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4/1起,頁面上方功能列以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目錄 編輯

主編: 王麗雲 、 譚光鼎-教育社會學:人物與思想

主題:柏迪爾 (Bourdieu)VS柏因斯坦 (B. Bernstein)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柏迪爾以文化再製觀念來解讀社會階級的復演。柏迪爾 (Bourdieu, 1971) 認為社會的控制乃在各種 領域 中進行,透過文化的無意識性 (cultural unconscious) 來維持社會的架構,權力轉換被解讀為和這些領域的串連。此種轉換隱藏在各領域中社會階級鬥爭之權力關系(Bourdieu, 1992),而只以符號暴力 (symbolic violence) 呈現出來,使得主宰階層可以將他們的意圖,以合法性的形態加諸於被主宰階層的身上。教育需要在家庭中所習得的文化能力 (cultural competence),此種文化能力被稱為文化的無意識性。   柏因斯坦 (B. Bernstein) 採用部份宰制的觀點,並融合社會分工及符號象徵互動論的觀點,來檢視整體社會因素對人類的影響。柏因斯坦視文化再製,如介於社會架構與個人間的符號控制體系 (Davies, 1976),雖深深認同涂爾幹的社會分工體系,但柏因斯坦嘗試解開社會及文化傳遞與勞動力再製如何的交互糾結一起。柏因斯坦 (Bernstein, 1977, 1990, 1996) 主張權力的傳遞,是由社會的代言機構如學校透過教學的事務所執行,終以再製社會的勞動階層: "教學的事務產生權力關係,此關係建構、維持及再製,師生間每天交互作用的實質類別關係,這種教學事務創造了,我們所稱的傳遞領域"。(Bernstein, 1977: 179) 被形容文化起始情境化 (the initial contextualizing of culture) 的社會階層再製,是深固於孩童在不同社經家庭與同儕的關係,此種文化起始情境化能決定,他們行為和語言認知的不同形態 (Bernstein, 1958),然後會安置他們於學校的非特權或是特權位置 (Bernstein, 1990)。在這種的社會化過程中,學童除了習得關於年紀、性別、年紀關係和家庭成員關係的禮儀外,也培養出由不同情境所引發語言了解的各種方式 (Bernstein, 1971, 1973, 1977)。中產階層的小孩表現出的是精密..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BernsteinBourdieu封限語碼文化再製文化再製觀念文化的無意識性社會階層再製符號控制體系符號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