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失敗是暫時的繞道,不是死胡同;是耽擱,不是毀滅!
88
(4 分35 秒)
模式:近期錯題測驗
科目:教師檢定(教檢)◆國民小學◆教育理念與實務(舊名:國民小學教育原理與制度)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C).
X


10. 關於刻板印象威脅(stereotype threat)的敘述,下列何者較不正確?
(A)是因為月暈效應所造成
(B)是因焦慮所造成的表現下降
(C)是工作記憶容量下降影響表現所造成
(D)能經由事前告知,可不受負面刻板印象的困擾


2(D).

21. 李老師在教學時,非常注重學生的個別差異,因為他相信每個人都有獨特的氣質或 傾向。他認為教育歷程不外乎幫助受教者發展特有的稟賦。李老師的教育理念較接近下列何種教育觀?
(A)教育即社會化
(B)教育即知識發展
(C)教育即文化陶冶
(D)教育即自我實現


3(D).

6.若從「後現代主義」的觀點審視學校教育目的,以下何者較有誤?
(A)協助學生發展多元認同
(B)鼓勵學生批判主流知識
(C)挑戰文化的不可取代性
(D)側重個體捍衛自身文化


4(C).

8.下列對於課程社會學的描述,下列何者有誤?
(A)旨在探討學校知識
(B)代表人物為 Young 以及 Apple 等人
(C)認為學校課程有助於社會流動
(D)學校課程主要是反映優勢階級的價值觀


5(B).

9.「少數族群擁有自己的文化參照架構,進而抵抗主流文化,使得自己落入社 會底層」,此為哪種派別的說法?
(A)文化資本理論
(B)文化模式理論
(C)文化斷層理論
(D)結構不平等理論


6(C).

14.在教育學界中,常常援引布迪爾的文化資本來解釋學生的學業成就表現, 其中,有關父母買給小孩的各種百科全書與參考書等等,屬於哪一種文化 資本?
(A)形神化
(B)象徵化
(C)客體化
(D)制度化


7(D).

15.歐美等先進國家,多半於其他開發中或未開發國家開設工廠,賺取利潤, 最終形成核心與邊陲國之分。此為哪個理論的觀點?
(A)殖民主義
(B)後現代主義
(C)結構理論
(D)世界體系理論


8(B).
X


17.在探討族群教育成就差異的理論中,認為「弱勢族群學生的低學業成就來 自於教育環境的不佳」,此為哪個理論的說法 ?
(A)遺傳基因論
(B)文化差異論
(C)社會制度論
(D)左派本質論


9(D).

(二)題目:「廖老師是初任小學教師,她相信學生學習應該是開心與快樂的,所以主張「興趣學習」原則;但是校內資深教師則認為要對學生嚴厲,標榜「紀律學習」。有一次,在學校行政會議上,有位資深教師認為期末考必須要考倒學生,挫挫學生銳氣,但是廖老師馬上舉手反對,也獲得部分老師的認同,但也讓現場陷入尷尬狀態,更讓校長陷於兩難…」。
【題組】問題二:對校長而言,因為學校成員彼此意見不合,導致校長難以決定 時,請問校長正面臨哪一種衝突(2 分)? 選項:
(A)角色間衝突
(B)角色外衝突
(C)角色群衝突
(D)角色內衝突


10(B).

15.常態編班的國中,實施能力分組教學,各組在國文、英文、數學、自然學科等四個 領域,給予不同程度的教學內容,這樣的分組教學比較屬於下列哪一種教育的功能?
(A)安置
(B)選擇
(C)照顧
(D)社會化


11(D).
X


21.現行中小學(含附設幼兒園)校內會議,下列哪一種會議的組成方式,其任一性別委員 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A)特殊教育推行委員會會議
(B)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會議
(C)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會議
(D)校園霸凌事件審議小組會議 


12(C).

23.依據現行《性別平等教育法》之規定,學校應於受理申請或檢舉後完成調查,必要時, 得延長之,調查時間最晚應於幾個月之內完成?
(A)二個月
(B)三個月
(C)四個月
(D)五個月


13(D).

24.教育行政理論之演進,依年代先後的發展順序,下列何者正確?
(A)開放系統→非均衡系統→理性系統→自然系統
(B)自然系統→理性系統→開放系統→非均衡系統
(C)非均衡系統→自然系統→開放系統→理性系統
(D)理性系統→自然系統→開放系統→非均衡系統


14(D).

閱讀下文後,回答 4-9 題。
        謝老師於民國 107 年取得某都會區大學師資培育公費生資格,畢業後經公費生分發 到臺灣本島一偏遠地區國小附幼任教,她發現教學現場和師資培育所學差異極大,內心 很想趕快調回城市。 
      目前該校採混齡編班,強調讓幼兒本著順乎自然的秩序感,與不同年齡的幼兒相互 學習,老師旁觀引導;但現場的真實狀況是,不同年齡的幼兒爭教具,教師忙著排解。 
      謝老師在師資培育大學所學到的教學觀念是:師生共同決定課程目標後,擬訂計畫、 執行、評量,透過不斷觀察、記錄、評量,獲得引導幼兒學習經驗的依據,謝老師認為這 才是幼教主流。 
      同儕也很讓謝老師困擾。教學團隊裡有正式教師、代理教師、教保員、代理教保員。 因教學理念不同,大家各行其是,教學效果難以彰顯,遇到問題或衝突,很少對話,同 儕間避免周旋,盡量採取掩飾或壓抑的方式。校長為解決教學團隊之衝突,邀請成員進 行對話,坦然面對教學理念不同之問題,促進教學團隊的合作,以求兩全之道。
     再者,校長向教育局(處)申請幼教專業發展輔導計畫,藉由學者專家協助,教師 有專業成長,幼兒的行為表現和學習效果亦逐一顯現。謝老師變得願意提出看法、分享 教學心得及共同參與決策,現在反而越來越喜歡現在的職場環境而不想離開。

【題組】 4.情境中,謝老師服務的國小附幼,其教學方式最可能採取下列哪一種教育理念?(2 分)
(A)高瞻(HighScope)
(B)華德福(Waldorf)
(C)福祿貝爾(Fröbel)
(D)蒙特梭利(Montessori)


15(D).

【題組】5.依據謝老師陳述在師資培育大學所學到的教學觀念,最可能是依據下列哪一種教育哲 學觀點?(2 分)
(A)弗雷勒(P. Freire):批判教育學
(B)盧梭(J.-J. Rousseau):自然主義
(C)裴斯塔洛齊(J. Pestalozzi):教育愛
(D)克伯屈(W. H. Kilpatrick):問題中心


16(D).

1. 當我們認為教育在於「反對鉅型論述」時,最可能是受到下列何種哲學觀 念的影響?
(A) 經驗論
(B) 理性論
(C) 批判論
(D) 後現代論


17(C).

9. 英國哲學家培根 (F. Bacon) 認為學者追求學問最好先打倒四個心中的偶像,其中「劇坊的偶像」是指:
(A) 自我之蔽
(B) 言語之蔽
(C) 學統之蔽
(D) 習俗之蔽


18(C).

10. 對於社會本位主義教育理論之優點,下列何者有誤?
(A) 教育材料必須要重視社會文化的價值
(B) 學校教育組織必須要側重嚴密與一貫
(C) 摒除打罵教育改採愛的教育
(D) 重視教育的全民化與普及化


19(B).

14. 依據教育社會學者的主張,班級社會體系具有三種社會功能,下列何 者為非?
(A) 社會化
(B) 歸屬
(C) 選擇
(D) 保護


20(B).

15. 主張用自然科學方式客觀地從事社會現象的分析和解釋,並首創「社 會學」一詞的學者是?
(A)馬克思
(B) 孔德
(C) 韋伯
(D) 帕森斯


21(C).

16. 認為學校內部的社會關係,符合生產的社會關係,教導個人舉止、表 達方式及階級認同,此是誰的觀點?
(A) 布迪爾
(B) 伯恩斯坦
(C) 包爾斯和金帝斯
(D) 威里斯


22(C).

18. 帕森思認為社會體系中的角色行為抉擇,依據五種「模式變項」來表 現,下列何者不包括於內?
(A) 感情性對感情中立
(B) 專門性對廣布性
(C) 利益性對利益中立
(D) 普遍性對特殊性


23(D).

20. 電腦科技與網際網路的普及,使教學及行政工作隨之改進。這說明了 社會變遷與教育的哪一種關係?
(A) 教育為社會變遷的動因
(B) 教育為社會變遷的條件
(C) 教育與社會變遷為互為表裡
(D) 教育為社會變遷的結果


24(C).

24. 若依據柏恩斯坦 (B. Bernstein) 的觀點,宰制教育領域的符碼包括聚集 型與下列何者?
(A) 精煉型
(B) 衝突型
(C) 統合型
(D) 分散型


25(D).

(二) 題目:「吳老師認為教育應該是一種『由內而外』的過程,必須重視引導, 過多的干預,將限制學生的學習;方老師則認為教育應該是一種『由 外而內』的過程,所以要幫學生安排各種活動、培養相對應的能力」。
【題組】問題一:請問吳老師與方老師的教育理念,較屬於下列哪些教育哲學派別 (4 分)?
(A) 經驗主義;後現代主義
(B) 存在主義;批判理論
(C) 實用主義;理性主義
(D) 理性主義;經驗主義


快捷工具

近期錯題測驗-教師檢定(教檢)◆國民小學◆教育理念與實務(舊名:國民小學教育原理與制度)-阿摩線上測驗

amoymoy0115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8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