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5/13(一)起,第三階段頁面上方功能列以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完形心理學的發展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壹、完形心理學的發展   Gestalt這個字源自德文,它有兩種涵義:一是指形狀(shape)或形式(form),也就是指物體的性質;另一種涵義是指一個具體的實體和它具有特殊形狀或形式的特徵。Gestalt用在心理學上,它則代表所謂整體(the whole)的概念。以Gestalt為名的完形心理學(Gestalt psychology)於20世紀初發源於歐洲,它主要是在研究人類知覺與意識上的問題,完形心理學反對結構學派(Structuralism)以自我觀察、自我描述等內省的方法分析意識經驗的成份,也反對行為主義心理學派(Behaviorism)過份強調動物實驗,完全排斥心智歷程的作法。   廣義地說,完形心理學家是用 Gestalt這個術語,來研究心理學的整個領域。雖然完形學派的發展歷史很短,發展時間僅僅祇有20年左右光景,但是它對於人類視覺場的形成與視覺上整體性(wholeness)的問題,曾經有十分獨特且深入的研究成果,對於人類的視覺認知有很大的貢獻。可惜的是,完形心理學的學說與假設很難經由科學的實驗加以驗證,由於後繼者少,終於日漸式微。   直到1950年代由於航空運輸的普及,美國科學家為了飛航技術的理由,開始研究人類的視覺與環境的關係,過去完形心理學派研究發展的許多視覺理論,又重新受到科學家的重視。 1970 年代隨著電腦科技的昌盛,為了人工智慧研究的需求,關於人類大腦、神經的視覺生理及心理學的研究有了十分重大的突破與成就,在科學家漸漸揭開人類視覺生理之謎的同時,才又重新檢視並肯定過去完形心理學派對於人類視覺認知所作的貢獻。  於此同時,認知心理學開始蓬勃發展,完形心理學過去的研究成果可說為認知心理學奠下了深厚的基石。因此,心理學家將完形心理學視為認知心理學的先驅。   貳、完形心理學的重要人物   完形心理學派的起源約在1912年的德國,當時馬克思魏泰默博士(Dr. Max Wertheimer, 1880~1943)發表第一篇有關現象的論文,首次對完形心理學作了有系統的陳述,因而發展起來,他也被尊稱為完形心理學之父。   1919年建築師Walter Gropius在德國威瑪(Weimar)創立包浩斯(Bauhaus)藝術及建築學校,對於20世紀現代藝術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他們對於人類在這段期間由於科技昌盛衍生的問題,同樣採取一種整體統合的方式。雖然包浩斯藝術及建築學校與Dr. Max Wertheimer領導的完形學派並無直接傳承的關係,但是包浩斯充滿實踐精神的藝術走向,以及對於視覺場的研究與視覺元素間的數學性與表現性的分析,其實兩者的精神是十分一致的。   可惜的是,包浩斯的教學理念後來逐漸受到政治及外在學術勢力的干預,1925年被迫遷校。不到10年的時間又由於失去當地市政府的支援,1932年再度搬遷至柏林。1933年納粹政權強迫該校關閉,執教的老師們多數疏散逃亡至英法等國,隨後陸續輾轉投奔美國。   完形心理學派初期的核心人物因納粹德國的破害,後來陸續輾轉由歐洲移居美國。由於Max Wertheimer、Kurt Koffka(考夫卡)及提出頓悟學習的Wolfgang Kohler(柯勒)等三位學者的介紹倡導,完形心理學在1930年代逐漸被美國心理學界所熟悉。而Dr. Max Wertheimer任教於柏林大學時期的受業弟子Rudolf Arnheim(安海姆),則是完形心理學得以大放異彩的關鍵性人物。   參、完形心理學的定義   一般而言,完形心理學視心智歷程和結構為心理學的內涵,企圖以比內省法更科學的方法,來分析瞭解人類如何對於視覺刺激產生視覺上的認知概念。   完形心理學派是以Gestalt作為其理論的主軸,他們認為人類對於任何視覺圖像的認知,是一種經過知覺系統組織後的形態與輪廓,而並非所有各自獨立部份的集合。   肆、完形心理學的基本理論   一、部份之總和不等於整體,因此整體不能分割;整體是由各部份所決定。反之,各部份也由整體所決定。   二、強調知覺經驗雖然是來自外在的刺激,各個刺激可能是分散的,但是個人所得到的知覺卻是有組織的整體。因此部份之和不等於整體,整體大於部份之和。也為日後認知心理學,奠下良好發展的基礎。   伍、結語   由此一觀念推論,人們在欣賞一幅圖畫或一張攝影作品時,畫面裡的每一個部份形成了各自獨立的視覺元素,如果想讓觀者留下深刻的視覺認知,元素與元素之間必須彼此產生某種形式的關連。人類的認知系統,如何把原本各自獨立的局部訊息串聯整合成一個整體概念,正是完形心理學派主要的研究課題。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完形心理學完形心理學之父知覺經驗頓悟學習Kurt Koffka(考夫卡)馬克思Wolfgang Kohler(柯勒)馬克思魏泰默反對結構學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