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試)警大◆警察法規(含行政程序法)自由測驗(難度:非常困難)-阿摩線上測驗
善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
39.依據《警械使用調查小組組織及運作辦法》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為非?
(A)小組置委員13人至17人,由部長兼任召集人
(B)警政署督察室及行政組代表兼任委員
(C)律師公會、警佐人員代表委員,不得少於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D)警械使用者得申請調查
(E)小組會議應有出席委員過半數之同意,始得決議
2.有關警察因治安需要所蒐集之資料,其銷毀期限,以下何者敘述錯誤?
(A)集會遊行活動結束後,除違反《組織犯罪防制條例》案件者外,至遲應於資料製作完成時起1年內銷毀之
(B)警察對於經常發生犯罪案件之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為維護治安之必要,以現有之攝影或其他科技工具蒐集之資料,除因調查犯罪嫌疑或其他違法行為,有保存之必要者外,至遲應於資料製作完成時起1年內銷毀
(C)警察為防止犯罪,認有必要,經警察局長書面同意對特定對象無隱私之行為或生活等活動所蒐集之資料,除因調查犯罪嫌疑或其他違法行為,有保存之必要者外,至遲應於資料製作完成時起1年內銷毀
(D)警察為防止危害或犯罪,認為對個人法益將有危害行為,得運用第三人秘密蒐集之資料,於達成目的後,除為調查犯罪行為,而有保存之必要者外,資料應即銷毀之
29.有關《社會秩序維護法》處罰之執行,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裁處書未經當場宣告者不得執行
(B)被處罰人欲分期繳納罰鍰,應向警察機關申請
(C)處分書內應載明救濟機關與執行機關
(D)拘留執行通知後,無正當理由不到場者,強制其到場
(E)拘留之執行,始日不計時刻,以1日論
11. 警察機關偵辦違反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之案件,於詢問時,得運用哪些輔助 科技,並應注意兒童及少年身心狀況,避免二度傷害?
(A) 第二條款智慧型手機
(B) 第三條款智慧型監視器
(C)第四條所定警刀警槍制止之情形
(D)第五條所定使用警械之情形
25.依《警察法》第16條及相關細則規定,有關地方警察機關預算標準及經費補助程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地方警察機關的預算標準由中央統一規劃
(B)當地方警察機關經費不足時,可以向中央申請補助
(C)內政部負責擬定地方警察機關預算標準,並報請行政院核定施行
(D)直轄市政府可直接向行政院申請警察經費補助
(E)縣(市)政府的警察經費補助申請需經內政部警政署轉報內政部審核
26.有關中央與地方警察組織之關係,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各級警察機關之設備標準應由內政部定之
(B)內政部指導監督各直轄市警政、警衛及縣(市)警衛之實施
(C)警政署掌理《警察法》第5條所列全國性警察業務
(D)分駐所、派出所經該管地方政府核准調整設置後,該管警察局應報內政部警政署備查
(E)警政署得命令全國警察機關執行警察任務
35.依據《警察職權行使法》相關規定,警察為防止犯罪或危害,得運用第三人蒐集資料,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針對涉嫌組織犯罪者,得經警察局長書面同意後,於一定期間內運用第三人,以科技工具進行對象之觀察與動態掌握
(B)若警察認定某人可能危害公共安全,則可遴選第三人秘密蒐集其相關資訊,且必要時可擴及與該人接觸及隨行之人
(C)警察運用第三人所蒐集之治安資料,必要時得依其他機關之請求,傳遞與該對象有關之資料
(D)運用第三人所蒐集之資料,達成目的後,除為調查犯罪行為,而有保存之必要者外,應即銷毀之
(E)遴選第三人從事秘密蒐集資料時,第三人不得以違法手段蒐集資訊,且警察不得提供任何官方證明或名義予第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