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
阿摩第 4 期
4170枚
 2 

【新聞】人才議題—我們不僅思考,而且行動

發表于: 2012/06/20



 



00年8月,跨越學術、藝文、企業、媒體界18位領袖,一起簽署了?人才宣言」,呼籲剛剛度過百歲生日的中華民國,回應臺灣人才失衡的空前危機。 

順著人才宣言的邏輯,過去10個月,臺灣陸續進行了多項改革,包括:科技基本法修法、財團法人薪資彈性化等。然而,在不斷思索我國面臨的人才困境後,我們(中研院、行政院科技會報、教育部與國科會)決定採取更積極的聯合作為。 

我們基本的思考是:臺灣不同於新加坡、香港,我們沒有多種族生活的英語系環境,我國的人才需求不可能單單仰賴國際「攬才」滿足。新加坡26.8%人口是未取得居留證或國籍的外國人,臺灣沒有這樣的社會氛圍,必須要另行設法。 

跟國際攬才一樣重要的是「育才」,這是我們以下行動的主要切入點。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佛利曼(Thomas Friedman)曾稱讚,雖然臺灣沒有石油、沒有鐵礦、沒有鑽石、沒有黃金,只有少量的煤與天然氣,但臺灣人總是發展、磨練自己的技術,這種文化成為臺灣人最大的資產。臺灣人有天分、熱忱與智慧,令人尊敬。 

如何讓臺灣人才更國際化,如何讓臺灣高等教育與社會鏈結,如何塑造一個多元的文教環境,讓下一代更好,是我們聯合育才行動的三大目標。 

推廣國際鏈結 
在臺灣人才國際化部分,隨著我國學術水準的提升,就業機會增多,年輕學子出國留學的動力大幅減弱,海外人才庫漸空。長遠而言,對我學術或產業的國際鏈結均有不利影響。在這一方面,我們有兩個努力方向: 
一、善用院士平台 
選自世界各國的中央研究院院士與榮譽院士涵蓋8位諾貝爾獎得主、37位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40位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及11位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院士。這些院士一直是臺灣社會進步的重要推手,胡適、楊振寧、李政道、或後來回台貢獻的李遠哲院長等,皆是著例。如何透過這些對全球科學貢獻卓著的院士群協助,讓臺灣年輕人更有機會進入頂尖學術機構,重新充實臺灣海外人才庫,將是中研院與國科會、教育部未來半年的工作重點。 
二、擴大公費育才 
為有效結合我國海外科技人才網絡,並鼓勵我國優異學生進入頂尖國際學府、研習新興產業相關課程,行政院科技會報、教育部與國科會決定自民國102年起,將在傳統公費留考之外,另設「尖端科技人才國際培育?管道。利用教育部公費留考、國科會補助博士後國外研究等機制,針對我國未來科技產業及國家用才所需之尖端技術,鼓勵學子躋身於全球排名前30之頂尖學府或知名研究機構,在未來3年累計選送100名以上優秀年輕人才出國研修。加上教育部原先之公費留學與國科會補助博士後國外研究方案之擴充,3年後我國公費在外留學或研究之年輕學子人數將成長34%。 

學研銜接社會 
一、引領社會對話 
在重視教育的臺灣,人才議題向來為社會重視。我們將透過連串的人才會議與對話,廣納學界、產業、各方想法來凝聚社會共識。今年7月2日中研院下午將舉辦的Liberal arts education專題討論,透過政大書院客座教授季淳與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的分享,喚起社會對博雅教育的重視。8月6日、7日國科會諮議委員會首次諮議會議,由管中閔政委引導討論人才議題,希望若干方案在年底全國科技會議對我國科技人才之培育、引入做成政策決議。 
同時間,教育部亦邀曾志朗院士及劉兆漢院士協助凝聚產、官、學研對人才培育的看法,預計於明年擬定「人才培育白皮書」。最後,我們規劃在明年5月教育部全國人才培育會議做全面的彙整。 
二、學研產業接軌 
過去幾年,高學歷、高失業率與產業缺人的現象並存,引發外界對人才供需失衡的批評。學研成果與產業應用必須跨越死亡之谷,學研人才必須能為產業所用,臺灣方能進入創新經濟時代。人才無以致用,到底是因為沒有產業,所以養不成人才?還是因為沒有人才,以致無法滿足產業所需?學研科技計畫的醞釀與規畫,如何系統化導入產業力量,行政院科技會報、教育部與國科會將在三個月內擬出具體方案。 

鼓勵高教多元 
臺灣現有100萬大學生、21.6萬博碩士學生,國內高等教育的改革,是育才環境不可或缺的一環,也是民心所繫。在這一方面,我們做以下之努力: 
一、推廣博雅教育 
我國的高等教育正面臨重大轉型;過往高等教育被定位為菁英教育,但隨著高教普及化,高教除了專業分流,也更應加強博雅教育。近來各大學致力追求成為研究型「一流大學」,將治學重點集中於研究、創新,積極追求成為世界頂尖研究大學。這種過度專注於專業,而忽略學生知識廣度的培養及面對問題的反思能力,並非高等教育之發展常軌。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曾提及,除了謀生技能,最好還能有邏輯思考與多元化學習的能力,這要靠加強「博雅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學校的通識教育之深度及廣度,也應以「全人」培養為目標。這是我們要鼓勵高教多元的背景。 
二、改善評鑑方式 
  長期以來,為了鼓勵國際論文發表與教育資源分配的客觀性,我國高教體系漸受指標束縛,這種以「指標」引導研究與教學的現象,外界迭有批評。事實上,不同類型的大專院校應有不同的追求,大專院校若以單一標準進行評鑑,無可避免地違背大學必須保有的多元價值。未來4個月,教育部與國科會將積極思考「去指標化」之可能性,包括:學術評鑑指標、教育部大學評鑑及五年五百億評鑑方式。去指標化並不表示論文發表等指標全然不重要,而是我們要以更高的願景,去期許與引導我國的高教發展。 
對外布局、對內革新、倡導多元、鼓勵創新,讓學術環境改善、科研成果還諸社會,這是中研院與我們三個內閣部會的共同期待。對於人才,我們不僅思考,更提出具體行動。今天起的系列記者會是我們的宣示,也是改革的開始。



中央研究院院長 翁啟惠 
行政院科技會報副召集人 張善政 
教育部部長 蔣偉寧 
國家科學委員會主任委員 朱敬一



 


教育部補充資料 

鼓勵高教多元 
一、培育多元能力且具競爭力的人才 
我國的高等教育正面臨重大轉型;以往高等教育被定位為菁英教育,但隨著高等教育普及化,以及未來社會所需的人才,高等教育所培育的人才應是具備多元能力且具競爭力的人才,兼具人文與科學素養,具有專業能力及分析、解決問題、溝通、團隊合作之軟實力,同時亦能關懷國家社會及人類。 
未來教育部將藉由大學課程(專業和共通課程)的變革,推動彈性學制、延緩分流及學位分流等,來培育科際整合及跨領域人才,強化跨領域知能、多元能力的養成,重視學生自身對社會責任的承諾,以培育適應社會之軟實力及多元能力;此外,將配合12年國民教育的推動,以大學的力量和資源在課程、教師學習、學生素養及校園服務等方面協助高中,讓我們的學生提早準備並適應大學的學習,並為高中生養成全方位人格奠定基礎。 
二、改善評鑑制度 
自94年起開始,本部進行全面性之大學評鑑,目的在於促進大學多元發展,確保大學辦學品質,並希望進行以「學生為主體」的評鑑,提升大學品質及建立自我改善機制。在定期性評鑑制度推動下,近年來各校的教學品質雖有提升與改善,評鑑確實帶給學校壓力與督促改進之效益,但是大學評鑑雖不是採取「單一」或「量化」的評鑑指標系統評估所有學校,卻因為評鑑指標過於瑣細,導致大學無法依特色發展,也無法符應不同特性學校之需求。因此,現階段本部除持續檢討改善大學評鑑制度外,刻正加速推動大學自我評鑑工作,以落實大學自主。

有關各界對於評鑑的相關疑慮與建議,如過度強調學術研究量化指標、以過於瑣細的評鑑指標評鑑各屬性不一之大學、各類政策性業務之訪視項目過多等問題,教育部已成立專案小組,檢討現行評鑑制度之缺失。未來大學評鑑改進策略方向為:調整大學評鑑指標,促進大學多元發展,不同類型之大學,有不同的評鑑指標,由各大學依自我發展特色自訂評鑑項目與指標來發展各自多元的特色;引導大學建立自我評鑑機制,提升大學對評鑑之主動性與義務性;建立多元評鑑管道接軌國際,提升國內評鑑機構水準擴大評鑑效益;評鑑結果之運用轉變為獎勵機制,讓大學評鑑正向發展;整合各類訪視、績效考核與評鑑,減輕大學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