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卷-英文學習功能需求】只要填寫就能獲得500Y,結束時間 2024/06/03 12:00。 前往查看
阿摩:多寫考古題,才能知道出題方向
100
(11 秒)
模式:試卷模式
試卷測驗 - 112 年 - [非官方正解]112-1 國立屏東女子高級中學_代理教師甄選:國文科#115109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D).

三、請作答混合題組題目,並依空格欄位填寫。 25%
1-3 題為題組。閱讀下文,回答 1-3 題。
       余既為此志,後五年,吾妻來歸,時至軒中,從余問古事,或憑几學書。吾妻歸寧,述諸小妹語曰:「聞姊家有閤子,且何謂閤子也?」其後六年,吾妻死,室壞不修。其後二年,余久臥病無聊,乃使人復葺南閤子,其制稍異於前。然自後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歸有光〈項脊軒志〉) 
       在余年之二七,植斯柳乎中庭。始圍寸而高尺,今連拱而九成(即九層,即言其高)。嗟日月之逝 邁,忽亹亹(ㄨㄟˇ,行進)以遄征。昔周遊而處此,今倏忽而弗形。感遺物而懷故,俯惆悵以傷情。 (曹丕〈柳賦〉) 
     我與王國祥相知數十載,彼此守望相助,患難與共,人生道上的風風雨雨,由於兩人同心協力, 總能抵禦過去,可是最後與病魔死神一搏,我們全力以赴,卻一敗塗地。
     我替王國祥料理完後事回轉聖芭芭拉,夏天已過。那年聖芭芭拉大旱,市府限制用水,不准澆灌花草。幾個月沒有回家,屋前草坪早已枯死,一片焦黃。由於經常跑洛杉磯,園中缺乏照料,全體花木黯然失色,一棵棵茶花病懨懨,只剩得奄奄一息。我的家,成了廢園一座。我把國祥的骨灰 護送返台,安置在善導寺後,回到美國便著手重建家園。草木跟人一樣,受了傷須得長期調養。我花了一兩年工夫,費盡心血,才把那些茶花一一救活。退休後時間多了,我又開始到處收集名茶, 愈種愈多,而今園中,茶花成林。我把王國祥家那兩缸桂花也搬了回來,因為長大成形,皮蛋缸已 不堪負荷,我便把那兩株桂花移到園中一角,讓它們入土為安。冬去春來,我園中六七十棵茶花競相開發,嬌紅嫩白,熱鬧非凡。我與王國祥從前種的那些老茶,二十多年後,已經高攀屋簷,每株 盛開起來,都有上百朵。春日負暄,我坐在園中靠椅上,品茗閱報,有百花相伴,暫且貪享人間瞬息繁華。美中不足的是,抬眼望,總看見園中西隅,剩下的那兩棵義大利柏樹中間,露出一塊楞楞的空白來,缺口當中,映著湛湛青空,悠悠白雲,那是一道女媧煉石也無法彌補的天裂。(白先勇 〈樹猶如此〉)

【題組】 1.上述三則引文,關於表露情感的共通點,敘述最適當的選項是:
(A)遠遊忘憂,睹物思人
(B)物換星移,後悔莫及
(C)物與人同,感時濺淚
(D)世事無常,感物傷懷


【非選題】
一、中國小說史中,唐人傳奇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請依要求回答。25%

【題組】(一)試闡明唐傳奇在中國小說史中的地位,並說明其分類、例證,以及對後世的影響。


【非選題】
【題組】(二)課內選文〈虬髯客傳〉之外,會選取哪一篇唐傳奇作品作為補充?原因為何?

【非選題】
二、〈小國寡民〉、〈大同與小康〉、〈桃花源記〉,三篇文章中關於理想世界均有不同的表述。25%(一) 請針對三篇文章的內容,分析比較文本中對於理想世界的內容。

【題組】(一) 請針對三篇文章的內容,分析比較文本中對於理想世界的內容。


【非選題】
【題組】(二) 承上題,設計一篇國寫題的題目,並標明設計理念、評分重點及原則。

【非選題】
三、
       2015 年,聯合國宣布了「2030 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SDGs 列出2030前,世界公民要共同努力的 17 項永續發展目標,包含「經濟成長」、社會進步」、「環境保護」三大面向,指引全球共同努力、邁向永續。SDGs 在教育界也成為重要指標,108 課綱核心素養的「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三大面向,都可以找到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關聯。
      高中生身為世界公民的一員,也應在課程中思辨努力的方向。而高中經典古典文本與高中學生生活日益疏離,教師該如何引導學生從課文出發,結合 SDGs 核心指標,使學習與生活不再疏離實為重要課題。 請自十五古文中任擇一篇,並從 SDGs 十七個核心指標(參見附錄一)中任擇其一,綰合兩者重點,設計三個「省思與評鑑」的討論題綱,並說明設計的理念與目標。25%


【非選題】
四、請從附錄二中〈從「感覺」到「事實」的差距〉一文思考:25% 
(一)請分析文本中論及人們容易因認知偏差造成思考謬誤的類型,並加以舉例說明。
(二)以高一生為對象,設計一份結合學生能力、教學目標的作業,以引導學生產生優質的學習歷程。設計內容須包含主題、設計說明、執行內容及認證要求四部份。
附錄一
64a3c4a590aa8.jpg
附錄二
                              從「感覺」到「事實」的差距   冀劍制
       我常鼓勵學生養成反思的習慣,沒事時也可以想想自己覺得什麼事情理所當然,然後挑戰它, 看能否到達懷疑的地步。
       有一天,一位同學對此感到很不以為然。他說:「對於正確的事情為什麼還要浪費時間去反對 呢?這種為反對而反對的作為不是很沒意義嗎?」
      的確,嘗試去反對「正確的事情」,除了練習思考之外,意義不大。「但問題是,」我問學生, 「你如何確定一件事情是正確的?如果不試著反駁看看,如何確認?」
     經常反思,就有機會找出自己在理由不足的情況下視為理所當然的想法。缺乏反思習慣,就容易具有自以為正確但卻錯誤的知識而不自知,也就容易做出錯誤抉擇。
認定正確的卻未必正確
    事實上,我們以為正確無誤的事情,有時並非事實,可能只是來自於輕率思考或只是因為周圍 多數人有相同觀點而已。要跳脫這種困境,最好能夠了解錯誤知識形成的各種因素。
    而其中最常見、也最難發現的因素大概算是「同溫層」效應。由於年紀、性別、觀念、興趣、 想法等屬性類似的人,容易結交並分享想法,久而久之,感覺上某些想法似乎是大眾的共識,但實際上卻未必如此。而這種認知卻會讓我們降低戒心,失去發現錯誤的良機。所以,多接觸不同的人、 不同的國家文化,有助於跳脫這種井蛙之見。況且,當整個時代大多認同某種觀念時,想要跳脫就更困難了。就像當整個世界都傾向於重男輕女時,站在最前端的女權鼓吹者,就容易被視為異端而遭受迫害。那麼,回頭反思一下,我們的某些觀念是否受限於這個時代,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而正在以極多數的力量,反對某些被我們稱之為極端者、敗類的先進觀念鼓吹者呢?
      除了同溫層效應,許多在成長中無意間形成的偏見、內心隱藏的私心作用,也都容易將人導向錯誤思考。
感覺這樣,事實卻不然
       國際市調中心益普索莫里 (Ipsos MORI)針對許多國家國民在感覺與事實間的差距研究,提供了許多這類錯誤思考的案例。該研究指出,有許多議題,人們感覺上的推測和實際問卷結果差距很大。
      舉例來說,「你覺得國內有多少穆斯林?」所有國家國民的推測都比實際比例高很多。法國人推測約百分之三十,但實際上只有百分之七點五。而臺灣人推測有百分之七,但實際上卻只有萬分 之一。導致這種思考偏誤的因素,可能是由於新聞常有伊斯蘭教世界的紛爭與恐怖攻擊,新聞多了, 就容易感覺四周有較多穆斯林。這種效應就像媒體經常播報犯罪新聞時,容易讓人感覺生活四周很不安全。
     另外,當問到有多少比例的人目前處在開心狀態時,每個國家國民都嚴重低估了。韓國最嚴重, 覺得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人感到快樂,但實際上卻有將近九成的人覺得自己處於開心狀態。會覺得多數人不快樂,很可能也是由於負面新聞的作用,尤其連臺灣都有關於韓國人工作壓力很大的新聞,他們自己自然也容易被這類新聞干擾判斷。
    當我們經常聽聞不幸消息,就容易錯估大眾快樂程度。除此之外,人們喜歡在社群媒體抱怨與發洩情緒的風氣,也會導致我們誤以為多數人不快樂。
科學研究也有偏差的可能性
    然而,反思習慣也能讓我們不輕易掉入那些看似嚴謹的科學研究的陷阱裡。例如,這個關於快樂比例的研究數據顯示多數國家都有接近九成的人感到快樂,這會是真的嗎?由於這個數據和我們的日常印象差距太大,不禁令人感到可疑。這時我們可以思考其研究方法是否有問題。
       雖然研究方法屬於隨機抽樣的問卷,但仍存在導致誤差的因素。例如,心情不好的人較容易拒絕受訪,而心情好的人比較有耐心與意願協助研究者做問卷,因而造成九成的數據。這數據或許只能顯示「願意填問卷的人有九成是處於開心狀態的」,而那些正覺得自己不快樂的人,由於根本不想理會研究人員,所以自然被排除在問卷調查的範圍之外了。如此一來,這樣的研究就不夠客觀。
       然而,如果填寫問卷有贈送禮物的話,或許可以大略排除這種狀況,因為即使不快樂,也可能會為了禮物而接受問卷調查,但如此一來,就可能導致另一種偏差,這九成的人之所以快樂,或許是因為有禮物可拿的關係。也就是說,問卷調查本身就是快樂的來源。那麼,這樣的研究也容易產生偏差的結果。
思考偏誤製造假資訊
人們的想法很容易受到現有資訊的干擾而產生錯誤的認知。全球傑出人才社群機構的創辦人杜伯里(Rolf Dobelli)將這種干擾作用稱之為思考偏誤。在其著作思考的藝術中有兩種思考偏誤與此息息相關:「現成偏誤」與「存活者偏誤」。
     「現成偏誤」指的是我們習慣以現成的資訊來理解事物。就像常聽到某個主張,就以為有此主張的人比例很高,但很可能只是因為這些訊息較容易被報導,或者自己的朋友圈較多屬於此種類別 的同溫層效應而產生認知上的偏誤。
     「存活者偏誤」則是指看得見的例子,都是最後存活下來的優勝者。像是成名搖滾樂團、生意興隆的商店。由於我們不容易看見那些失敗者,就容易高估成功的機率。
      要擺脫認知偏誤,必須張開智慧的雙眼,養成反思的習慣,經常性的反思自己認為確定無誤的知識。即使暫且找不到問題,也要讓哲學最強調的「無知之知」協助我們:「沒有找到問題並不代表沒有問題,可能只是自己還沒有能力發現而已。」當我們可以知道自己知識的缺乏,並去尋找那 些眼睛看不見的資訊,才能儘可能避免因為錯誤認知而導致錯誤的行動與不良的後果。


【非選題】
一、何謂八大韻文﹖如果要讓高中生理解八大韻文,講述內容重點為何﹖ 25%
請以高中生為講述對象,依照年代先後寫出介紹八大韻文的基本文學常識
64a3c7da8d783.jpg


【非選題】
二、請閱讀以下引文,依照司馬談的論述以白話文概述諸子學說的優缺點。25%
       嘗竊觀陰陽之術,大祥而眾忌諱,使人拘而多所畏;然其序四時之大順,不可失也。儒者博而寡要,勞而少功,是以其事難盡從;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禮,列夫婦長幼之別,不可易也。墨者儉而難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彊本節用,不可廢也。法家嚴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 不可改矣。名家使人儉而善失真;然其正名實,不可不察也。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其為術也,因陰陽之大順,採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 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儒者則不然。以為人主天下之儀表也,主倡而臣和,主先而臣隨。如此則主勞而臣逸。至於大道之要,去健羨,絀聰明,釋此而任術。夫神大用則竭,形大勞則敝。形神騷動,欲與天地長久,非所聞也。
                                                                                                     (司馬談〈論六家要旨〉節錄)
64a3c83f90e1d.jpg


【非選題】
三、請作答混合題組題目,並依空格欄位填寫。 25%
1-3 題為題組。閱讀下文,回答 1-3 題。
       余既為此志,後五年,吾妻來歸,時至軒中,從余問古事,或憑几學書。吾妻歸寧,述諸小妹語曰:「聞姊家有閤子,且何謂閤子也?」其後六年,吾妻死,室壞不修。其後二年,余久臥病無聊,乃使人復葺南閤子,其制稍異於前。然自後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歸有光〈項脊軒志〉) 
       在余年之二七,植斯柳乎中庭。始圍寸而高尺,今連拱而九成(即九層,即言其高)。嗟日月之逝 邁,忽亹亹(ㄨㄟˇ,行進)以遄征。昔周遊而處此,今倏忽而弗形。感遺物而懷故,俯惆悵以傷情。 (曹丕〈柳賦〉) 
     我與王國祥相知數十載,彼此守望相助,患難與共,人生道上的風風雨雨,由於兩人同心協力, 總能抵禦過去,可是最後與病魔死神一搏,我們全力以赴,卻一敗塗地。
     我替王國祥料理完後事回轉聖芭芭拉,夏天已過。那年聖芭芭拉大旱,市府限制用水,不准澆灌花草。幾個月沒有回家,屋前草坪早已枯死,一片焦黃。由於經常跑洛杉磯,園中缺乏照料,全體花木黯然失色,一棵棵茶花病懨懨,只剩得奄奄一息。我的家,成了廢園一座。我把國祥的骨灰 護送返台,安置在善導寺後,回到美國便著手重建家園。草木跟人一樣,受了傷須得長期調養。我花了一兩年工夫,費盡心血,才把那些茶花一一救活。退休後時間多了,我又開始到處收集名茶, 愈種愈多,而今園中,茶花成林。我把王國祥家那兩缸桂花也搬了回來,因為長大成形,皮蛋缸已 不堪負荷,我便把那兩株桂花移到園中一角,讓它們入土為安。冬去春來,我園中六七十棵茶花競相開發,嬌紅嫩白,熱鬧非凡。我與王國祥從前種的那些老茶,二十多年後,已經高攀屋簷,每株 盛開起來,都有上百朵。春日負暄,我坐在園中靠椅上,品茗閱報,有百花相伴,暫且貪享人間瞬息繁華。美中不足的是,抬眼望,總看見園中西隅,剩下的那兩棵義大利柏樹中間,露出一塊楞楞的空白來,缺口當中,映著湛湛青空,悠悠白雲,那是一道女媧煉石也無法彌補的天裂。(白先勇 〈樹猶如此〉)

【題組】C.學生提交作業內容


【非選題】
【題組】D.學習歷程評閱建議

快捷工具

試卷測驗 - 112 年 - [非官方正解]112-1 國立屏東女子高級中學_代理教師甄選:國文科#115109-阿摩線上測驗

dddddamn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