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容易相信的人比不容易相信的人容易成功。
100
(36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C).

閱讀下文後,回答16-20題
周處生時或死後沒有多久,便有關於他的軼聞流傳。 
如孔約《志怪》云:「義興有邪足虎,溪渚長橋有蒼蛟,並大啖人,並郭西周, 時謂郡中三害。周即處也。」又如祖台之《志怪》所述:「義興郡溪渚長橋下有 蒼蛟吞啖人,周處執劍橋側伺。久之,遇出,於是懸自橋上投下蛟背而刺蛟,數 創,流血滿溪,自郡渚至太湖句浦乃死。」 
兩書均成於東晉時期,時間相近。同一件事,何以在記述上各有其偏重之處?
《世說新語》則結合「三害」與「斬蛟」,並增加「殺虎」情節,使傳說更為完 整:周處年少時,兇彊俠氣,為鄉里所患。又義興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額虎,並 皆暴犯百姓。義興人謂為「三橫」,而處尤劇。或說處殺虎斬蛟,實冀三橫唯餘其一。處即刺殺虎,又入水擊蛟。蛟或浮或沒,行數十里,處與之俱。經三日三 夜,鄉里皆謂已死,更相慶。竟殺蛟而出,聞里人相慶,始知為人情所患,有自 改意……處遂改勵,終為忠臣孝子。
固定了「義興三害→周處射虎斬蛟→周處幡然悔悟、改過自新」的情節單元,成為後世「周處除三害」傳說的「基型」。(改寫自羅景文〈周處傳說探究〉)

【題組】20.從全文來看,周處傳說廣為流傳的原因是什麼?
(A)反映了人們對英雄的崇敬
(B)體現了人性中善惡並存的一面
(C)傳達了從惡向善、自我改過的寓意
(D)講述了一個驚心動魄、離奇有趣的故事


2(B).

閱讀下文後,回答 21-25 題。 

史家陳寅恪在其撰寫的《柳如是別傳》序言中提到,他旅居昆明時,偶然購得常熟 白茆港錢氏故園中紅豆一粒,從而箋釋錢、柳二人詩作,隨之便有起草此書的念頭。這 錢氏故園為明末文士錢謙益的故居,柳則是名列秦淮八艷的名妓柳如是。我們無法得知 陳寅恪是否真因紅豆而著手寫作,但在錢、柳二人所居住的宅院中,的確種有一株紅豆 樹,此宅也因而得名紅豆山莊。紅豆自古喻有相思之情,據傳是待夫歸鄉的女子,因朝 盼暮望最終泣血而亡,血淚化作了艷麗的赤豆。而回顧錢柳二人的生平,似乎沒什麼關 於相思的事,更多人關注的,反而是二人才子佳人的傳奇故事。 

那時錢謙益已五十多歲,但其文壇泰斗的身分,引得柳如是做男裝喬扮,主動尋訪 這位名士,進而展開一段忘年之戀。其後錢謙益在六十歲時迎娶二十四歲的柳如是,紅 顏白髮的組合,實屬驚世駭俗,卻也羨煞旁人。對柳如是來說,她為愛情傾出所有,在 出嫁後一首:「裁紅暈碧淚漫漫,南國春來正薄寒。此去柳花如夢裡,向來煙月是愁端。 畫堂訊息何人曉,翠帳容顏獨自看。珍重君家蘭桂室,東風取次一憑闌。」便顯露出她 的心情。不過兩人與紅豆確實有件事可說。 

錢謙益八十歲大壽那年,紅豆山莊二十年未曾開花的紅豆樹,恰巧在秋日結出一顆 子,柳如是便贈紅豆祝壽,錢氏因物感興而寫下詠物詩:「院落秋風正颯然,一枝紅豆報 鮮妍。夏梨弱棗尋常果,此物真堪薦壽筵。」可見,錢謙益因疼愛柳如是,儘管只是一枚 紅豆子,但他仍然將此物視作慶壽的瑞兆,紅豆有如錢、柳二人情緣象徵之物。 

不過話說回來,王維一首〈相思〉,本身也不是談男女之愛,而是對摯友李龜年傳達 眷念之情。如要從紅豆談相思,或許林夕所填詞的〈紅豆〉中:「還沒為你把紅豆熬成纏 9 綿的傷口。」一句更能引起共鳴。當時林夕看了木村拓哉所演的日劇,其中一幕女主角 不小心燒糊了一鍋紅豆湯,他便隨手寫入詞中,如同「此物最相思」之語句傳誦至今, 一如研磨烹煮成柔軟似泥的紅豆餡,那團甜膩的香氣更能引人遐思。也許只有當人們陷 入戀人絮語的情境時,才能在「紅豆」兩字間讀出所謂的一往情深。

【題組】22.根據本文,首段講述陳寅恪所購得的紅豆的故事,對於讀者閱讀文章有什麼效果?
(A)理解全文主旨
(B)引發閱讀動機
(C)掌握全篇結構
(D)知曉人物關係


3(D).

5. 下列哪一個選項中的「向」字,與陶淵明〈桃花源記〉:「便扶向路,處處誌 之」中的「向」字,都有昔日、從前的意思?
(A)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鄭愁予〈錯誤〉)
(B)貴遠賤近,「向」聲背實(曹丕〈典論論文〉)
(C)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李白〈長干行〉)
(D)淒淒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白居易〈琵琶行〉)



4(B).

閱讀下文後,回答 13-17 題。
       史家陳寅恪在其撰寫的《柳如是別傳》序言中提到,他旅居昆明時,偶然購得常熟白茆港錢氏故園中紅豆一粒,從而箋釋錢、柳二人詩作,隨之便有起草此書的念頭。這錢氏故園為明末文士錢謙益的故居,柳則是名列秦淮八艷的名妓柳如是。我們無法得知陳寅恪是否真因紅豆而著手寫作,但在錢、柳二人所居住的 宅院中,的確種有一株紅豆樹,此宅也因而得名紅豆山莊。紅豆自古喻有相思之情,據傳是待夫歸鄉的女子,因朝盼暮望最終泣血而亡,血淚化作了艷麗的赤豆。 而回顧錢柳二人的生平,似乎沒什麼關於相思的事,更多人關注的,反而是二人才子佳人的傳奇故事。
       那時錢謙益已五十多歲,但其文壇泰斗的身分,引得柳如是做男裝喬扮,主動尋訪這位名士,進而展開一段忘年之戀。其後錢謙益在六十歲時迎娶二十四歲的柳如是,紅顏白髮的組合,實屬驚世駭俗,卻也羨煞旁人。對柳如是來說,她為愛情傾出所有,在出嫁後一首:「裁紅暈碧淚漫漫,南國春來正薄寒。此去柳花如夢裡,向來煙月是愁端。畫堂訊息何人曉,翠帳容顏獨自看。珍重君家蘭桂 室,東風取次一憑闌。」便顯露出她的心情。不過兩人與紅豆確實有件事可說。
       錢謙益八十歲大壽那年,紅豆山莊二十年未曾開花的紅豆樹,恰巧在秋日結出一顆子,柳如是便贈紅豆祝壽,錢氏因物感興而寫下詠物詩:「院落秋風正颯然,一枝紅豆報鮮妍。夏梨弱棗尋常果,此物真堪薦壽筵。」可見,錢謙益因疼愛柳如是,儘管只是一枚紅豆子,但他仍然將此物視作慶壽的瑞兆,紅豆有如錢、 柳二人情緣象徵之物。不過話說回來,王維一首〈相思〉,本身也不是談男女之 愛,而是對摯友李龜年傳達眷念之情。如要從紅豆談相思,或許林夕所填詞的〈紅豆〉中:「還沒為你把紅豆熬成纏綿的傷口。」一句更能引起共鳴。當時林夕看了木村拓哉所演的日劇,其中一幕女主角不小心燒糊了一鍋紅豆湯,他便隨手寫入詞中,如同「此物最相思」之語句傳誦至今,一如研磨烹煮成柔軟似泥的紅豆餡,那團甜膩的香氣更能引人遐思。也許只有當人們陷入戀人絮語的情境時,才能在「紅豆」兩字間讀出所謂的一往情深。


【題組】

14. 根據本文,首段講述陳寅恪所購得的紅豆的故事,對於讀者閱讀文章有什麼 效果?
(A)理解全文主旨
(B)引發閱讀動機
(C)掌握全篇結構
(D)知曉人物關係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今日錯題測驗-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阿摩線上測驗

GraceWeng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