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情意題命題(10 %)
閱讀甲、乙二文,分項回答以下問題。
甲、
藝術是情趣的活動,藝術的生活也就是情趣豐富的生活。人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情趣豐富的,對於許多事物都覺得有趣味,而且到處尋求享受這種趣味。一種是情趣枯竭的,對於許多事物都覺得沒有趣味,也不去尋求趣味,只終日拚命和蠅蛆在一塊爭溫飽。後者是俗人,前者就是藝術家。情趣愈豐富,生活也愈美滿,所謂人生的藝術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
「覺得有趣味」就是欣賞。你是否知道生活,就看你對於許多事物能否欣賞。欣賞也就是「無所為而為的玩索」。在欣賞時,人和神仙一樣自由,一樣有福。
阿爾卑斯山谷中有一條大汽車路,兩旁景物極美,路上插著一個標語勸告遊人說:「慢慢走,欣賞啊!」許多人在這車如流水馬如龍的世界過活,恰如在阿爾卑斯山谷中乘汽車兜風,匆匆忙忙地急馳而過,無暇一回首流連風景,於是這豐富華麗的世界便成為一個了無生趣的囚牢。這是一件多麼可惋惜的事啊! (朱光潛〈慢慢走,欣賞啊!〉)
乙、
美,關心的是心靈的問題,而不是感官的問題。真正的美,並不在感官本身。
德國美學家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有一句對美的定義非常重要的話:「美是一種無目的的快樂。」他的意思是說,美具有一種快樂,可是它不是功能性的,也不是功利性的。
康德對近代美學的影響之大,是因為他很清楚地在已知的美學上,把「快感」跟「美感」分開。他還告訴我們,所有的快感,只能刺激你的官能,這叫做過癮。快感並不等於美感,因為美感不只停留在器官本身的刺激,而是提升到心靈的狀態。
我們知道人之所以被稱為「靈長類」,是因為靈這個字指的是心靈的狀態。我們知道人被稱為高等動物,表示他雖然還有動物性,可是不只停留在動物階層。所以,如果人只滿足於動物性低等的官能刺激,那麼人類就沒有文明可言,也沒有美可言。 (蔣勳〈美是心靈的覺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