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教學視導模式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教學視導模式   一、臨床診斷視導(clinical supervision)   (一)起源:理念起源於1950年代末期的哈佛大學,原先用來視導攻讀碩士學位的學生,Conant可以說是在教學實習方面,首先採用臨床視導的先驅,認為學生的教學實習,應該直接由一個臨床教授直接指導。後來被引用於正式教師的教學視導,成為1970年代的顯學。 (二)代表人物:Goldhammer及Cogan正式將臨床視導的模式,引入教師的教學視導領域。把焦點集中於:教室的觀察、班級事件的分析、教師和學生在班級內互動的行為。 (三)意義:視導者與教師合作,以互動的形式共同觀察教室內的教學行為,診斷缺失並提出改進之道。強調第一手的觀察,目的在產生立即回饋,提供教學者改進。 (四)功能:產生立即回饋,提供教學者改進。 (五)實施步驟:                                         1.視前會議。                                       2.進行教學觀察。                                       3.分析、評鑑和策略。                                       4.視後會議。                                       5.視後分析。   (六)優點與限制  1.優點:在視導過程中,視導人員與教師具有下列的特色:  (1)為共同的目標而努力。  (2)對視導歷程的影響力提升。  (3)對視導歷程有積極正面的感受。  2.限制:  (1)視導人員視導教師時間不足。  (2)難以記錄學生高層次的思考。  (3)未能坦誠溝通,影響教師專業成長。  (4)教師對教學視導存有戒心。     二、發展性視導(developmental supervision)    (一)起源:1980年代初,Glickman以發展的概念提出的視導模式。認為視導人員應該針對教師本身的動機、能力、性情等不同的發展階段,採用不同的視導方式,才能增進教師的教學效果。 (二)步驟:                                 1.瞭解所有可能的視導方式。                               2.個別評量教師的發展階段。                              3.配合不同發展階段的教師進行視導。   (三)功能與限制  1.功能:根據Tanner指出,發展性視導的功能如下所述:  (1)增進教師教學及思考的能力。  (2)促團體民主發展,形成共同目標。  (3)重視偶發狀況、整體關係及教師的成長。  (4)以民主參與及問題解決的方法進行視導。  (5)重視教師、課程專家、行政人員、視導人員以及學生對課程的發展。   2.限制:  (1)許多問題仍須依賴所有教育人員合作解決,非指導性視導仍有其限制性。  (2)成員間採用相異的視導模式,會影響教師士氣。  (3)視導人員是否具備足夠專業能力,以視導不同發展階段的教師。   三、區分視導   (一)起源:Glatthorn提出教師不應接受相同的一種視導,讓教師擁有有限度的權力決定較適合自己的教學視導方式。任何教師可從臨床、協同、自我視導以及行政監察中,選擇一種較適合自己的視導方式接受視導。 (二)實施步驟    1.建立指導原則。  2.通知教師實施並從中獲得教師反應。  3.成立區分視導委員會,提供計畫、執行與評鑑方案。  4.教師自行選擇視導方式。  5.計畫、執行及評鑑。     (三)優點與限制  1.優點:視導方式的選擇由教師決定,非由指導者決定。  2.限制:  (1)在同一團體實施不同的視導方式,容易影響教師士氣  (2)缺乏視導的其他功能,例如:課程發展、在職服務的視導…等。     四、同僚視導(peer supervision or collegial supervision)  同僚視導係指充分利用教師專長,以合作的形式達到最高的效率。在過程中,結合兩位以上的教師,觀察彼此的教學活動,提供回饋與批評,達到專業上的成長。    (一)起源:  1.視導人員在人力、時間、專業素養的欠缺以及行政角色複雜。  2.教師對視導人員的排斥和恐懼感。     (二)特色:認為教師是教學方面的專家,教師與視導人員在同僚關係中最容易加強專業知能。重點在觀察、分析及回饋的過程上,而教學同僚也是他們最好的視導人員。過程中,視導人員與校長,則需成為同僚視導的催促者。                          1.地位平等,無主從之分。                         2.認為教師足以擔任視導工作。                          3.強調合作的關係。       (三)功能與限制  1.功能:  (1)產生立即回饋的功效,提升教師自我輔導的能力。  (2)教師得以自由交換教學概念及經驗。  (3)相互協助、培養責任感。  (4)減少教師抗拒力及增進專業知能發展。  2.限制:  (1)同僚評鑑或指導,容易演變成為放任或與教學活動、教育目標無關。  (2)教師經驗欠缺,從事同僚視導效果不彰。  (3)過於強調評鑑,形成教學過程與目標,產生本末倒置的現象。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區分視導發展性視導臨床診斷視導教學視導教學視導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