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4/1起,頁面上方功能列以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 前往查看
研一上
阿摩第 5 期
28673枚
 0 

【特教】失語症(aphasia)

發表于: 2013/06/03


失語症是由於大腦皮質語言區障礙而使語言符號的利用與詮釋(interpretation)發生缺損。
此種缺損可能侵犯到各種語言的使用方式,例如:說話、閱讀、書寫、以及口頭語言的理解等,甚至於對數字或名詞沒有概念。
  失語是言語功能的障礙,多數失語病人,其智力、個性並無改變。左大腦半球皮質中樞的語言運動區(motor speech),為一大小約一吋見方的區域,它統合無數的傳導通路,由了解語言的意義、言語方法的過程,以做適當的反應。
 
一、張春興之張氏心理學辭典(民80)解釋失語症(aphasia)為全部或部分喪失語言能力。失語症的成因主要是由於大腦職司語言的中樞部位受傷或病變所導致。失語症有許多不同的類型,最主要者有:(1)動作失語症,喪失說話時口舌動作的能力;(2)感覺型失語症,喪失閱讀或聽講時的視聽覺能力;(3)語意型失語症,喪失從語言中獲取意義的能力;(4)發音型失語症,喪失閱讀時發音的能力;(5)造句型失語症,喪失語言中造句的能力;(6)識字型失語症,喪失原有識別文字的能力。
 
二、李淑娥(民85)認為失語症(aphasia)意即「沒有語言」或「喪失語言」的意思。語言純化論者(language purists)堅持字首為「a」者,表示語言能力的全部喪失;字首為「dys」者表示部分能力的喪失。但在臨床上,這種分野並不恰當,因為即使是非常嚴重的失語症患者,也還會有一些殘留的語言能力。目前在文獻上或專業工作者之間,不論患者的嚴重程度為何,皆以「aphasia」代表所有的失語症。
 
三、失語症(aphasia)定義為腦傷後發生後的語言障礙,最常見的原因是左大腦血管病變。全失語症(global aphasis)是其中最嚴重的一種,這類的病人無論是口語表達、聽覺理解能力、重覆、命名、甚至讀、寫方面都受到了極大的影響(陳思甫、劉燦宏、謝富美和連倚南,民83)。很多全失語症的病患常又伴隨其它神經學上的障礙,包括右側肢體癱瘓,感覺喪失及右側偏盲的症狀;常對病人、家庭及社會都造成了莫大的影響。
 
四、失語症(aphasia)是一種人類語言功能喪失的症狀,常見於大腦局部性中風、腦腫瘤、外傷,或廣泛性神經退化的病病(羅彥宇、賴其萬,民89)。
 
五、失語症(aphasia)是一種因腦部病變而使原來具備的語言溝通能力喪失或受損的症候群。因此,失語症並不包括因聽力或視力損傷而帶來的語言問題,也非因周邊語言組織而造成表達的障礙(朱怡娟、花茂棽,民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