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4/1起,頁面上方功能列以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 前往查看
大一上
阿摩第 2 期
27556枚
 2 

【分享】主題九:作者、典故、名句出處【必考!】

發表于: 2010/12/21



1、「人之患,在好為人師」語出:孟子。
2、「三日不讀書,便覺面目可憎,言語乏味」語出:黃庭堅。
3、「以德報怨」最早語出:老子。
4、「東隅已逝,桑榆非晚」語出:王勃〈滕王閣序〉。
5、〈孟子〉中「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是何人所言:曾子。
6、「盡善盡美」成語出自:論語。
7、兄弟(鬩牆),共禦外侮。
★本指兄弟雖在家爭吵,但一旦遇有外侮,卻能共同抵禦。典出詩經小雅常棣:「兄弟鬩于牆,外禦其務。」後比喻內部不和睦。
8、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意謂:「我的船停在建德江裏一個繞著煙霧的小洲旁邊,天色漸漸暗了下來,在外作客的人,不免要加些新愁了。在這空曠的田野裡,遠望天色,好像比樹木還要低一些,江裏的水非常清澈,天上的月光映到水裡,從水面看過去,讓人覺得月光和人很接近似的。」
9、「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語出:孟子。
10、「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語出:孟子。
11、「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語出:孟子。
12、出自孟子的成語:緣木求魚、反掌折之、揠苗助長……
13、「深厲淺揭」成語出自:詩經。
★「厲」,涉水而過。「揭」,ㄑㄧˋ,提起衣服。「深厲淺揭」指若涉淺水,則提起衣服過去;若涉深水,則連衣服也不必提起而直接渡水。語本詩經邶風匏有苦葉:「深則厲,淺則揭。」後比喻行事隨機應變。
14、〈春夜洛城聞笛〉寫出詩人偶然間觸動的思鄉情懷,作者是:李白。
15、「風馬牛不相及」語出:左傳。
16、王維詩云「漠漠水田飛白鷺」下一句是:陰陰夏木轉黃鸝。
17、曾謂「名余曰正則」、「字余曰靈均」的中國文豪是:屈原。
18、「我家江水初發源,宦游直送江入海」語出:蘇軾〈遊金山寺〉。
19、「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嬾慢帶疏狂」語出:朱敦儒〈鷓鴣天〉。
20、「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史記〈李廣將軍列傳〉。
21、辛棄疾〈西江月〉云:「迺翁依舊管些兒,(管竹管山管水)」。
22、「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語出:李煜〈清平樂〉。
23、「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語出:柳永〈雨霖鈴〉。
24、杜甫「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指的是:李白。
25、「三月不知肉味之於孔子」一如「口舌成瘡手肘生胝之於」:白居易。
26、「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出自:白居易〈長恨歌〉。
27、「不怨天,不尤人」語出:論語〈憲問篇〉。
28、「唐山流寓話巢痕,潮惠漳泉齒最繁。二百年來番衍後,寄生小草已深根」本首竹枝詞的作者是:邱逢甲。
29、莊子論「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的意旨,出於:逍遙遊。
★「無」指「不需要」。意謂:「修養最高的人物我不分,神聖的人不在乎功利,非凡的人不刻意留名。不非凡的人沒有知己,神仙沒有功績,聖人沒有高人一等的名聲。」「至人無己」,是按道的本體說的。至人是與道為一,也即是與萬物為一的,所以說至人無己。「神人無功」是按道的功用說的。神人是無為而無不為的,雖說功在萬世,卻又無功可見,所以說神人無功。「聖人無名」,是按道的名相說的。聖人是常守「無名之樸」的,雖說歌頌載道,而又不可名狀,所以說聖人無名。道的體用如此,得道的人亦如此。
30、「無後為大」出自:孟子。
31、「捉襟見肘」出自:莊子。
32、「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華」出自杜甫的:〈秋興〉。
33、「鳩佔鵲巢」出自:詩經〈召南〉。
34、「一丘之貉」出自:漢書〈楊敞傳〉。
35、「沾沾自喜」出自:史記〈魏其武安侯傳〉。
36、「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出自:辛棄疾。
37、「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出自:莊子〈秋水篇〉。
38、「回曰:『敢問心齋。仲尼曰:『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出自:莊子〈人間世〉。「心齋」指內心專一定靜,猶齋戒時之摒除外欲。要改變別人先改變自己。
39、蘇軾〈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40、元朝歐陽玄〈進金史表〉云:「國可滅而(史)不可滅。」
41、韓愈〈原道〉云:「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書,廬其居,明先王之道以道之。」
42、孝經〈開宗明義章〉謂:「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
43、荀子〈修身篇〉:「見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見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
44、孟子〈梁惠王上〉:明察秋毫之莫而不見(輿薪)。
45、「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是出自唐代(孟浩然)的〈與諸子登峴山〉。
46、蘇子〈日喻〉:「道不(致)而不可求。」
47、連橫〈台灣通史工藝志序〉:「吾讀(考工記),而知古人製作之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