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4/1起,頁面上方功能列以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哈伯瑪斯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一、哈伯瑪斯的溝通行動理論 (一)溝通理論的由來 1920年代起,德國發生經濟恐慌,間接的也影響社會文化的思潮發展。充滿社會批判與多元發展思潮之法蘭克福學派隱然形成。 健將之ㄧ的哈伯馬斯(Jurgen Habermas,1929-.)是知名的社會碩儒。1964年至1971年任法蘭克福大學哲學和社會學教授,1971 年前往「普朗克研究中心」,1982 年再重返法蘭克福大學。由於他的博學與驚人的理論綜合能力,促使社會批判理論與廿世紀盛行的詮釋學、結構-功能論、實證社會學、語言分析哲學、道德發展理論等,產生深度的思想對話,因而建立法蘭克福學派的知識論與溝通行動理論。主要著作包括「邁向一個理性的社會」、「知識與人類的興趣」、「合法性的危機」、「溝通與社會的演進」、「人性的未來」(2003)。     哈伯馬斯尤其著力於「公領域與私領域關係」、「溝通行動理論」與「批判理論」之學說闡述發揚。故哈伯馬斯認為唯有透過人類「溝通理性的重建」與「理想言談情境」(Ideal speech situation)的確立,才能消解意識型態的問題 (二)四個溝通的層次與溝通理性 人際關係之所以可能,乃立於說話者的言辭行動符合以下四個預設: 1. 可理解性(comprehensibility),即說話者所說的句子,必須符合文法規則,使聽者可以理解;語言世界的意義的詮釋,可以透過翻譯、解說以澄清語意。 2. 真理性(truth),即語言命題所指涉的對象卻實存在。 3. 適當性(rightness)說話者的語言態度、口氣與內涵,能符合雙方的社會倫理規範。 4. 真誠性(truthfulness)說話者真誠表露意向,以取得聆聽者的信任。以長期的行動,達到溝通雙方之互信。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Habermas哈伯瑪斯溝通行動理論可理解性德國批判理論普朗克研究中心溝通理性溝通理性的重建溝通與社會的演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