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卡新福利】寫作批改懸賞券,將於 2025/03/31 23:59:59 過期,還沒使用或領取,趕快前往領取並使用吧! 前往查看
阿摩:成功的唯一之路,堅持、堅持、再堅持
86
(58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教甄◆諮商輔導專業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B).

27.有關古典制約學習理論中的制約刺激(conditioned stimulus)概念之敘述,以下何者正確?
(A)制約刺激是一種荷爾蒙
(B)制約刺激原本不會引起制約反應
(C)制約刺激是個體為了逃命所產生的行為
(D)制約刺激原本就能引發制約反應


2(A).

23. 在《國中學生生涯輔導記錄手冊》中,分項目「生涯諮詢紀錄」的填寫人是下列何人?
(A)學生
(B)導師
(C)家長
(D)輔導教師


3(C).
X


3. 橫貫一生生涯的彩虹圖,生活空間中的六種角色是哪些?
(A)家長、公民、工作者、休閒 者、學生、兒童
(B)參與者、公民、工作者、領導者、學生、兒童
(C)休閒者、公民、工 作者、領導者、學生、兒童
(D)參與者、公民、工作者、休閒者、學生、兒童。


4(D).

4、  
(A) A
(B) B
(C) C
(D) D


5(C).
X


10、 下列對於Holland興趣量表的敘述,何者錯誤?
(A) 最高分的前三碼為興趣代碼
(B) 一致性指的是判斷興趣類型間的穩定度
(C) 區分性指的是類型間分數高低差距的區別情形
(D) 適配性指的是興趣類型及環境特性的適配程度


6(A).

12、 網路沉迷問題已是現代輔導與諮商中重要議題,當學生出現網路使用行為的衝動與渴望難以自拔,是指出現下列哪一項現象?
(A) 強迫性
(B) 耐受度
(C) 戒斷現象
(D) 空窗現象


7(B).

15、 輔導教師發現自己對當事人好像有反移情現象存在,這時候輔導教師應該以下列何者處理之?
(A) 自我揭露
(B) 轉介
(C) 面質
(D) 立即性


8(B).

6.某輔導教師應用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於輔導時,下列作法何者為非?
(A)引導悲觀解釋型態的個案調整解釋型態,不必成功在人失敗在己
(B)以優勢中心取向協助中輟生時,宜忽略環境對人格發展的限制和病因
(C)以培養學生人格優勢和知足感恩作為初級預防的輔導理論
(D)對於天真樂觀型的個案進行生涯輔導時,應往了解現實環境方向引導


9(B).

28.輔導教師想設計情緒管理懶人包團體輔導課程,以下敘述何者較為不當?
(A)應用情緒卡促進情緒覺察,但避免學生分析他人的情緒經驗
(B)外在事件引發行為反應,應教導學生改變哪些因應行為
(C)外在事件不是引發情緒的關鍵,應讓學生練習調整想法以改變情緒
(D)辨識情緒與次級情緒是促進覺察的重要內容


10(A).

31. 以下是目前常見的學習策略及其學習效果之描述,何 者錯誤?
(A)針對新學習的材料集中練習(massed practice)的記憶 效果,優於每天練習一點的分散練習(distributed practice)
(B)某些研究顯示教導學生做大綱、概念構圖或繪製心 智圖的方法對於學習有幫助,但目前相關研究較少 且結論不一致
(C)許多研究指出,讓學生課後立即寫下對於課堂所學 觀念的了解,其對記憶的成效遠大於只是反覆閱讀 複習
(D)讓學生在閱讀時自問 who、what、where、how 等 問題的自我質問策略(self-questioning),以及練習自 己編製模擬測驗以準備考試,都對於建立學習的後 設認知都非常有效


11(C).

28協同合作(collaboration)諮詢的問題解決階段是: 甲、發展完成目標的策略計畫 乙、檢視目標達成以評估進度 丙、定義共享內容 丁、採取行動 戊、共同參加
(A)甲、丙、丁、戊、乙
(B)乙、甲、丙、戊、丁
(C)戊、丙、甲、丁、乙
(D)丙、戊、甲、丁、乙


12(B).

24. 下列何種教養方式較有助於兒童認知與社交能力的發展?
(A)低要求高回應
(B)高要求高回應
(C)高要求低回應
(D)低要求低回應


13(C).

35. 在探究兒童行為與環境的關聯時,經常有很多不同的論述。下 列哪位學者認為兒童與環境的影響是雙向的,環境影響兒童, 兒童行為也影響環境?
(A)華生(Watson)
(B)鮑爾比(Bowlby)
(C)班度拉(Bandura)
(D)霍夫曼(Hoffman)


14(B).

50. Bowen 是最早有系統探究家庭關係的學者之一,致力於探究家 庭成員之間如何「有點黏又不會太黏」,Bowen 的理念下列敘 述何者為非?
(A)家庭投射歷程
(B)手足排行家庭星座
(C)代間傳遞歷程
(D)情緒阻斷成員間的自我分化情形


15(A).

26. Piaget 認為以有組織的想法或是行動模式,個體可以用 來應付或是說明一些經驗,例如幼兒會認定移動的物體 是有生命的。此觀點屬於下列何者?
(A)基模
(B)認知偏誤
(C)調適
(D)同化


快捷工具

今日錯題測驗-教甄◆諮商輔導專業-阿摩線上測驗

h483400-114已上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8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