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載入中..請稍候..
【詳解卡新福利】寫作批改懸賞券,將於 2025/03/31 23:59:59 過期,還沒使用或領取,趕快前往領取並使用吧!
前往查看
我想開課
●
公告
搜尋
回報
註冊
登入
功能列表
課程筆記
循序
試卷
寫作批改
NEW!
錯題
自由
考試秘書
考試總覽
近期刊誤
最近測驗
未完成試卷
冠軍賽
精熟測驗
各科能力分析
打氣工具
私人筆記
打卡
考用行事曆
我上傳的試卷
收錄的題目
按讚的題目
發表的討論
查單字
收錄的試卷
好友
加值服務
商城
鑽石兌換商城
NEW!
加值訂單查詢
VIP專區
VIP與詳解卡管理
VIP功能介紹
下載題庫專區
下載題庫
試題查詢
序號兌換
活動
密技
iou
國一下
阿摩第 5 期
17005枚
打氣
送VIP
+好友
◄ 返回列表
發帖
回覆
4
人
【分享】105年 普考 一般民政 心得分享
發表于: 2016/09/24
105年普考分數(一般民政)
國文
14(測) +9(公文)+30(作文)=53
法英
84
行政法
96
行政學
88
政治學
46(測)+ 28(申) =74
地方自治
46(測)+ 30(申) =76
總分
78.50 (錄取分73.17) / 正取/
準備考試心得
有幸能在這次(105年)普考一般民政上榜,除了感謝一路走來支持我的家人,也把這8個月準備的心得描述如下,希望能對有志投入國考的考友有所幫助。
準備時間: 2015年11月12日~2016年7月(普考): 共8個月
其中2015年11月~2015年12月底前是以一般行政為目標;後來在約
2016年1月5日改為以一般民政為目標
準備方式:自修,無補習
背景:
我是一個年近40歲的中年大叔,在日系的航空貨運承攬業(俗稱Forwarder)工作10年,負責新竹區業務。離職前(2015年11月11日離職),邊工作邊考試三次(104年普考+102及103年地特四等)。都考客家事務行政,最好的成績是104年普考第7名,無奈當年客家事務行政只有1個缺,所以當然落榜。
104年落榜後,我靜下心來思考,發現若是繼續邊工作邊考試,這樣要上榜似乎有點難,於是我決定把自己的退路拆了,向公司遞出辭呈,逼自己離開舒適圈去投入國考,而且我告訴我自己,如果沒考上,就要趕快回到職場,所以我只有1次機會。
離職後成為全職考生,本來我野心很大,想要高普一起考,但讀了1個月後發現要高普一起考有很大困難。為了避免高普兩頭都落空,於是我在2015年12月中決定只攻普考。
此外我發現一般行政的缺不少,於是我就改投入了一般行政。其實,當時在選擇轉換科目時,在一般行政及一般民政之間猶豫了許久,後來是因為評估先前3次的考試都是行政學分數高於行政法,所以我就選了一般行政(註: 政治學+行政學+公共管理這三科可統歸納在一個大科,所以我盤算著之前我的行政學都有80~90的實力,若要再擴充成政治學及公共管理應該比較簡單。)
但事與願違,我念了1個月的公管,發現很難吸收,且很發散,無法收斂融會。有一天深夜輾轉難眠,就起身坐在書桌前把之前行政學的書攤開來,仔細回想原因,後來我發現,雖然人人都說只要行政學念得精通,那政治學及公管就可一併通了;可是我為啥就不通呢??? 原來是因為先前我在上班又一面準備考試,只有週六及週日可以看書,所以幾乎所有的科目我都是找坊間最薄的書來念,很多觀念是簡化再簡化,且囫圇吞棗,死背強記就上戰場,雖然勉強拿個80+,但基礎根本不牢靠。所以,我做了第二次改變,改考一般民政。(因為一般民政不考公管,改考地治;坦白說,地治這一科,像一個大雜燴,有法律也有理論及學說可能還有實務及公共政策,似乎沒有標準答案,且似乎大家的分數在這一科都相對低,難拿高分。所以,我的策略就是,這一科少輸為贏即可。)
各科讀書心得
<行政法> 陳書丞(考用) + 林清 行政法百分百(志光)
首先關於陳書丞,這一本我很推薦,因為真的很薄且直接寫重點;我前三次考試都只看這一本,只要看熟,至少70~80分,很適合初學者入門。
此外,林清的行政法百分百,這一本我大推,只要熟讀,一定可以考90~100分,且這一本剛好可加強了陳書丞那本沒提到的考點
原則上我建議,陳書丞那本花4個月讀熟,接著就是用林清那本一直複習啦。
陳書丞那本只有17個章節,剛開始每3天讀1章節,所以你只要51天即可讀完;
第二輪時,請兩天1個章節,所以只要34天即可讀完;第3輪時請1天1個章節,所以17天可讀完。
所以陳書丞的讀3輪總共要51+34+17=102天
第4輪開始,陳書丞的每1章節要控制在4小時內讀完並搭配林清行政法百分百。到考前為止,林清的行政法百分百要至少2次
<行政學> 紀傑(志光) + 阿摩歷屆考題
紀傑這一本相對於其他行政學的書,顯得很薄但內容真的很不錯;建議熟讀,一定可以80+以上。
(當然,陳真/宋文等老師的功力是大家公認的厲害,只是我當時沒有太多時間,所以只有略讀而沒有細讀兩位老師的書)
至於阿摩歷屆考題就不用我多說,請常常用,實力就會慢慢累積。在此我也再次感謝阿摩的題庫,讓我在練習時可以快克服弱點。
行政學這科我花的時間真的很少,我大概是三天看1章紀傑,然後三天寫1篇阿摩歷屆考題並檢討,把錯的題目做成重點,且又做成小卡片,繼續隨身攜帶方便背誦。
以今年105年的普考行政學而言,算是偏難,但只要熟讀紀傑的書,要拿80以上應該不難。
<政治學> 偉伯(志光)+李蔚(高點)+阿摩歷屆考題
我之前對這一科完全陌生,當時隨意買了一本坊間的政治學,結果狂念了半個月,發現一頭霧水;後來先念了偉柏,他的邏輯很清楚,可以讓沒有基礎的人了解何為政治學。有了基礎再去念李蔚,就更得心應手了。我後來的筆記是針對李蔚為基礎再搭配紀傑的行政學做成,且邊讀更是邊發現,原來政治學跟行政學真的有關係。
阿摩的歷屆考題在最後總複習時可以說幫了大忙。因為最後1個半月,我就是一直用阿摩來測驗我的選擇題,並把錯的題目整理起來。
<法緒> 李源老師+呂晟(保成)+阿摩歷屆考題
首先說李源老師,他是在網站上免費教法緒;我剛開始對法緒很茫然,所以都是靠聽他的網路教學才慢慢釐清觀念,可以說是初學者打基礎的好課程,建議大家一定要聽。在這也再次感謝李源老師。
等李源老師的課聽完,有基礎了,那就開始用呂晟的書。他的書寫得很清楚,考點很明白,我大推這一本;(當然,我也有買程怡老師的法緒,但因不習慣他的排版,所以還是以呂晟的書為主;不過,我要說,程怡的書內容真的很紮實,適合總複習用。)
阿摩歷屆考題則是在最後1個月的衝刺時大量使用。(因為法緒的書都很厚,常常讀了又忘,忘了又讀;所以我就使用阿摩來測試我的選擇。)
英文 : 這科說來慚愧,我純粹吃老本,完全沒念;所以這次40分的英文,也只拿了30分;(法緒我考了84分,總共錯8題,1題錯憲法,2題法緒,5題英文)。
國文: 這科也是吃老本,因為這科範圍太廣了,我無法給建議。
至於作文,我建議平時在圖書館時,要撥出一點時間去看報紙的社論,每
天看1篇,久而久之會有一些幫助。
公文: 考前約1個月開始,每兩天看一篇公文,每週日練習寫一篇。
地方自治
這一科,剛讀的時候真的很頭痛,感覺很亂很茫然且不知如何回答問題。但是,我發現這一科還是比公管好掌握,所以我就繼續硬拚下去。
步驟一:
把地方制度法讀熟(這個部分,我是把地方制度法用A4紙印出來,然後做有關地制法的選擇題,再把選擇題重點抄在A4紙上法條的適當位置)
步驟二:
選擇題(這個部份我是用劉秀老師的歷屆試題+阿摩歷屆試題);因為普考有50分的選擇,所以要積極搶選擇題分數
步驟三: 申論題則參考郝強(千華出版)的必考題庫
就步驟(一) & 步驟(二)而言: 這兩個步驟是在打基礎,大約要花4個月
而步驟(三) 則從第5個月開始進行
由於我是2016年1月初才開始確定從一般行政轉考一般民政,所以我的地方自治是從2016年1月中才開始念,而前面4個月(即2016 1~4月)都在打民政的基礎,所以申論是2016年5月才開始念,可以說起步太慢,當時準備這一科申論時,壓力很大,因為幾乎不太會回答。而且,我發現我完全寫不出坊間擬答的內容,當時真的很著急也很慌。後來,我想,乾脆豁出去了,用我自己的方式答題。
à我答題的方式是先從法律面(法條)回答,接著用我平時在網路上看到民政補充資料做輔助實務面回答,若有關政治議題則順便把政治學的概帶入,最後則下結論。
這樣的回答方式會有一個很大的風險就是: 我的答案跟坊間的擬答差異很大,而且也沒有辦法像坊間擬答那樣長篇大論。坦白說,我沒得選,只能用這招,因為我本來就設定這科以少輸為贏的方式來進行。(而這次普考,這科我的申論拿了30分,所以似乎我的策略還算是有效的)
生活作息方法
我建議分成平時即考前衝刺時
1.) 平時A: 2015年11月~2016年4月底
8:30AM~17:30PM 在圖書館念書
17:30PM~19:30PM 我會在家煮晚餐+吃晚餐+跟家人聊聊天
20:00PM~22:00PM 在家裡讀書(科目則不一定)
2.) 平時B: 2016年5月~2016年6月底
這段時間可以說是重要備戰日,所以要在圖書館讀書
請務必珍惜在圖書館的時間,若是能好好利用,那其實回家就可以不用
碰書,而直接洗澡睡覺。我通常是在圖書館念8:30am~9:00pm,且為了
節省時間,我中午以及晚上都不離開圖書館吃飯。我建議可以自己帶便
當,既省錢也衛生安全。
3.) 晚上九點離開圖書館,回到家就洗澡睡覺,最遲晚上11點必須就寢。
此外,因為我太太也是上班族,而我女兒也上小學,所以我怕我的作息會干擾她們,因此在準備普考期間,我都是直接睡在客廳地板上,總共睡了8個月。
後來發現睡客廳地板有一個額外的好處就是可以早起;通常我晚上11點睡,大約半夜3點就醒了(因為地板不好睡);既然醒了,我就會拿著政治學(李蔚)在我家中朗讀,通常大約朗誦1個小時就會口乾,就喝喝水,開始坐在客廳的餐桌讀法學緒論1小時。(若法緒也讀累了,我就會打開電視,看CNN 或 國家地理頻道當作消遣,但大約控制在看30分鐘)
4)考前衝刺時(考前10~14天起)則都直接待在家裡讀,因為要讀的科目太多,要帶的書也多,且有時讀到一半會有靈光乍現閃過腦海,出現某一本書的內容覺得很重要,我就會趕緊去翻閱那本書來加強。
5) 關於要不要看考場??
我強烈建議不用;因為看考場不會增加你任何分數。而且現在的考場,設備都不錯,桌椅都很好;把看考場的時間省下來繼續讀書。
6) 關於讀書的[提神飲料]:
我建議早上喝茶/ 下午喝咖啡/ 晚上喝溫開水/ 半夜起床則喝碗熱湯
但請注意,咖啡以一天兩杯為限(每杯約300cc)。
7) 關於準備國考期間的社交
首先,要盡量避免玩樂性質的社交活動(例如出去吃飯、出去玩等);但對於
有些人生義務性的活動則應該正常參加(例如 祭祖、掃墓等等)
考前要不要調整作息
很多人會問,在考前幾天要不要調整作息成跟考試科目時間一樣?? (例如早上9:00~11:00是考國文,那我9:00~11:00就讀國文…….等)
我的建議是不用
原因是: 把書讀懂比較重要
同時,你也可以回想一下,自小到大所經歷的無數大小考試,你有哪幾次是有作息調整呢?? 恐怕連書都念不完了,哪裡還會有時間安排作息調整呢??
經濟支持
我會建議想全職當考生要準備13個月的生活費
因為高普考都是7月考,9月底放榜,可能要到11月才能報到,所以安全起見,請準備13個月的生活費
若是單身無家庭者,建議每月總花費要壓在台幣1萬以下;
若是有家庭的,那就依家庭狀況調整;
另外,請務必切掉網路// 關掉電視// 遠離手機: 因為這些都是考生的大敵,會讓你不知不覺就耗掉許多時間。
是否參加讀書會
若是普考,我建議不要參加讀書會;因為普考的選擇題是要比熟練度,要不斷練習,所以讀書會的幫助並不會太明顯。
是否需要補習
普考總分600(其中選擇佔420;申論站180)
我個人認為,選擇題只要多練就有分;去補習可能會在申論比較有優勢;所以我建議普考可以自己讀,不用補習;當然,策略就是在420分的選擇題要盡量拿高分;(個人覺得要拿370+會比較安全)
筆記
是否要做筆記?? 我的回答是[一定要喔]
尤其是政治學,這一類申論的科目,平時要試著做筆記,這樣到考前複習時才會輕鬆;請注意,筆記一定要自己做,不要用別人的;有做過筆記,才會又刻骨銘心的感覺。
至於行政學/行政法/法緒等純選擇題科目是否要做筆記,我的建議是不用。但是要準備一本小冊子,把平時練習答錯的題目抄下,有空就拿來翻閱,久而久之你就會發現原來你常錯的就是那幾題。
是否注意時事
要注意時事;因為當你在注意時事時,你可以把你所讀的政治學及行政學等概念派上用場,可以協助你歸納資訊,將來萬一考試時需要舉例,你還有實例可以派上用場。
考完等放榜
考完等放榜時要做甚麼呢??
1) 對答案
因為剛考完兩天的普考,所以你對自己剛寫下的答案(尤其申論)應該記憶猶新;所以要對一下答案;雖然補習班的解答不一定都對,但你多對幾家,應該自己就了解考得如何。
2) 對答案結果
若是選擇題可以> 370+,那正常來說,你應該會上榜;所以等放榜的期間,我建議你可以先放鬆一下,紓解一下緊張的心情。
若是選擇題低於 310,那正常來說,你幾乎不會上榜(除非你的申論題能大滿貫,才有可能逆轉勝) ;我會建議你報年底的地特四等,然後趕快繼續進圖書館去讀書,因為打鐵趁熱,要趕快把普考的弱點補強,這樣年底就比較有機會上榜了。
後記-1
從2015年11月11日離職起,全職投入普考;這段期間可以說是我跟小孩相處最久的一段時間;每天早上可以騎車或走路送小孩上學,然後再去圖書館準備國考。每當讀書累了,就提醒自己,要繼續努力,因為要能考上且要考的夠好,才有希望能分發離家近一點的單位,才能就近照顧小孩。
回首國考的路,是孤獨的,是疲憊的,是徬徨的,是有苦難言的;但請各位考友,要堅持下去,成功就在不遠的前方。在此也祝福有志投入國考的朋友能順利。
郵政三法(細解)的滿分要件。-簡易人壽保險法
郵政三法(細解)的滿分要件。-郵政儲金匯兌法(全1-5章)
郵政三法(細解)的滿分要件。-郵政法
錯在阿摩,贏在考場
給我們一個讚,讓我們可以做的更好!
登入後,將不會看到此視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