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一上
阿摩第 5 期
28673枚
 1 

【國小】教育哲學--未來教育思潮理論總整理--1

發表于: 2013/02/11



 





未來教育思潮的趨勢





 

 

 

 

 

 

 

 

 

 

 

 

 

 

 

 

批判理論



概述



(1)採批判的觀點來看社會現象,就是俗稱的「法蘭克福學派」。其重視溝通、知識所引導的興趣、培養成熟的人,並利用大眾傳播媒體達到教育的目的。

(2)主張人性不是以物質為基礎,而是在自然、社會與自我三個生活面向中顯現出來。





 

 

 

 

 

 

 

人物理論



1、霍克海默(Horkheimer):主張人類全部物質文明與精神文化,都是研究的對象。

2、阿多諾(Adorno):認為文化成果變成文化商品,藉文化批判尋回自主性。

3、莫連豪爾(Mollenhauer):重視批判與解放在教育歷程中的應用,解放必須與理性配合。

4、哈伯瑪斯(Habermas):

(1)知識類型:





類型



內涵



學科





勞動



強調最少的投入最大的產出,注重工具效率的提昇。



「經驗-分析」。所掌握的知識型式是陳述經驗現象的訊息。





語言



強調對他人所呈現出來之符號的理解與回應,以形成人際間的溝通與行動。



「歷史-詮釋」。掌握知識形式是對各種符號的解釋。





權力



較高權力者的支配扭曲了溝通,將這種不良的溝通消除。強調解放的興趣。



「批判取向」強調自我反省所獲得的批判知識形式。





(2)意識形態批判:

(A)意識形態來自於不相稱的權力關係   (B)反省力將意識形態轉變重意識

(C)互為主體的溝通解放意識形態的宰制

(D)科技意識形態的批判:工具理性宰制的社會文化、科技與政治結合的危機、由辯論建立公共政策、科技應有適切定位

(3)理想的溝通情境:

(A)基本條件:可理解性、真實性、正當性、真誠性。

(B)失敗的原因:真實性與正當性因權力的關切遭無意識的扭曲。

(C)特徵:人人能自由表達意見、人人敢講真話、人人說話的機會均等、人人有批評辯護的機會





特徵



(1)理論來源十分複雜  (2)主體成為理論與實踐間的媒介(3)將批判對象置於社會整體

(4)將意識形態的批判成為重點(5)承襲德國傳統辯證精神(6)研究方法傾向詮釋學





教育運用



(1)目的:發揚人類理性的自主性。協助人類建構其美好的生活。

(2)內容:課程以自我為主體且具彈性,採多元化並以溝通及啟發的方式安排。

           教材合乎個體需求,避免「選擇性的知識與意識」並安排自主性、理性反思的材料。

(3)方法:教師應扮演轉化型知識份子的角色,成為促進社會變遷的觸媒。

(4)訓育:強調反思、尊重與自動學習。提昇「他律」,邁向「自律」。顧及經驗與心靈。





 

 

 

新馬克思主義



界定



為「西方馬克斯主義」,企圖尋根馬克斯思想的源頭,掌握馬克斯年輕時代受青年黑格爾學派的影響,掀起研究「青年馬克斯主義」的熱潮。





教育啟示



1、教育依賴理論:

(1)Carnoy所著『教育成為文化帝國主義』,開啟教育依賴理論的先河。

(2)Kelly、Kltbach、Arnove說明工業化國家與第三世界國家之間教育發展的關係。

2、意識形態:

(1)Apple認為學校透過潛在課程「再製」階級社會與其不平等的社會權力。

(2)Bourdieu認為社會的宰制權力以隱性方式控制學校課程,製造霸權文化達到宰制目的。

3、促使個體自覺與自決:揭露社會條件對知識的分配對人們進行意識形態的制約,希望教師與受教者能在教育中進行批判,使學習者獲得主體的自覺能力,進而產生自決的實踐行動。





反學校化思潮



1、學校是社會權力結構的反映:學校活動完全在科層組織的運作下進行一連串的儀式化活動,

用以對學生進控制。

2、潛在課程中呈現階級意識:學校只是假藉知識、智慧變成個人表現行為特徵的機構,是做為

橫量人們聲望和權力的一種機關。

3、學校不等於教育、教育改革是教師以學生的失敗維護其繼續存在的合理性、教育無法中立、教育目標與實際教育行為相互背離等。





 

 

現象學



哲學思想



1、胡塞爾(Husserl):

(1)回歸事物的本源:本質直觀、擱置、描述。嚴守「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2)主客合一:將「能思」的主體與「所思」的客體合二為一。





教育主張



(1)教育學術:運用存而不論的方法來超越自我,去除實證科學的宰制,返回原初的生活世界。

(2)質的研究:強調讓主體呈現自己,去除所有理論回歸主體自身,其所獲得的現象即是本質。

(3)教育過程:採取體驗和思考,並重視行為發生的原因。





 

詮釋學



人物



海德格(Heidegger)、嘉達美(Gadamer)





理論



(1)重視事物發展的歷史特質                 (2)強調詮釋者的主體意識和歷程

(2)主張設身處地從整體環境中掌握生命的脈絡(4)詮釋對象以「意義」為主





教育意涵



(1)先備經驗   (2)學習是擴展意義的歷程    (3)學生主體意識應受重視

(4)事件應以整體情境來理解      (5)運用質的研究





福特主義



(1)20世紀出現的一種生產模式──大量生產。

(2)標準化概念、去技術化、大工廠制→大眾消費。

(3)「後福特主義」:1970後,因石油危機及科學技術的進步,重工業被服務業取代,資訊與知識為主要生產因素。





依賴理論



(1)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興起,提倡者為普列必希(Prebisch)。

(2)主要關於「低度開發」的經濟理論,強調被殖民者與殖民者間的宰制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