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4/1起,頁面上方功能列以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 前往查看
高三上
阿摩第 5 期
20枚
 0 

【國內】台偏本土化教育 勿廢棄文史精髓

發表于: 2014/07/10


旺報【記者張雁雯╱台北報導】
兩岸文教機構夏潮基金會、韜奮基金會聯合主辦的第1屆「龍少年文學獎」,台灣學生獲獎名額略遜一籌。評審表示,相較之下,大陸學生的語言能力比台灣學生還要好。這也透露出,台灣在尋求「本土化教育」的同時,也應兼顧學子閱讀範疇的廣博、精深。
著名作家、幼獅文藝主編吳鈞堯對此表示,兩岸學生行文風格各有特色,台灣學生的語文能力,也不見得真比大陸學生差。但不可否認的是,兩岸由於在歷史、人文教育上的差異,導致大陸學生的作文較台灣學生格局來得大、更有國族情操、歷史情懷。
吳鈞堯說,台灣近年來落實本土化教育,無論是學生課程內容、閱讀題材,都明顯聚焦島內。他認為,本土化教育並沒有不好,但是台灣仍需要慢慢找到平衡點,讓學子在了解台灣本土文化的過程中,也能同時學習傳統歷史、文學經典的精髓。
也有人從「考試引導」的角度來看,剛去過北京採訪兩岸教科書的資深記者就指出,綜觀大陸近年各地高考(大陸大學聯考)作文題目,大部分是與歷史觀、社會人文相關的題材。
比如北京今年高考作文題「老規矩」,要求學生在歷史與現代中重新思考民俗活動、傳統文化的意義;海南高考作文「餵食野生動物與否」入題,則讓學生在尊重自然之道,與保護動物、保護資源的角度中取捨。
反觀台灣,從今年大學指考作文題目「圓一個夢」,到前些年的「漂流木的獨白」、「逆境」等題,皆僅讓考生從個人經驗出發,明顯較個人化。當然,學生也可以就此類題目往大處發揮,但整體而言,仍以小我角度來書寫比較有利,考生也就習慣朝此方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