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網站-置頂欄顏色票選問卷】只要填寫就能獲得500Y,結束時間 2024/04/25 11:59:59。 前往查看
國三上
阿摩第 2 期
8161枚
 2 

【分享】教育原理與制度~~人名與理論整理 PARTY 2

發表于: 2011/02/14



雙趨衝突 1.指個體在行為上追求兩個目標,而兩個目標無法同時兼顧時,必須兩者取其一,而又不願割捨其他的心態。
2.代表: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雙避衝突 1.指個體發現兩個目標可能同時具有威脅性,即興起二者都要逃避的心態,但又迫於情勢,兩難中必須接受其一的心態。
2.代表:左右為難。
趨避衝突 1.指個體遇到單一目標同時具有兩個動機時,一方面喜好而趨之,另依方面又厭惡而避之的心態。
2.代表:進退兩難。
雙重趨避衝突 1.指個體發現兩個目標,且每一目標同時具有趨避特性,而無法做出抉擇的心態。
渾沌理論 1.基本理論分成「耗散結構」、「蝴蝶效應」、「奇特吸引子」、「回饋機制」。
比馬龍效應 1.教師對學生不當的期望,影響到學生的自我評價,形成他自認「我不如人」的預言,久而久之,學生在以後行為上即無形中實踐了他的預言。
2.又稱「自我應驗的預言」或「羅森塔效應」。
從眾效應 1.或稱「見風轉舵效應」,即「西瓜偎大邊」。
月暈效應 1.在評判一個人在某方面的表現時,由於評判者對於被評判者的印象特徵所影響,而作出偏高或偏低評判的傾向。
霍桑效應 1.實驗時,受試者知道自己正在參加實驗,正在被觀察,這會使他表現得與平常實驗情境不一樣,此種實驗安排的反作用效果稱之。
2.會影響實驗研究的外在效度,使結論的推論有困難。
強亨利效應 1.在實驗期間,控制組的受試者為了不甘示弱,力圖與實驗組一較長短而有一般水準以上的表現,此現象稱之。
2.會影響實驗結果的精確性。
普墨克原理 1.利用遊戲教學,來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作為正增強物的一種教學活動。
2.代表:「只要你完成你的工作,就可以到外面玩」。
閃光燈記憶 1.重要的事件發生時,個人的心理會牢記當時主要的視覺和聽覺記憶。
布朗(Brown) 1.提出「後設認知」。
2.將其定義為「對於知識能否有效運用,予以反省、理解的過程。」
孔子 1.提出「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反,則不復也」的說法。
2.是說明學習應重視「自動」。
韓愈 1.主張「性三品說」。
2.在《原性》中提及:「性之品有上中下三:上焉者善而已矣;中焉者可導而上下也;下焉者惡而已矣。」
張載 1.主張教育在變化氣質。
2.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期許。
梁啟超 1.教育上主張「中西兼通說」。
張之洞 1.提倡「三綱五常」,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之教育思想。
蔡元培 1.提倡世界觀的教育。
2.主張以美感教育作為溝通現實世界與實體世界。
蘇格拉底(Soceratcs) 1.提出「教育即接生」的隱喻,主張「產婆式教學法」(反詰法)。
柏拉圖(Plato) 1.在校門掛有「不學幾何者,不得入此門」的牌子。
2.曾在雅典設立學院,並著有《理想國》。
笛卡兒(R.Descartes) 1.在哲學史上留下千古名言:「我思故我在」。
2.強調教育應提供學生發現自我,感覺並認知自我存在。
菲希特(J.Fichte) 1.普法戰爭後在德國各地演說,以激起愛國意志,編成《告德意志國民演說》。
康米紐斯(J.Comenius) 1.提倡直觀教育、改良教科書的編輯,並主張運用插圖以增進學生學習成效。
2.著作《世界圖解》。
蘭開斯特(J.Lancaster) 1.創立「導生制度」。
2.教師先教導能力較強的學生為導生,再由導生教導其他兒童。
叔本華(A.Schopenhauer) 1.是德國悲觀主義哲學家。
2.主張「教育無能論」,認為人的本性先天已決定,不受任何影響而有變化。
哈伯瑪斯(Habermas) 1.提倡「社會批評理論」。
伊利其(I.Illich)、雷蒙(Reimer) 1.認為學校複製社會階級,學校潛在課程使人異化、學校提供的知識有可能是「反教育」。
2.提倡廢除學校,使學習與教導的關係更具彈性。
帕森思(T.Parsons) 1.認為教育的主要社會功能為:(1)社會化功能;(2)選擇功能。
艾德勒(M.J.Adler)、哈欽斯(R.M.Hutchins) 1.為永恆主義的代表人物。
2.認為教育的目的是追求知識,知識是普遍性的。
3.認為學校的設立是為培養優秀人才。
4.主張以人文學科為課程的中心。
西塞羅(Cicero) 1.著作有《論責任》,主張教育的目的在培養雄辯家。
2.是歐洲自然法學派的祖師。
坤體良(Quintilian) 1.著作有《辯學通論》,主張教育的目的在培養雄辯家。
2.主張禁用體罰,認為應該注意兒童的天性,五歲即應入學。
3.其學說影響二十世紀的「開放教育」。
培根(F.Bacon) 1.著有《新工具》,首先提倡歸納法。
洛克(J.Locke) 1.撰寫《人類悟性論》,主張人類心靈宛如白紙,一切觀念全由經驗而生。
2.認為獲得知識最有效的方法是注意感官的訓練。
盧梭(J.Rousseau) 1.著有《愛彌兒》。
2.屬於自然主義的教育哲學。
3.主張教育目的是使兒童固有本能能充分自由地自然發展。
4.倡導以兒童為本位的教育目的。
5.被稱為「教育界的哥白尼」。
斯普朗格(E.Speanger) 1.主張教育之作用即在協助兒童生長或促進兒童能力之發展,其性質乃為繼續不斷。
2.認為教育是培養個人人格的一種文化活動。
3.認為教育的任務是在使個人人格在社會文化中獲得發展與完成。
4.認為教育的主要任務在於研究文化與教育的相互依存關係,並主張從文化社會當中精選文化教材,建構教育基本原理及作為學校課程教材發展依據。
5.主張最理想的教師人格為社會型人格。
凱欣斯泰納(G.Kerschensteiner) 1.主張教育之目的在造就能了解國家任務,具備良好經濟職業技能及具良好道德之國家公民。
康德(I.Kant) 1.認為「教育的目的在發展人類本性,兒童受教育不是為現在,而是為將來;特別是在道德教育方面,主張兒童應養成自覺的品性、自由的人格,以及依照道德律而立身處世的習慣」。
2.主張教育的目的在啟發理性。
3.主張以意志自律作為道德教育的最終目的。
4.主張對於道德的判斷要重視行為的動機。
5.屬於理性主義的教育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