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得意不忘形,失意不變形。
100
(29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教甄◆國小普通科專業知能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C).

49. 蓋聶(R. Gagne)認為學習結果都需要不同的學習條件,其中外在的學習條件,係指影響學 習效果的教學步驟與教學活動,蓋聶因此提出九項教學事件(events of instruction)。下列有關 九項教學事件的敘述,何者不正確?
(A) 「告知學習目標」乃是第二階段的教學事件
(B) 「提供學習輔導」接近維果斯基(Vygotsky)強調的「最近發展區」(ZPD)
(C) 「引發行為表現」後,應接續進行「評量表現行為」
(D) 設計類似情境進行學習,屬於「加強學習保留與遷移」


2(C).

16. 教師自編測驗可用於各種的教學目的,以下有關測驗類型的敘述何者 為非?
(A)安置性測驗旨在評量學生的起點行為
(B)形成性評量旨在了解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進步情形
(C)診斷性評量旨在診斷學生的學習成就
(D)總結性評量旨在評量學生是否精熟並達成預定目標


3(C).

56. 以下何者是「非指導探究式」之探究教學法的要素?
(A)教師主動提出問題、組織學習材料、促進學生反應及思考
(B)適用於複雜原則的教學,教師與學生分工合作,進行分組探究、解決問題
(C)學生能主動學習、進行發現問題、蒐集整理資料,並解決問題
(D)學生針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發現、類推或推演


4(C).

37. 為符合真實的世界,輔導老師會在進行兒童遊戲治療的活動中,使用「設限」的技巧,下列哪些說明是「設限」 的目的? 甲.傳達了解、接納 乙.知覺到自己的責任 丙.允許破壞或攻擊性行為 丁.維護兒童與教師的身心安全 戊.強調活在當下 己.制止不良行為的發生
(A)甲乙丙丁
(B)甲乙丙己
(C)甲乙丁戊
(D)乙丙丁己


5(C).

3. 焦點討論法(ORID)可運用在教學中,協助學生理解各種文本的意義。請問其中 的R代表什麼意思?
(A)重啟(Reset)
(B)追溯(Retroactive)
(C)反應(Reflective)
(D)替換(Replacement)


6(A).

35. 輔導老師與個案討論個案對輔導歷程與效果的承諾程度,並且詢問個案:「你願意付出多少努力來改變現況?」輔 導老師是在蒐集現實治療的 WDEP 系統中的哪個向度資訊?
(A)W-需要
(B)D-方向
(C)E-評鑑
(D)P-計畫


7(D).

情境題 45~47
       最近是學校的運動會,其中一項重要比賽就是大隊接力,這是凝聚全班團隊精神的重要機會,張老師運用課餘時間帶領同學緊鑼密鼓地練習;在預賽中,張老師的班級表現優異過關斬將,但是卻在決賽中,負責第二棒的同學在接棒時不慎掉棒,使得班上的速度大幅落後,也因而未能獲得獎項,比賽過後,全班十分氣餒,並且大家有意無意的指責第二棒的同學,認為他的失誤是造成這次無法奪得名次的主要原因;而第二棒的同學也不平的反擊,認為他已經很賣力了,是第一棒的同學沒有做好交棒的動作,才讓他沒接好;同學間你一言我一語的互相指責,班級氣氛十分緊張,這時張老師走進教室,引導同學進行正念 (mindfulness)練習,請同學閉上眼睛,專注在自己的呼吸上,感受自己吸氣時,空氣經過鼻腔—進入肺部—胸腔慢慢鼓起,然後感受吐氣時,空氣從肺部經過鼻腔慢慢呼呼出的感受;如此不斷練習五分鐘後,張老師請同學寫下來當大隊接力掉棒時,自己的心裡和身體的感受;接著請班上同學圍成一圈坐下,說出自己寫下的感受;最後請大家寫下來,為了這次比賽,自己和全班做了哪些努力?在一起準備的過程中,讓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感受是什麼?準備和比賽過程中,自己學習到了什麼?並且和全班 一起分享。

【題組】47. 最後張老師請大家寫下來:「為了這次比賽,自己和全班做了哪些努力?在一起準備的過程中,讓自己印象最深刻 的感受是什麼?準備和比賽過程中,自己學習到了什麼?」,請問張老師的作法,目的在培養?
(A)成就動機
(B)自我期待
(C)固定心態
(D)成長心態


8(D).

情境題48~50
       雲端國小想運用關注本位採用模式(concerns-based adoption model)來了解校內老師對十二年國教課綱實施情形的態度和看法,以下是三位老師的部分回應:
林老師: 我關心的是新課綱的實施對學生學習的影響,並透過不斷的檢視實施成效作為自己調整的依據。
李老師: 我關心的是學校實際的運作,並依據學校的相關規定去實施,但自己還需要一段時間調適。
劉老師: 我關心的是和其他老師的協作,因此想要參與相關的學習社群,共同努力讓學生能獲得更好的學習品質。

【題組】48.林老師在關注本位採用模式的關注階段是屬於下列哪一項?
(A)資訊
(B)個人
(C)管理
(D)結果


9(B).

情境題組:
為因應 12 年國教新課綱的實施,王老師與各學年 5 位老師共同組成素養導向課程與教學專業學習社群,希望能結合各學年教師的力量,儘快發展出學校的彈性學習課程。在社群第一次會議時,王老師引導其他 5 位教師一起討論
這學期社群運作的目標與內容,其中林老師指出,素養導向課程與教學的實施,還是應該聚焦在學生學習才對;而張老師則建議課程發展出來後,應該實際進行備課、觀課與議課,而且觀課與議課可結合教學視導方式,並根據個別教師的抽象思考與反省思考能力的發展層次, 提供其不同的教學視導方式。此外,社群召集人王老師提醒大家,教務處通知本次發展彈性學習課程的同時,務必討論課程評鑑的規劃與 實施。

【題組】26. 張老師所提到的:「根據個別教師的抽象思考與反省思考能力之發 展層次,提供其不同的教學視導方式」,請問此種概念是指哪一 種教學視導模式?
(A)區分化教學視導(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al supervision)
(B)發展性視導(developmental instructional supervision)
(C)臨床教學視導(clinical instructional supervision)
(D)表現本位教學視導(performance-based instructional supervision)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今日錯題測驗-教甄◆國小普通科專業知能-阿摩線上測驗

fullmoon76930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