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考 | 高考 | 初等考試 |
司法特考 | 地方特考 | 外交特考 |
民航特考 | 社福特考 | 稅務特考 |
警察特考 | 鐵路特考 | 關務特考 |
原住民特考 | 國安局特考 | 海巡署特考 |
移民署特考 | 薦任升官等 | 調查局特考 |
警察升官等 | 退除役人員 | 一般警察特考 |
國軍轉任考試 | 國際經濟商務 | 專利商標審查 |
身心障礙特考 |
一般類 | 專業類 | 中油招考 |
中華電信 | 中華黃頁 | 中鋁招考 |
中鋼招考 | 原住民類 | 台北捷運 |
台灣菸酒 | 台糖招考 | 台船招考 |
台電招考 | 台電雇用 | 外貿協會 |
桃園捷運 | 桃園機場 | 漁會招考 |
漢翔招考 | 營安管理 | 畜牧獸醫 |
群創光電 | 農會招考 | 郵局招考 |
銀行招考 | 國軍&預官 | 一般營運類 |
中央造幣廠 | 台積電招考 | 水利會招考 |
港務局招考 | 環保局招考 | 身心障礙組 |
身心障礙類 | 阿里山鐵路 | 台水(自來水) |
原住民類職別 | 一般經營管理類 | 營運儲備人員類 |
身心障礙類職別 |
教師檢定 | 教師甄試 | 教育學程 |
公幼教保員 | 學校營養師 | 學校護理師 |
教師公費碩士 |
CQT | EEC | IC3 |
TQC | JAVA | PVQC |
TBSA | Tims | EMT-1 |
adwords | 監理所 | 驗光師 |
丙級檢定 | 乙級檢定 | 保健食品 |
奧林匹亞 | 專技人員 | 工地主任 |
工程品質 | 微析科技 | 日文檢定 |
英文檢定 | 金融證照 | 電子商務 |
業餘無線電 | 計程車登記 | 兒科專科醫師 |
內科專科醫師 | 專任運動教練 | 華語教學能力 |
行政院原子能 | 製造管理證照 | 駕照-職業汽車 |
病歷資訊管理師 |
EMBA | 國中 | 國小 |
高中 | 研究所 | 二技統測 |
四技統測 | 學力鑑定 | 私醫聯招 |
警大二技 | 警專考試 | 學士後中醫 |
學士後西醫 | 轉學考(插大) | 轉學考(高職) |
日本 | 新加坡 |
1F C 國一下 (2016/06/14) 1 釋字第558號(民國92年04月18日) 爭點: 國安法就人民入出境須經許可之規定違憲? 解釋文: 憲法第十條規定人民有居住、遷徙之自由,旨在保障人民有自由設定住居所、遷徙、旅行,包括入出國境之權利。人民為構成國家要素之一,從而國家不得將國民排斥於國家疆域之外。於臺灣地區設有住所而有戶籍之國民得隨時返回本國,無待許可,惟為維護國家安全及社會秩序,人民入出境之權利,並非不得限制,但須符合憲法第二十三條之比例原則,並以法律定之。 動員戡亂時期國家安全法制定於解除戒嚴之際,其第三條第二項第二款係為因應當時國家情勢所為之規定,適用於動員戡亂時期,雖與憲法尚無牴觸 (參照本院釋字第二六五號解釋) ,惟中華民國八十一年修正後之國家安全法第三條第一項仍泛指人民入出境均應經主管機關之許可,未區分國民是否於臺灣地區設有住所而有戶籍,一律非經許可不得入境,並對未經許可入境者,予以刑罰制裁 (參照該法第六條) ,違反憲法第二十三條規定之比例原則,侵害國民得隨時返回本國之自由。國家安全法上揭規定,與首開解釋意旨不符部分,應自立法機關基於裁量權限,專就入出境所制定之法律相關規定施行時起,不予適用。 |
最佳解! | ||
寶妹拔(在戶所工作啦) 大一下 (2013/11/28) 86 真沒意義的考題,目的只是要減少滿分人數,對付這種考題就要用三秒鐘記憶法,就是編個故事就記起來618 陸十發(大陸來台灣設籍.....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
3F |
4F |
5F |
最佳解! | ||
go for it 高一上 (2012/03/01) 39 藥 物廣告係利用傳播方法,宣傳醫療效能,以達招徠銷售為目的,乃為獲得財產而從事之經濟活動,並具商業上意見表達之性質,應受憲法第十五條及第十一條之保 障。言論自由,在於保障意見之自由流通,使人民有取得充分資訊及自我實現之機會,包括政治、學術、宗教及商業言論等,並依其性質而有不同之保護範疇及限制 之準則。其中非關公意形成、真理發現或信仰表達之商業言論,尚不能與其他言論自由之保障等量齊觀。藥物廣告之商業言論,因與國民健康有重大關係,基於公共 利益之維護,自應受較嚴格之規範。 藥 事法第六十六條規定:「藥商刊播藥物廣告時,應於刊播前將所有文字、圖畫或言詞,申請省(市)衛生主管機關核准,並向傳播業者送驗核准文件。傳播業者不得 刊播未經省(市)衛生主管機關核准之藥物廣告。」旨在確保藥物廣告之真實,維護國民健康,其規定.....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
2F |
3F |
最佳解! | ||
Glanson Tan 小三下 (2012/07/15) 42 解釋字號: 釋字第 414 號 解釋日期: 民國 85 年 11 月 08 日 解 釋 文: 藥物廣告係為獲得財產而從事之經濟活動,涉及財產權之保障,並具商業上意見表達之性質,惟因與國民健康有重大關係,基於公共利益之維護,應受較嚴格之規範。藥事法第六十六條第一項規定:藥商刊播藥物廣告時,應於刊播前將所有文字、圖畫或言詞,申請省 (市) 衛生主管機關核准,指在確保藥物廣告之真實,維護國民健康,為增進公共利益所必要,與憲法第十一條及第十五條尚屬相符。又藥事法施行細則第四十七條第二款規定:藥物廣告之內容,利用容器包裝換獎或使用獎勵方法,有助長濫用藥物之虞者,主管機關應予刪除或不予核准,係依藥事法第一百零五條之授權,就同法第六十六條相關事宜為具體之規定,符合立法意.....看完整詳解 |
2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