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4/1起,頁面上方功能列以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目錄 編輯

謝文全-教育行政學

主題:領導理論(轉型、互易、願景、道德)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情境領導理論 1.低能力,低意願→高工作,低關係(告知式、指揮式) 2.低能力,高意願→高工作,高關係(推銷式、支持式) 3.高能力,低意願→低工作,高關係(參與式) 4.高能力,高意願→低工作,低關係(授權式)   轉型領導   互易領導   定義 轉型領導者透過建立前瞻性的願景及個人的魅力,並運用各種激勵策略,來提昇成員的工作動機及工作滿足感,以激發成員對工作付出加倍的努力,著重發展及創新組織文化 以部屬外在需求與動機作為其影響的機制,轉型領導則以部屬的內在需求與動機作為其影響的機制。由於轉型領導的概念與追求革新的教育風潮一致。   注重引起動機和激發鼓舞,而不強調控制和問題解決等。 用酬賞與獎勵的承諾來換取成員的努力,並回應成員的立即利益需求。   轉型領導的領導者致力於鼓舞成員分享組織的願景和目標,挑戰自己成為創新的問題解決者,是屬於高層次的動機需求。 互易領導重視外在動機和需求,在酬賞中建立互惠過程。僅維持既有的組織文化,促使組織成員被動的工作,要使每一位組織成員成為推動組織轉變革新的動力。 小結 互易領導只能確保組織的永續成功,則必須進一步仰賴轉型領導的催化     願景領導   乃指領導者建立共同的價值、信念和目標,以引導成員的行為,凝聚共識,促進組織的進步與發展(吳清山、林天祐,2005),這與轉型領導有很多相似之處,兩者均強調領導者是革新者、危機承擔者、有自信、有活力(蔡進雄,2004)。而建立組織的願景是轉型領導的首要任務(謝文全,2004),有效能的領導者能授權賦能,重視對成員的承諾與信賴成員,共同發展組織願景,進而帶動組織革新。 道德領導理論   道德領導係指領導者基於正義與善的責任感與義務心來領導成員,成員亦因領導者的正義與善而勇於任事,是以道德權威為基礎的領導(吳清山、林天祐,2005)。轉型領導致力於提昇成員的道德及動機至較高層次,並且運用各種激勵鼓舞的策略來關懷成員,使成員為工作付出加倍的努力,這些內涵與道德領導理論所強調的重點不謀而合。 「僕人領導」   美國管理學者羅伯.格林里夫(Robert Greenleaf),在1979年首度提出「僕人領導」(Servant Leadership)的觀念。他強調,奉行僕人領導的人,必先讓自己展現僕人的作為,有服務他人的意願,同時也知道自己團隊的能耐有多少,強調啟發個人,相信自己所領導的員工可以把能力發揮到最大程度。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互易轉型道德領導理論願景教育行政教育行政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