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國語文
一、以下為王溢嘉〈助人就是在助己〉一文。請分析下文結構,並說明如何指導國小六年級學生了解文章結構。
有人喜歡做自了漢,自己的人生自己過,自己的快樂自己找;自掃自家門前雪,自家吃飯自家飽,他不想打擾人家,也不希望人家打擾他。這種獨善其身,看似無可厚非,但卻很難做到,因為每個人都只是塵網中的一個點,都和其他人錯綜複雜的糾葛在一起,除非你脫離塵網,否則很難獨善其身。
有一位農夫,二十幾年來,一大片田地種的都是玉米,他最大的心願是希望能種出最好吃的玉米。經過不斷的嘗試和改良,他所種玉米的品質果然日益精進,在每年的玉米評選大賽中都獲得大獎。一名新聞記者想寫一篇特別報導 而專程去採訪他,在訪談中,不出記者所料,農夫手中握有不斷改良後的特優玉米種子。要先有優良的種子才能栽培出優良的玉米,這個道理人人皆知,但令記者驚訝的是,這位農夫居然把他獨有而珍貴的玉米種子分送給他的鄰人。 記者忍不住好奇的問:「你為什麼要把最好的種子送給鄰居呢?這樣他們種出 來的玉米不是每年都會和你競爭嗎!」
農夫笑一笑,說:「我們這邊的田地大部分都種玉米,你知道,玉米的花是屬於風媒花,在授粉期,風一吹,成熟的花粉就會從這塊玉米田飛到另一塊玉米田,如果我的鄰人種的是劣質的玉米,他們的花粉飛到我的田地來授粉,那就會降低我玉米的品質。所以啊,如果我想種出好玉米,我也必須幫助我的鄰人種出好玉米。」
這位農夫可說深諳「脣齒相依」的道理,置身塵網中的每一個人都是相互依存、密切關聯的,每一個人的生存與幸福都有賴於他人。如果只有你快樂, 但周圍的人卻都在悲傷、痛苦,那你就無法快樂得心安理得,也無法有真正的快樂。這也是佛家所說的「自他不二」法門——自己跟別人原是一體的,除非周圍的人也快樂,否則你就不可能快樂;以及「自利利他,自度度人」——幫助別人就是在幫助自己,度化眾生就是在度化自己的精神所在。
自己的人生自己過,自己的快樂自己找。但如果你想真正快樂,那你就要讓周圍的人也快樂;如果你想得到真正的安寧,那你就要讓周圍的人也安寧。 因為只有他們都快樂了,你才能有真正的快樂;只有大家都安寧了,你也才能獲得真正的安寧。
4. 地球氣候系統主要組成有哪些?除了溫室氣體外,列舉其它四種會造成氣候變動的因子,分別說 明之?
3. 某太陽系外恆星系統有一顆行星,其公轉週期為 120 地球日,而其自轉方向與公轉方向相反,自 轉週期為 60 個地球日。該行星上的一天,即看到恆星重覆出現在天頂的間隔為何?
50. 附圖為一自網路上下載,用來解釋大氣穩定度之示意圖,試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甲為乾絕熱遞減率,乙為濕絕熱遞減率 (B) 若在海拔 1 km 高之測站測得氣溫為 20°C,則該測站之大氣狀態處於絕對穩定 (C) 若在海拔 1 km 高之測站測得氣溫為 20°C,則該測站之大氣狀態處於絕對不穩 定 (D) 單用地面觀測資料無法判斷大氣穩定度
49. 福爾摩沙衛星計畫是臺灣重要的太空任務,下列選項中,何者正確對應了該衛星的 主要任務? (A) 福衛二號:高軌氣象觀測任務 (B) 福衛三號:氣象掩星觀測任務 (C) 福衛五號:深空天體觀測任務 (D) 福衛七號:地形測繪與地震監測任務
48. 資料同化技術已廣泛應用於地球科學領域。下列關於資料同化在氣象或地球系統中 的應用,何者正確? (A) 資料同化是以數值模式模擬結果為唯一依據,並將觀測資料視為邊界條件輸入 (B) 資料同化可將衛星與地面觀測資料納入數值模式中,提升預報的初始場準確性 (C) 資料同化僅適用於靜態地理資料(如地形、高程),不適用於時間變化的物理量 (D) 資料同化會抑制資料不一致性,因此可忽略模式誤差與觀測誤差對結果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