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公告】頁面上方功能列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舊用戶且擁有VIP』可再切回舊版。 前往查看
阿摩:容易相信的人比不容易相信的人容易成功。
95
(5 分27 秒)
模式:試卷模式
試卷測驗 - 110 年 - 110 中央警察大學_學士班二年制技術系入學考試_各系:國文#98874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D).

1. 下列「」中的用語何者錯誤?
(A)她看著年邁父親的背影,一跛一跛的「彳亍」而去,突然有著辛酸的感覺
(B)鄭教授雖然已經退休了,但「老驥伏櫪」之心仍然表現在她想建構新的宋明理學研究體系 之學術論著上
(C)文雄出身於「蓬戶甕牖」之子,然卻有如此傑出的成就,真令人敬佩
(D)他倆個性興趣相近,相處起來「方枘圓鑿」,意氣相投 。


2(A).

2. 司馬遷到魯國,之所以祗回不能離開的原因為何?
(A)有感於孔子人格道德的偉大,及其禮教影響世人之深遠
(B)想要研究孔廟中的車服禮器
(C)感動於學生努力學習禮,並想藉此來了解禮的內涵
(D)想從孔廟中來尋找孔子的書閱讀


3(C).

3. 根據上述引文,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夫子,可謂至聖矣!」句中的「折中」其意為「作 為取決的標準」
(B)「雖不能至,然心鄉往之」中的「鄉往」同「嚮往」
(C)「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中的「止」字的用法同於「止於至善」中的「止」
(D)《史記》中的「世家」之例,必須是公侯有國者,乃能寫入其中,然孔子是布衣,卻將孔 子放在「世家」之中,這是因為司馬遷尊崇孔子所致 國文與憲法2


4(C).

4. 白先勇的《台北人》是當代著名的中文小說,裡面這 14 個短篇小說裡,主要角色有兩大共同 點:一、他們都出身中國大陸,且後來隨著國民政府撤退來臺灣。離開大陸時,他們或是年輕 人,或是壯年人,而 15、20 年後在臺灣,他們若非中年人,便是老年人。二、他們都有過一 段難忘的「過去」,而這「過去」之重負,直接影響到他們目前的現實生活。白先勇將這兩個 共同點,把這 14 篇小說串聯在一起,寫出在歷史變動下,人的生命之浮沉與滄桑,對於這樣 的故事結構,白先勇並曾引用詩句來說明他寫作此書的文化底蘊,請問白先勇最有可能引用下 列哪個詩句來主題式的指引說明《台北人》?
(A)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爲孺子牛。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
(B)岐王宅裏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C)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D)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5(C).

5. 司馬遷《史記‧晏嬰列傳》中言:「晏平仲嬰者,萊之夷維人也。事齊靈公、莊公、景公,以 節儉力行重於齊。既相齊,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語及之,即危言;語不及之,即 危行。」請問文中「危行」的「危」字之意義與下列哪個選項中的「危」字相同?
(A)危如累卵
(B)危微精一
(C)危行言孫
(D)危言聳聽


6(B).

6. 下列各組成語用字完全正確的是?
(A)斑門弄斧/班班可考
(B)罪無可逭/罪魁禍首
(C)宵衣旰食/寸陰尺壁
(D)跚跚來遲/居仁由義


7(D).

7. 下列各組成語中,哪一組其意義是接近相反的?
(A)周而不比/大公無私
(B)吳牛喘月/杯弓蛇影
(C)告朔餼羊/虛應故事
(D)曲突徙薪/臨渴掘井


8(B).

8. 晁錯〈論貴粟疏〉中言:「方今之務,莫若使民務農而已矣。欲民務農,在於貴粟;貴粟之道, 在於使民以粟爲賞罰。今募天下入粟縣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如此,富人有爵,農民有錢, 粟有所渫。」請問文中的「渫」之意義為何?
(A)種植
(B)發散
(C)停歇
(D)除去汙泥


9(B).

9. 《韓非子.定法》:「公孫鞅之治秦也,設告相坐而責其實,連什伍而同其罪,賞厚而信,刑重 而必,是以其民用力勞而不休,逐敵危而不卻,故其國富而兵強。然而無術以知姦,則以其 富強也資人臣而已矣。及孝公、商君死,惠王即位,秦法未敗也,而張儀以秦殉韓、魏。惠 王死,武王即位,甘茂以秦殉周。武王死,昭襄王即位,穰侯越韓、魏而東攻齊,五年而秦 不益尺土之地,乃成其陶邑之封,應侯攻韓八年,成其汝南之封;自是以來,諸用秦者皆應、 穰之類也。故戰勝則大臣尊,益地則私封立,主無術以知姦也。商君雖十飾其法,人臣反用 其資。故乘強秦之資,數十年而不至於帝王者,法不勤飾於官,主無術於上之患也。」從上 述引文內容,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是錯誤?
(A)商鞅治理秦國主要是注重「法」
(B)秦惠王在位時,張儀為了秦國攻打韓、魏而犧牲了自己的生命
(C)穰侯與應侯都是利用秦國的強盛,而成就自己的封地
(D)秦國雖經商鞅變法而國富兵強,但歷經數十年而未能稱霸,反而為大臣所利用,主要是人 主缺乏「術」,且「法不勤飾於官」所致 國文與憲法3


10(D).

10.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 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 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 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摘自《莊子‧秋水》)根據莊子上述的引文,請問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河伯是在比較孔子與伯夷學識的高下
(B)河伯體認到要兼容並蓄,始能成其大
(C)「大方之家」是指道德修養極有成就的人
(D)此文寓意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11(A,C).

21.下列中國古代書籍之介紹,何者正確?
(A)《三國志》:撰史的立場上選擇以被迫禪讓帝位給晉的曹魏為正統
(B)《聊齋誌異》:白話文小說,書中大部分都是浪漫的短篇鬼怪故事
(C)《尚書》:記載上古虞、夏、商、周四代的內容,被認為具有言行典範、施政參考的價值, 是中國十三經之一
(D)《資治通鑑》:用編年體的方式書寫北宋一朝的斷代史著作
(E)《文史通義》:中國第一部有系統的文藝理論巨著,也是第一部體例完善的文學批評著作


12(A,B,C).

22.下列各語句的解釋,何者是正確的?
(A)孟子曰:「今有無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則不遠秦楚之路,為 指之不若人也。」(《孟子·告子》)/文中的「信」是指「伸」的意思
(B)雍也可使南面(《論語·雍也》)/文中的「南面」是指「做官」
(C)昔先聖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則天下平矣。平得於公。嘗試觀於上志,有得天下者眾 矣,其得之以公,其失之必以偏。(《呂氏春秋·貴公》)/文中的「上志」是指記事之上古 圖書
(D)三年學,不至於穀,不易得也。(《論語‧泰伯》)/文中的「穀」是指農事
(E)君子犯義,小人犯刑。(《孟子‧離婁》)/文中的「小人」是指無德者


13(B,C,D).

23.下列有關對中國十三經的敘述何者是正確的?
(A)《左傳》、《論語》、《楚辭》都屬於十三經之中
(B)《周禮》講的是政府職官組織
(C)《左傳》是為《春秋》做註解的書籍
(D)《爾雅》是一本訓詁的專書
(E)《山海經》亦是十三經之一,所載地理、博物、故事、巫術、神話極為豐富


14(A,C,D,E).

24.下列有關漢語文學的敘述,何者正確?
(A)王國維曾寫作《人間詞話》,這是一本著名的文學批評之作
(B)杜甫曾寫作《秋興八首》七言絕句,是他重要的代表詩作
(C)張愛玲是崛起於上海的作家,〈金鎖記〉、〈傾城之戀〉及《秧歌》都是她的作品
(D)黃春明的小說經常以小人物為主角,是台灣鄉土文學的重要作家
(E)高行健與莫言是兩位曾以中文創作的文學作品,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


15(C,D,E).

25.原住民是臺灣重要的族群之一,請問下列文學作品何者可以作為我們了解原住民的歷史、文化 與生活的世界?
(A)王禎和〈嫁妝一牛車〉
(B)白先勇〈花橋榮記〉
(C)夏曼‧藍波安《冷海情深》
(D)亞榮隆‧撒可努《山豬‧飛鼠‧撒可努》
(E)鍾肇政《馬黑坡風雲》


16(A,B).
X


26.中國文學從六朝的駢儷文體,追求唯美,發展到唐代興起古文運動,主張復古,用散文代替駢 文,認為應該「文以明道」,宋代並賡續這一運動。在這一運動中,形成了所謂唐宋古文八大 家,請問下列作家,屬於這一古文運動八大家的是那些?
(A)韓愈
(B)柳宗元
(C)歐陽修
(D)蘇軾
(E)王安石


17(B,D,E).

27.白將軍一生戎馬生涯,歷經中國的北伐、對日抗戰及國共內戰,建立很多的軍功,然不幸於上 週歸真,請問下列何者可以作為敬輓他的題辭?
(A)天不假年
(B)國失干城
(C)陶朱風高
(D)浩氣長存
(E)英烈千秋


18(B,C,D,E).

28.下列各文句出自中國各學派的思想主張,何者正確?
(A)「直而無禮則絞。」/法家
(B)「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儒家
(C)「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道家
(D)「嘗察亂自何起?起自不相愛」/墨家
(E)「故明主之國,無書簡之文,以法為教;無先王之語,以吏為師;無私劍之捍,以斬首為 勇。」/法家


19(B,C,D,E).

29.黃宗羲《明夷待訪錄‧學校》中言:「學校,所以養士也。然古之聖王,其意不僅此也,必使 治天下之具皆出於學校,而後設學校之意始備。非謂班朝,布令,養老,恤孤,訊馘,大師旅 則會將士,大獄訟則期吏民,大祭祀則享始祖,行之自辟雍也。蓋使朝廷之上,閭閻之細,漸 摩濡染,莫不有詩書寬大之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為非 是,而公其非是於學校。」請從上述的引文,選出下列何項敘述正確?
(A)文中的「辟雍」是指科舉考試
(B)文中的「閭閻」是指民間
(C)文中認為天子不能決定天下是非之標準
(D)文中認為天下之是非標準應該由學校來決定
(E)黃宗羲的思想對傳統中國王權專制化有所質疑


20(A,B,C,D,E).

30.上大夫壺遂曰:「昔孔子何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聞董生曰:『周道衰廢,孔子 為魯司寇,諸侯害之,大夫壅之。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 為天下儀表,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以達王事而已矣。』子曰:『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 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紀,別嫌疑,明是非,定 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存亡國,繼絕世,補敝起廢,王道之大者也。」(司馬遷《史 記‧太史公自序》)從以上引文,請問下列的敘述何者是正確的?
(A)孔子是在受到諸侯、大夫的阻撓陷害,心中有所鬱結之下,方才寫作《春秋》
(B)孔子修《春秋》是欲藉歷史以教人,而思於世道人心有所裨益
(C)《孟子.滕文公下》:「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孔 子認為他寫作《春秋》會受到批評怪罪,是因為他藉寫《春秋》行褒貶之權,這會僭越了 本分
(D)司馬遷的《史記》在是非歷史事件與人物,「以為天下儀表」方面,是與《春秋》同其精神的
(E)《春秋》寓褒貶之意,顯示出孔子的歷史觀無疑是人文主義的


快捷工具

試卷測驗 - 110 年 - 110 中央警察大學_學士班二年制技術系入學考試_各系:國文#98874-阿摩線上測驗

Qoo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9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