思學並重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 環境影響學習 「性相近,習相遠也」、「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教育非萬能 「上智與下愚不移」 學習不能偷懶,由他人代勞 「愛之,能勿勞之乎?」   【說文解字】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使作善也。」   【孟子】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此為教育兩字連用之始 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理性主義 「萬物我都具備了。反躬自問誠實無欺,便是最大的快樂。 盡力按恕道辦事,便是最接近仁德的道路。」   【中庸】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者非道也。」   【老子】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言多必失,一切應無為而不可有為   【禮記】 「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知困,然後能自強」 【禮記學記】討論教育原理為主 四法: 禁於未發之謂豫。 當其可之謂時。 不陵節而施之謂孫。 相觀而善之謂摩。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 語譯:在錯誤未發生時以禮義、教育禁止,稱為預防。於學生可以教導時教導,稱之合時宜。 不超越學生進度與能力教學,稱為循序。令學生與旁人互相觀摩學習,稱為切磋。   四失: 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 語譯:人於學習時,或因貪多而無法精研;或有只學到些許,便自滿於現狀; 或認為求學容易,而心生輕忽,未能專心努力;或是自我限制,不求進步。   「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教學相長也。」【尚書態誓】 「為天地萬物父母,為人萬物之靈」 【荀子】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Q:何人非常重視環境「漸染」對人的影響?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墨子  「以善先人之謂教。」【蔡元培】 「完全人格」的教育目的論 所謂「完全人格」,是指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理想人格,包括: 1.軍國民主義教育(軍事、體育):強兵富國之主義 2.實利主義教育(智育):強兵富國,增進人民、國家的財富為目的 3.國民道德教育(德育):自由、平等、博愛,又是中國傳統的義、恕、仁(藝術人) 4.世界觀教育:就是哲學的課程,引導人們在追求現實利益之上,積極探索真理,實現人生 5.美感教育:實現世界觀教育的手段和途徑。美感可以使人剔除現實世界的情欲和雜念,超越其中一切的生死利害,因此,美感在教育上特別有價值。 上述五種教育形式,共同構成人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教育要素。【韓愈】<原性> 「性之品有上中下三;上焉者善而已矣,中焉者可導而上下也;下焉者惡而已矣。聖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 <進學解> 言未既。有笑於列者曰:「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於茲有年矣。  先生口不絕吟於六藝之文,手不停披(翻閱)於百家之編。 記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探)其玄(精妙)。 貪多務得,細大不捐(大小兼容並收,皆不拋棄。)。 焚膏油以繼晷膏 (ㄍㄠ;油脂,指燈燭。晷,ㄍㄨㄟˇ;日影、日光。 焚膏繼晷指燃燒燈燭一直到白天日光出現。), 恆兀兀(ㄨˋㄨˋ;勞苦不息的樣子。)以窮年。先生之於業,可謂勤矣。【張載】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晏陽初】「平民教育的目的是教人做人,做什麼人?做整個的人:第一要有知識力、第二要有產力、第三要有公共心」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教育名言中國個性適應國文學習不能偷懶,由他人代勞思學並重教育教育非萬能環境影響學習自動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