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人有感性,也有理性;如果可能,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既感性又理性。道德也有感性與 理性之分,「仁」就是感性道德,而「義」則是理性道德;如果可能,誰不希望做個「有仁有義」的人呢?但就像感性與理性經常發生衝突般,「仁」與「義」還有其他德行,也經常 讓人陷入道德兩難中,它其實也是我們在生命旅途中經常會遇到的問題。
《論語》裡提到一件事。楚國的葉公對孔子誇耀:「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 之。」孔子回答:「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子 路〉)父親偷了人家的羊,兒子出面舉發,葉公認為這樣的人真是「正直」,因為他關注的是社會正義,不被私情所拘束,是所謂的「大義滅親」。但孔子卻不以為然,他認為在發生這類事情時,父親替兒子隱瞞,兒子替父親隱瞞,「正直」的道理方在其中。
哈佛大學的柯爾柏格(Lawrence Kohlberg)是鑽研道德抉擇的心理學家,他認為理性 道德是比感性道德更高層次的道德,在兩難中,選擇理性道德才是更明智、更符合多數人 與長遠利益的決定。譬如在前述的道德兩難中,兒子應該去舉發偷羊的父親,孔子的觀點 不僅偏向感性道德,而且還涉及私人因素,也難怪會被批評,有人甚至將中國人只顧親情、 罔顧法律的習性算到他們頭上。
(節錄自王溢嘉《論語不一樣》〈道德兩難:理性與感性的衝突及抉擇〉)
(二)請結合社會議題,說明自己如何提升學生對公共議題的認識與思辨,進而強化學生的論 理能力。
(一)請根據引文,依照學測國寫的評量目標,出一知性題,並自行試寫200字。
三、請依據下列甲、乙兩段材料,設計一組混合題型(一道單選題及一道非選擇題)。 作答內容需包含題目設計、測驗目標、參考答案及詳解、分數配置及評分原則。
甲袁宏道〈晚遊六橋待月記〉
乙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論語・雍也》
孔子在 「山」「水」的 「靜」「動」之 「情」中 ,看到了與 「仁」「知」相 「類」的 「神明 之德」,甚至盡在不言中的 ,使得 「山」、「水」成了 「仁者」、「知者」的 「壽」與 「樂」的象徵。
孟子曰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 ,登泰山而小天下 。故觀於海者難為水 ;遊於聖人之門難為 言 。觀水有術 ,必觀其瀾 。日月有明 ,容光必照焉 。流水之為物也 ,不盈科不行 ;君子之志於 道,不成章不達。」《盡心上》
「山」的高聳與 「海」的浩瀚 ;以至 「水」的 「瀾」,都成為聖人之 「志」的超昇與 「道」 之廣大;以至君子「為言」、「志道」而至「成章」與「達」等體驗之象喻。
在這種聖人君子的遊觀之外,平凡百姓在他們的日用生活之餘,自然也有其與此不同的遊觀型態,《詩經・鄭風》中的〈溱洧〉就是個現成的例子:
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蕑兮!
女曰:「觀乎?」士日:「既且。」
「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且樂!」
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
這裡的「觀」與「樂」就成了「士與女」由「秉蕑」到「相謔」的心路歷程的過渡與關鍵 ,提供的或許就是歡愛情懷所以滋生的背景與心境 。因此 ,同樣是 「遊」,其意義自然不同 : 孔 、孟等儒者 ,往往只重視 「山」、「水」、「東山」、「泰山」、「海」、「川」等等的近乎本質的某種屬性 ,因而引申為某種 「道」與 「志」的象徵 ;但 〈溱洧〉所掌握的卻是 「仲春之時 ,冰以釋,水則渙渙然」的季節性的特質,對「士與女」就不免具有類似「寄言少年子,努力作春事」的意涵,於是「春遊」就轉換為「遊春」了。
以上例子指出了「比德」與「興情」兩種山水的遊觀型態,但是我們所習慣視為「山水美學」的遊觀型態,卻是在魏晉之後產生的。這種山水美學的基本要件,首先是「山水」本身的「質有而趣靈」,也就是謝靈運詩所謂的:「山水含清暉,清暉能娛人」的美感素質的發現 。其次是 「懷新道轉迥 ,尋異景不延」,對於這種山水美感的追尋 。而這種追尋 ,既著重在 「遊」的 「周旋」,亦側重在 「觀」的 「歷覽」;其所標示出的 「遊」,其實不僅取其身體行動 的意義 ,同時掌握了 「遊」字所引申而具有的一種特殊的心理狀態 ,一如叔向引詩 :「優哉遊 哉,聊亦卒歲」中的「優哉游哉」最能反映「遊」的這種心理情態了。
(改寫自柯慶明 〈從 「亭」、「臺」、「樓」、「閣」說起——論一種另類的遊觀美學與生命省察〉)
4. 有關身心障礙學生參與考試之調整,以下敘述何者最為符合《身心障礙學生考試服務辦法》之規定? (A) 經學校及試務單位公布得由考生自備之輔具,考生得申請自備。 (B) 該辦法僅適用於經臺北市特殊教育學生鑑定及就學輔導會鑑定為身心障礙之學生,領有身心障礙證明 者非本辦法所適用範圍。 (C) 提早入場、延長作答時間、報讀及聽覺提醒均屬於試場服務之內容。 (D) 作答方式調整服務包含電腦輸入法作答、盲用電腦作答、行動裝置輸入及代謄答案卡等。
3. 以下何者敘述最為符合特殊教育法及其相關子法之規定? (A) 張老師習慣將學生的個別化教育計畫資料,以紙本方式保存,並於學生畢業五年後,將檔案按期銷毀。 (B) 許老師受理本校學生提出之延長修業年限申請,依規定須經鑑輔會審查,並將審查結果通知申請人。 (C) 小立的爸爸要求學校應考慮小立的能力、特質及需求實施課程調整,且應就其學習功能缺損之領域或 科目,降低其及格基準。 (D) 陳老師向家長說明,凡身心障礙學生之評量調整措施、調整後之及格基準與其他合理調整服務,均應 載明於個別化教育計畫。
2. 教師發現疑似有特殊需求之學生,依據臺北市相關規定,應優先進行下列何項行動? (A) 通知學校輔導室安排心理測驗 (B) 進行校內初步觀察與轉介會議 (C) 安排學生家長進行醫療鑑定 (D) 將學生安置於資源班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