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寧願錯在阿摩,贏在考場!
100
(31 秒)
1(A).

我的寂寞是一條蛇, 
靜靜地沒有言語。
你萬一夢到它時,
千萬啊,不要悚懼!

它是我忠誠的侶伴,
心裏害著熱烈的鄉思;
它想那茂密的草原,──
你頭上的,濃郁的烏絲。

它月影一般輕輕地,
從你那兒輕輕走過;
它把你的夢境銜了來,
像一只緋紅的花朵!   (馮至〈蛇〉)

【題組】「它把你的夢境銜了來」一句中「銜」與「夢境」的關係之修辭方式,與下列何者相同?
(A)梧桐深院「鎖」「清秋」
(B)我不能「做」「你的夢」
(C)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D)隔江「泥」「銜」到你樑上


2(C).

29 有關書信之「啟封詞」,錯誤的是:
(A)對祖父母用「福啟」
(B)弔唁用「素啟」
(C)對一般尊長用「敬啟」
(D)對朋友用「台啟」


3(A).

       路一直往西傾瀉,宛似一條小溪流,朝宗於海,不論怎樣的轉怎樣的斡,總是朝西瀉去。……
       既見了大通道,我便勒住了車,轉回頭,循原路騎回去。方纔一直是順坡,現在換成逆坡,車再不自動的跑,但踏起來仍然十分輕鬆,不見眼前矗立東方的太母山,北太母西側斷崖直削兩千六百公尺,世界第一削山正擺在眼前,一百公尺兩公尺半的陡坡算得了什麼?太母山百看不厭。李白詩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那真是小巫見大巫。令李白生於此地,敬亭山永遠入不了他的詩。孔子自云:「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那也是小巫見大巫。泰山只有太母的一半高,纔只有一千五百四十五公尺。太母不只是高,它擎天筆直起於海平面,照臨千里,那纔是它偉大之處,世界沒有一座山可與它媲美!朝著海傾瀉,固然不費力;朝著這偉大的世界第一削山轉進,由於受到激勵產生勁力,反而比海輕鬆。對我來說,一條朝著太母山而進的路,永遠是順坡的,腳底下有的是無限的勁力。
                                                                                    (陳冠學〈田園之秋〉)
依上文回答1.至2.題


【題組】

1.在本文中,使用「朝宗於海」一詞,指的是什麼?
(A) 順坡而下的道路
(B) 逆勢而流的小溪
(C) 迂迴曲折的道路
(D)朝聖太母的小溪



4(A).

9 下列各選項句中,「窮」字意思為「處境困窘」的是?
(A)人情同於懷土兮,豈窮達而異心
(B)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
(C)野外罕人事,窮巷寡輪鞅
(D)不忍窮竟其事


5(C).

閱讀下列引文,回答第49-50題: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王維〈終南別業〉)
【題組】50 根據文意判斷,引文中的主角可能懷有何種心態?
(A)遊手好閒,坐吃山空
(B)孤高自許,目中無人
(C)遊山玩水,悠然自得
(D)懷才不遇,自放江湖


6(A).

下列文句中的「與」字,何者作「支助、贊助」解?
(A)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B) 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C) 日月逝矣,歲不我「與」  
(D) 民吾同胞,物吾「與」也  


7(A).

下列成語中,何者意義與其他三項不同? (A)寸木岑樓 (B)不辨菽麥 (C)末學膚受 (D)孤陋寡聞。

8(C).

閱讀下文,回答第 8 題至第 12 題 
 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吳均〈與宋元思書〉)

【題組】11 文中「鳶飛戾天」,比喻:
(A)淡泊名利的人
(B)心高氣傲的人
(C)飛黃騰達的人
(D)性格乖戾的小人


9(D).

閱讀下文,回答第 13 題至第 15 題
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脩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

【題組】15 文中「保其巖阻」,這「巖阻」是指:
(A)嚴密的陣地
(B)崎嶇的道路
(C)危急的政權
(D)險要的地勢


10(C).

5 「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疎」雖未使用「因為」、「所以」,但每一句中前後兩部 分仍各表達出一種因果關係,意思是:「因為我缺少才幹,所以遭明主遺棄;因為 羸弱多病,所以老友往來漸疏」。下列詩句,何者與此表達方式相同?
(A)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B)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C)家貧輕過節,身老怯增年
(D)春容捨我去,秋髮已衰改


11(B).

2 2.「嘗讀孔子世家,觀其言語文章,□□莫不有規矩,不敢放言高論,言必稱先王,然後知 聖人憂天下之深也。茫乎不知其畔岸,而非遠也;浩乎不知其津涯,而非深也。」(蘇軾〈荀 卿論〉)引文中之空格處,宜填入下列那一選項?
(A)紛紛
(B)循循
(C)栩栩
(D)鬱鬱


12(A).

9 「世界聽障者的人數到 2025 年將達到 9 億人,其中因老化引發的傳音性聽障可透過助聽器改善,但這些老人使用助聽器比率不高,主因為羞於戴助聽器、周圍聲音也被擴大,以及操作不易等。他們若不用助聽器,與人溝通時則需要提高聲量,猶如吵架氛圍,容易引發心理不適,減低交流意願。經研究 1000 Hz 以上的周波數帶, 是言語明瞭度的關鍵,但是此周波數帶的聽力隨著老化而下降,可聽到聲音,但不清晰。日人中石真一路開發『助聽喇叭』,以蜂巢板的喇叭增強高音域,並使音箱細長化,鳴音部向後垂,便可『調強』1700 Hz 周波數,讓人聲清晰化,即可幫助輕度聽障者。有別於傳統助聽器只是『擴大』所有聲音,助聽喇叭改善助聽器之不清晰、 不舒適的問題。過去的社會是聽障者配合健聽者戴『助聽器』;在合乎人性之『無障礙環境規畫』時代,健聽者以『助聽喇叭』主動接近聽障者,成就無障礙之傾聽交流環境,是文明社會的指標之一。」
【題組】10 承上題,關於助聽喇叭的研發與使用,下列選項何者最不符合本文意旨?
(A)助聽器的設計著重於處理音質問題,而助聽喇叭則著重於改善音量問題
(B)健聽者以「助聽喇叭」主動接近聽障者,可成就無障礙之傾聽交流環境
(C)公私部門的服務窗口,宜增設助聽喇叭,有助形塑無形的「無障礙空間」
(D)「助聽喇叭」的設計理念更合乎聽障者需求,可說是文明社會的指標之一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今日錯題測驗-公職◆國文-阿摩線上測驗

ionspringlini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