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網站-置頂欄顏色票選問卷】只要填寫就能獲得500Y,結束時間 2024/04/25 11:59:59。 前往查看
高三下
阿摩第 4 期
7141枚
 1 

【新聞】紐約時報:望子成龍 子女上大學是中國父母最大夢想

發表于: 2013/02/19



 











http://www.cnyes.com/
http://l3.yimg.com/bt/api/res/1.2/lc_YM.0_Imycgkc.GpshcA--/YXBwaWQ9eW5ld3M7Zmk9Zml0O2g9Mjc-/http://l.yimg.com/os/155/2012/05/14/cnyes-logo-87x27-jpg-104945-1--jpg_053448.jpg
作者: 鉅亨網編譯鍾詠翔 | 鉅亨網 – 2013年2月18日 下午9:45








Wu Yiebing天天下煤礦礦井工作,在不見天日呼吸困難的通道上拿著電鑽努力工作,每月掙得500美元,一心一意想著賺女兒的學費。

他的太太Cao Weiping,5月至6月期間,披星戴月天天在蘋果園辛勤工作。為防蟲害,她在三千顆小蘋果上繫上塑膠袋,1天賺12美元。其他時間她當臨時店員,1天賺幾塊錢,全用來支付女兒的學費。

在西方國家,許多家庭為了供子女上大學,做出大量犧牲,追求更穩定的生活。但比起歐美家庭,中國父母的付出更多。為了讓子女獲得更良好的教育,中國幾百萬低收入家庭背負沉重經濟負擔。

然而,過去10年來,中國的大學生人數擴增三倍,大學文憑不再是就業保障。

Wu和Cao克勤克儉了一輩子,他們生長在中國西部的小村落,長大後為了賺更多錢而出外打工。將近20年來,他們的房子空間狹窄,200平方英尺,茅草屋頂。他們沒有車子,沒有假日,他們甚至不曾見過大海。為了省下交通費和禮品費用,也為了在礦場掙更多錢,他們犧牲春節假期不回故鄉。勤儉度日如此,他們的退休儲蓄依然沒有著落。

在他們的付出下,他們今年19歲的女兒,已經在讀大學二年級。如同幾百萬中國大學生,她遠離父母,追逐人生夢想。可是,Wu的雙親終日努力工作,卻不必然保證能夠獲得同等回報。他們的女兒上了大學,卻內心糾結,她的學費、住宿費和伙食費加起來,超過父母1年收入的一半。作為一個成績略高於平均的大學生,她考慮過休學,找工作賺錢。

Cao說:「每次女兒打電話回家,她總是說不想繼續唸了,我說妳必須繼續讀大學,我們老了才能照顧我們,她回答壓力太大了,不願想責任的問題!」

Wu嚮往日後能在大公司上班,但知道許多大學生找不到工作。她想自己開一家小公司,但知道自己沒資本也沒經驗。

中國農村地區的家庭,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費用,等於父母必須工作6至15個月,弱勢家庭的子女,很難獲取獎學金等補助。在美國,普通私立大學1年的學費,差不多等於中等家庭1年的收入,而美國州民支付學費的公立大學,大約等於6個月的收入,但申請就學補助比中國容易多了。此外,拿出一半收入供小孩上大學的美國家庭,其另一半收入的消費能力,也高於年收入低於5000美元的中國農村家庭。

壓在中國父母肩上的不僅僅是大學學費而已。小孩從小學、中學到高中一路唸上來,開銷頗大。許多父母請家教,期望小孩能夠高分考上大學。在小孩教育上投入大筆資金的美國家庭,年紀大了還可以指望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社會安全福利(Social Security)等計畫。但是,將全部儲蓄投入子女教育的中國父母,若小孩畢業了找不到工作,他們也幾乎沒有其他退路了。

《紐約時報》已經追蹤報導了Wu Caoying的家庭7年,其經歷可說是擴大教育機會與中國家庭重擔的縮影。

過去10年來,中國製造大學生的速度遠遠超過美國,如今每年有800萬人從高等教育機構取得學位。

可是,高額教育成本,恰巧趕上了中國經濟降溫的年代,近年大學生失業率大幅攀升。像Wu這類的年輕人大學畢業了能不能找到工作養活自己,不僅考驗中國維持經濟快速成長的能力,更考驗中國維持政治社會穩定的能力。

Mu Zhu Ba村落坐落在陡峭的山上,林木蔥郁,俯瞰險峻山谷。Mu Zhu Ba位於陜西省,在北京西南900英里。在谷底小溪旁,稀稀落落有幾英畝平地,最近還種了稻米、棉花和蔬菜。

村民倚靠下田務農養家。除了最年幼的小孩,每個成年人都必須下田,除草、澆水和收割稻米。

無休無止的工作,幾乎沒什麼教育機會。今年39歲的Cao,在村裡讀小學一二年級時認識了幾個字,但三年級以上就必須到山谷的另一端上學,有7英里路,於是Cao小學三年級就輟學了。

她的丈夫今年43歲,在山的另一頭長大,村裡一樣窮得滴滴答答,他完全沒上過學。

他們很早就結婚了,Cao生Wu時才剛過20歲。兩人每月僅掙25美元。小孩剛開始學走路時,他們擔心若她每天必須走這麼遠的路才能上學,最終免不了要輟學。就像過去20年來幾億中國人所做的選擇,他們決定離開老家。

Cao說:「唯有學識能夠扭轉命運,村裡每個父母都期盼小孩能上大學。」

時光流轉,等到Wu上中學時,山明水秀的Mu Zhu Ba已經是模糊記憶。他們舉家搬到陜北平原的Hanjing,在老家東北方300英里。

Wu自己動手建造家園,磚屋一室一廳。他們買了第一台小冰箱,一個煤爐,一台二手立體音響,還給客廳和臥室各安裝一個電燈泡。

他們的家在鎮上郊區,穿越兩線道道路就是Wu工作的小煤礦了,在小煤礦,他學會了如何在地下狹小空間操作45磅重的電鑽,工作時間長,他回家時常常一身煤灰。當年他1個月掙200美元左右,有了更多錢可以教育女兒。在家裡臥室,Cao細心存放女兒每張考卷。Wu Caoying讀初一時,村裡學校已經在教她幾何和代數,比美國同年級更難。她也學地理、歷史和科學,作業本字跡整齊優美。

但英文是個問題,這門課越來越重要,但凡想考上頂尖大學,都必須學好英文。

村裡本來有個英文老師,Wu在四年級開始學英文。後來英文老師離開了,所以她在五、六年級都無法學英文。

Wu初一再度上起英文課,但媽媽擔心她的英文程度跟不上,於是開始請英文家教教女兒。

Cao說,她相信如此能幫助女兒成為家裡第一個大學生,「若我們沒搬來這裡,她就必須待在家裡,幫忙砍柴做飯」。

但是他們的經濟負擔才剛剛開始。

到了高中,Wu Caoying開始到離家2英里的公辦寄宿學校上學。許多中國的高中都是寄宿學校,這種安排可以讓地方政府向家長收取很多費用。學費一學期165美元。伙食費每周8美元。書籍、補課和考試都要另外收費。

Cao表示:「我只有這麼一個孩子,我得確保我們老了她能照顧我們,一想到萬一我們花了這麼多錢她畢業了還找不到工作,我就頭疼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