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十九世紀中葉至二十世紀初期,中國、日本、朝鮮與越南面臨新帝國主
義的衝擊,各自產生了不同的反應。請說明下面四則資料的內涵、時代背景
影響與意義。(25%)
資料一:今欲強中國,存中學,則不得不講西學。然不先以中學固其根植,
端其識趣,則強者為亂首,弱者為人奴,夕其禍更烈於不通西學者矣
今日學者,必先通經以明我中先聖先師立教之旨,考史以識我中歷代之治亂
九州之風土,涉獵子、集以通我中國之學術文章,然後擇西學之可以補吾關
者用之、西政之可以起吾疾者取之,斯有其益而無其害。
資料二:文明就像麻疹的流行一樣。 當前不但不應阻止文明,反而應
盡力幫助文明的蔓延,讓國民盡快沐浴文明的風氣,這才是智者之所為
雖然我日本之國位於亞細亞東部,但國民的精神已經開始脫離亞細亞的頑固
守舊,向西洋文明轉移。然而不幸的是在近鄰有兩個國家,一個叫支那,一
個叫朝鮮。 。這兩個國家一樣,不管是個人還是國家,都不思改進之
道。 .既然如此,作為當今之策,我國不應猶豫,與其坐等鄰國的開明,
共同振興亞洲,不如脫離其行列,而與西洋文明國共進退。對待支那、朝鮮
的方法,也不必因其為鄰國而特別予以同情,只要模仿西洋人對他們的態度
方式對付即可。
資料三:現在我們宣告朝鮮的獨立和朝鮮人的自主權。向全球宣告這個事實
來明確表示全人類的平等,子孫萬代將永遠享受民族自尊的應有權利。
(我們)被舊時代的遺物一侵略主義與強權主義搶走了國家,結果五千年歷
史以來第一次被其它民族壓迫了自由,今天,這些痛苦的歷史已經過去了十
年。· ⋯兩國合併的結果本不是我們民族的意願,毫無根本對策的壓制和差
別引發的不平等· ⋯還有,對著充滿鬱慣、仇恨的二千萬朝鮮人進行武力壓
制,並不是保證東方永恆和平的辦法,只會逐漸加深影響東方的安全與危機
及四億中國人對日本的恐懼、嫉妒,由此一定會造成全東方共滅的悲劇·
資料四:潘周希望推翻君主制,以建立一個民權政府。而我(潘佩珠)則
不同,主張第一驅逐外國勢力,在恢復我國獨立後,才能談其他問題。我的
計畫是利用君王,這是潘周禎最為反對的。而潘周禎的計畫是喚起人民推翻
君主制,而這是我最反對的。换言之,他和我追求的目標相同,但手段不同。
潘周模希望依賴法國作為廢除君主制的開始,而我則以驅逐法國、恢復越南
獨立作為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