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考 | 高考 | 初等考 |
司法特考 | 地方特考 | 外交特考 |
民航特考 | 海巡特考 | 社福特考 |
稅務特考 | 警察特考 | 鐵路特考 |
關務特考 | 升官等考試 | 原住民特考 |
國安局特考 | 移民署特考 | 調查局特考 |
警察升官等 | 退除役特考 | 一般警察特考 |
國際經濟商務 | 身心障礙特考 | 軍官轉任考試 |
專利商標審查(已廢止) |
地政 | 公路局 | 博物館 |
清潔隊 | 中鋁招考 | 中鋼招考 |
台北捷運 | 台船招考 | 外貿協會 |
桃園捷運 | 桃園機場 | 漁會招考 |
漢翔招考 | 農會招考 | 郵局招考 |
銀行招考 | 中央印製廠 | 中央造幣廠 |
台積電招考 | 國稅局招考 | 港務局招考 |
環保局招考 | 阿里山鐵路 | 中油僱員招考 |
中華電信招考 | 台灣菸酒招考 | 台糖工員招考 |
台電僱員招考 | 國營事業招考 | 農田水利會招考 |
台北自來水事業處 | 台電身心障礙招考 | 預備軍、士官考試 |
數位內容設計創意班 | 台水(自來水)評價人員 |
教師檢定 | 教師甄試 | 教育學程 |
公幼教保員 | 學校營養師 | 學校護理師 |
教師公費碩士 |
EMBA | 國中 | 國小 |
高中 | 在職專班 | 學力鑑定 |
私醫聯招 | 警專考試 | 高職(五專) |
學士後中醫 | 學士後西醫 | 轉學考(插大) |
中央警察大學 | 警專甄試警大 | 研究所(碩士) |
日本 | 新加坡 |
最佳解! | ||
Zhen-Wen Liu 國三下 (2010/07/15)
反向作用也稱為「反應形成機轉」或稱反應結構(Reaction formation)。屬於神經症性防衛機轉(Neurotic Defense)。 所謂反向作用,是個體內心(潛意識中)不能為意識所接受之觀念、情感、衝動及慾望,由於自知這些無法見容於社會,因此為防止此.....看完整詳解 |
5F Tian-yu Lin 高三上 (2013/06/18)
壓抑:指個體將可能不容於超我的慾念,從意識境界壓入潛意識境界中,以免衝突的發生,或形成焦慮;壓抑作用再心理分析論中是一個重要觀念,被認為是其他防衛方式及精神官能症的根源所在,又稱動機性遺忘。例如,對父親懷有恨意的兒子,又怕背上不孝的罪名,只得將恨意壓抑在潛意識中。陳嘉陽上冊P381 所以壓抑是把情緒壓抑下來,但反向卻是做和心理想的事情相反。 |
6F
|
7F 陳雨謙 小一上 (2020/08/27)
以下為自己整理的10大心理防衛機轉,建議用例子理解 1. 投射作用(外射作用):自己考試考不好,就說大家也都考不好。 (所謂投射作用,就是把自己無法接受的想法與情緒,推給其他人,認為是別人 擁有這樣的想法,而不是他自己。) 2. 內射作用:喜歡的偶像認為瘦才是美,自己也一定要變的很瘦。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現象,就是內射作用的結果。) 3. 補償作用:身高很矮,但努力讀書,讓大家看見卓越的學術成就,彌補矮小的自 卑感。(矮小和讀書無關。) 4. 昇華作用:內心有攻擊他人的欲望,將此傾向轉為學習跆拳道,甚至最後成為國 手。(攻擊他人和跆拳道有關。) 5. 替代作用(轉移作用):小強在學校被老師處罰,回家後就... 查看完整內容 |
3F Cheng Chi-jui 國三上 (2011/03/12)
「情境模式」(situation model)一詞是由英國倫敦大學的Malcolm Skilbeck 創用,台灣師範大學的黃光雄教授(1984)在一篇題為《課程設計的模式》中首先引介到台灣的教育學術界。情境模式以建構主義知識論為基礎,認為知識是認知主體主動參與建構而得,和認知主體不可分,認知是人和脈絡環境之間經由對等的、非因果的互動關係,不斷創塑意義的社會過程,是一種主動的建構觀。 |
4F
|
5F
|
最佳解! | ||
4F Pojiun Chen 高一下 (2015/04/01)
個人覺得題目出得不好,他只有說被打以及沒辦法脫離這種關係,這種關係是指什麼? 大家都知道習得無助是絕望的反應,於事無補,導致放棄,但從他的敘述還是看不出來習得無助的特徵。 |
5F
|
6F MA Sona 國二上 (2016/11/29)
實驗第一階段,將狗關進籠子裡,當燈光出現時,籠子地板就通電,狗會被電擊。起初,狗都很驚慌,在籠中亂竄,想要逃脫;然而,有的狗發現可以用鼻子頂撞牆板、壓觸背後的開關將電停掉,有的狗卻是無論怎麼掙扎奮鬥,都無法免掉被電,最後放棄了嘗試,趴在地上認命哀嚎;這種可逃與不可逃的體驗深植在狗的腦海中。 實驗第二階段,換個新籠子,碰觸牆板不再會停電,但是,橫在中間閘欄的另一側卻是無電的。勇於嘗試的狗一開始也很驚慌,因為過去那一套已不管用,然而,情急之下,牠仍會跳過閘欄,安然避難。 但是,消沉自棄的狗則不會去嘗試,由於過去的經驗讓牠選擇認命,全身趴在通電的地板上,一切逆來順受,任由皮毛燒焦冒煙,連哀嚎都放棄了。 大象是另一個活生生的「習得無助」樣板,牠小時候被木樁細鍊控制在侷限的空間,一有超越,就被鍊條扯得皮破血流,無法掙脫;久而久之,牠也認命了,不再反抗。長大後,其實鐵鍊並未加粗多少,應該很容易擺脫桎梏,然而,卻因自幼的體認,讓牠選擇放棄,任由象主人驅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