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考 | 高考 | 初等考試 |
司法特考 | 地方特考 | 外交特考 |
民航特考 | 社福特考 | 稅務特考 |
警察特考 | 鐵路特考 | 關務特考 |
原住民特考 | 國安局特考 | 海巡署特考 |
移民署特考 | 薦任升官等 | 調查局特考 |
警察升官等 | 退除役人員 | 一般警察特考 |
國軍轉任考試 | 國際經濟商務 | 專利商標審查 |
身心障礙特考 |
一般類 | 專業類 | 中油招考 |
中華電信 | 中華黃頁 | 中鋁招考 |
中鋼招考 | 原住民類 | 台北捷運 |
台灣菸酒 | 台糖招考 | 台船招考 |
台電招考 | 台電雇用 | 外貿協會 |
桃園捷運 | 桃園機場 | 漁會招考 |
漢翔招考 | 營安管理 | 畜牧獸醫 |
群創光電 | 農會招考 | 郵局招考 |
銀行招考 | 國軍&預官 | 一般營運類 |
中央造幣廠 | 台積電招考 | 水利會招考 |
港務局招考 | 環保局招考 | 身心障礙組 |
身心障礙類 | 阿里山鐵路 | 台水(自來水) |
原住民類職別 | 一般經營管理類 | 營運儲備人員類 |
身心障礙類職別 |
教師檢定 | 教師甄試 | 教育學程 |
公幼教保員 | 學校營養師 | 學校護理師 |
教師公費碩士 |
CQT | EEC | IC3 |
TQC | JAVA | PVQC |
TBSA | Tims | EMT-1 |
adwords | 監理所 | 驗光師 |
丙級檢定 | 乙級檢定 | 保健食品 |
奧林匹亞 | 專技人員 | 工地主任 |
工程品質 | 微析科技 | 日文檢定 |
英文檢定 | 金融證照 | 電子商務 |
業餘無線電 | 計程車登記 | 兒科專科醫師 |
內科專科醫師 | 專任運動教練 | 華語教學能力 |
行政院原子能 | 製造管理證照 | 駕照-職業汽車 |
病歷資訊管理師 |
EMBA | 國中 | 國小 |
高中 | 研究所 | 二技統測 |
四技統測 | 學力鑑定 | 私醫聯招 |
警大二技 | 警專考試 | 學士後中醫 |
學士後西醫 | 轉學考(插大) | 轉學考(高職) |
日本 | 新加坡 |
最佳解! | ||
Maple Hung 國二上 (2016/03/03) 24 (A形成性評量:是一種評量教學效果的方法,教學歷程需和評量歷程相互結合。1.目的:改進教學的目的,提高學習效果。2.性質:持續性、回饋性。可不斷回饋教師了解其教學效果以便改進、調整教學和實施補救教學措施,亦可提供學生了解自己的進步情形or需要修正的學習錯誤。3.功能:補救、指引。指引教師應該教學or補足哪些部分和內容,以及指引學生補足哪些缺失與不足。(B)總結性評量:為決定教學目標的達成程度及訂定的適切性,而在一教學活動結束後,教師對學生學習成就結果進行評量。例如:期末考、學測等在某一教學單元、課程or學期末,教師就學生的學習成就進行評量,以決定學生成績的等第、及格與否,並提供教師衡量其教學目標之達成程度與適當性。因此,評量內容or項目多是依據教學目標和教材內容的相對重要性而選定評量項目,使其有適當的比例分配。一般以認知評量為主,但有些科目會涉及技能、情意方面的學習結果。(C)標準參照評量(=效標參照評.....看完整詳解 |
4F Chaochen Hung 小六下 (2015/02/12) 7 (二)常模參照評量與標準參照評量 1.常模參照評量(norm-referenced evaluation):係以同年級或其他條件相若的一群學生在經測量所得分數為根據,取其平均數為常模,並且以此常模為參照點,從而比較分析學生學習成就之優劣。 2.標準參照評量(criterion-referenced evaluation):是以事先預訂的標準為依據,從學生在試卷上答對題目的多少,以評定他的學業成就。在學校教學評量上,一般都採用標準參照模式。 |
6F |
最佳解! | ||
1F |
3F kelly2ankara 國一下 (2017/02/28) 2 補充 第五題 5. 小明此次數學段考成績為38分,與班上同學相比,其PR值為85。若以60分為及格分數,則該班此次數學段考成績的分佈情形為何? 【疑義內容】 班上多數學生集中在在 30~40 分時,只有少部分人在 0~30 分之間就會成左偏態。 ∴60 分及格不是左右偏態的必要條件,而 38 分 PR 值 85 不管在左右偏態都有可能出 現,偏態在於眾數、中位數、平均數的相對位置。 因此本題目應是選 D 無法判斷。 故建議本題答案更改為 D。 【說明】 此題雖未明確指出... 查看完整內容 |
最佳解! | ||
7F |
8F ㄒㄧㄨㄋ一ㄉㄇㄨㄊㄉ 高二下 (2014/04/13) 11 「接近控制」是指教師接近表現偏差行為學生的身旁,使學生的偏差行為減輕或消失的控制方法。有時教師只要走近行為偏差的學生身旁,他們的問題行為就會結束。如果學生知道如何做他們的工作,但卻不免打擾他人時,教師只要安靜而親切地站在他身旁,就可能使他集中心力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教師和學生之間減少身體距離的方法不只一種。教學生到黑板前來,也可以達成鄰近控制的效果。另一種方式是將表現偏差行為的學生分開,使之坐在教師的前面,以便教師隨時注意。 來源: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9724/ |
9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