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重複出現的題目,才是最重要的題目
92
(1 分22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C).

26.李白〈與韓荊州書〉:「白隴西布衣,流落楚漢。十五好劍術,徧干諸侯。三十成 文章,歷抵卿相。雖長不滿七尺,而心雄萬夫。王公大人,許與氣義。此疇曩心迹, 安敢不盡於君侯哉?」這段文字所呈現的精神氣度,最貼切的是下列哪一選項?
(A)悲壯慷慨
(B)閒適淡泊
(C)自負不凡
(D)落拓不羈


2(D).

59. 閱讀下文後作答: 甲、有人在客座中偶然放一響屁,自己愧甚,因將坐的竹椅子,搖曳作響 聲,掩飾屁響。有一人曰:「這個屁響,不如先一個屁響得真。」 乙、群坐之中有放屁者,不知為誰,眾共疑一人相與指而罵之,其人實 未曾放屁,乃不辯而笑。眾曰:「有何可笑?」其人曰:「我好笑那放屁 的也跟在裡頭罵我。」 石成金《笑得好》 以上二文出自清朝‧石成金《笑得好》,若以孔子之言統攝二文意旨,恰當的選項是:
(A)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B)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C)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D)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


3(B).

26-27 為題組 
閱讀下文後,回答 26-27 題。 
        就像鹿群活在對狼的極度恐懼之中;山也活在對鹿隻的極度恐懼之中;而或許山的 懼怕有更充分的理由,因為一隻公鹿被狼殺死了,兩、三年之後,便會有另一隻公鹿 取而代之;然而,一座被過多的鹿摧毀的山脈,可能幾十年也無法恢復原貌。 
        牛的情況也是如此。牧牛人除去了牧場的狼,卻不明白自己正在接收了狼的一項 工作:削減牛群的隻數,以適應牧場的大小。他沒有學會像山那樣地思考,因此,乾旱 塵暴區便出現了,而河流將我們的未來沖入大海裡。 
(摘錄自李奧帕德《沙郡年記》)

【題組】26.本文所強調的意旨,最適切的是下列哪一選項?
(A)為了維持自然生態的平衡,保育鹿群之外,更要撲殺狼群
(B)狼的減少意味著鹿會增多,但這卻未必是山所樂見的生態
(C)牧牛人要衡量牧場大小,決定放牧數量,以維持物種平衡
(D)狼群鹿群對山而言都是破壞,所以山的懼怕更有充分理由


4(B).

27-28為題組,閱讀下文後,回答27-28題。
       木棉,高十餘丈,大數抱。枝柯一一對出,排空絕挐,勢如龍奮。正月發蕾,似辛夷而厚,作深紅、金紅二色。蕊純黃六瓣,望之如億萬華燈,燒空盡赤。花絕大,可為鳥窠,嘗有紅翠、桐花風之屬藏其中。子大如檳榔,五六月熟。角裂,中有綿飛空如雪。然脆不堅韌,可絮而不可織。絮以褥以蔽膝,佳於江淮蘆花。綿中有子如梧子,隨綿飄泊,著地又復成樹。樹易生,倒插亦茂。枝長每至偃地,人可手攀,故曰攀枝。(屈大均〈木棉〉)

【題組】27.根據上文,下列有關木棉的敘述,錯誤的是哪一選項?
(A)正月發蕾,蕾苞比辛夷厚,有深紅和金紅兩色
(B)花很大,可以做鳥巢,跟紅翠、桐花風的花一樣
(C)子大如檳榔,成熟的時候會裂開,飄飛出雪般綿絮
(D)綿絮作成被褥,可以遮蓋禦寒,品質比江淮的蘆花好


5(C).

23-24為題組,閱讀下文後,回答23-24題。
管仲、隰朋從於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行山中無水,隰朋曰:「蟻冬居山之陽,夏居山之陰,蟻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以管仲之聖,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難師於老馬與蟻,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師聖人之智,不亦過乎。(韓非子.說林上)

【題組】24.下列敘述與本文意旨最切近的是哪一選項?
(A)迷途知返,轉危為安
(B)明察秋毫,洞燭機先
(C)以物為鑑,轉危為安
(D)聰明睿智,洞燭機先


6(A).

15.北宋.蘇軾:「凡物皆有可觀,苟有可觀,皆有可樂,非必怪奇瑋麗者也。餔糟啜醨, 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飽;推此類也,吾安往而不樂?」本段文字所呈現的是 什麼樣的襟懷?
(A)超然物外
(B)民胞物與
(C)博物宏觀
(D)樂觀濟物


7(D).

閱讀下文後,回答 31-35 題。 
       有人主張文字的演進,是由圖畫演進為表意,再演進為表音。這是「起於圖畫、 終於音聲」的一種見解,這解釋了某些拼音文字的演進歷程。不過,這樣的文字就只 剩下「音」 ,以及因「音」而偶發的一些聯想了。如此的發展到了極致,變成了純粹理性 的編碼系統,文化積澱的痕跡便消失了,也就喪失了文明創造中最可貴的精華── 人文性。中國文字不一樣,數千年來還在不斷的增長、生發。這種「增長的人文性」, 源於中國文字的最大特點,那就是「方塊化」。
      中國文字是方塊文字,與其他圖畫文字,如古埃及文字,從一開始就走上不同的演化道路。 古埃及文字是「成幅」表現的(如圖一),共組成一圖的各個部件,沒有明確的獨立地位,只是零件。 這些零件 ,最終成為「 詞 」的 很少,多半成了無意義的音符。而中國文字的「方塊」則是將原始圖畫中的部件抽象化並獨立出來,一個方塊字就是 一個表述的基本單位,成了一個個獨立自主的「詞」。 將「圖畫」從「具象」到「抽象」,從「形象思維」到「概念思維」,這是一種文明程度的提升、人文性的展現。
     所以,有多少中國字,就有多少最基本的概念。中國字的傳承,經過幾千年的孳乳 派生,產生了概念和語義、語用上的種種變化。一個字,就有著一部自己的演變史。 (改寫自許進雄《字字有來頭:文字學家的殷墟筆記──人生歷程與信仰篇》,中央 研究院院士何大安推薦序)60f4dc8cef91c.jpg

【題組】34.文章中引用古埃及文字的說明,目的為何?
(A)增加論據的可信度
(B)凸顯實例的重要性
(C) 提供不同觀點的佐證
(D)作為映襯主題的例證


8(D).

13.下列哪一個選項中的「向」字,與陶淵明〈桃花源記〉:「便扶向路,處處誌之」 中的「向」字,都有昔日、從前的意思?
(A)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鄭愁予〈錯誤〉)
(B)貴遠賤近,「向」聲背實(曹丕〈典論論文〉)
(C)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李白〈長干行〉)
(D)淒淒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白居易〈琵琶行〉)


9(B).

12. 「諧音雙關」是一種利用「同音字或音近字造成雙重意義」的修辭,例如:「風吹荷葉動,何夜不搖蓮。」句中的「搖蓮」二字兼有「遙憐」的意思。下列四則新聞「」中的詞語,何者也使用了相同的技巧?

(A)「日傳意外」!日本鹿兒島發現八頭擱淺鯨魚

(B)時序入秋,旅行社推出奧萬大「楓華萬千」的賞楓專案

(C)棒球場上,為了幫球員打氣,球迷們搖旗吶喊,聲勢「氣蓋山河」

(D)網路發達,人們在家中就能和世界溝通,可謂:人在一方,「網連世 界」


10(A).

題組:閱讀下文,回答第 21-22 題: 
     陸羽《茶經》論水云:「山水上,石泉又上,江水次而井水下。」又「江 水取去人遠者,井取汲多者。」其說止於此,未嘗品第天下之水味。張又新 《煎茶水記》云劉伯芻謂水有七等,以揚子江為第一,惠山石泉為第二,虎丘 井第三,淮水居末。又載羽為李季卿論水次第有二十種,江水居山水上,井水 居江水上。二說皆與《茶經》不合。 
     水味有美惡而已,欲求天下之水一一而次第之者,謬說也。羽之論水,惡 ① 渟浸而喜泉源,故井取多汲者。江雖長,然眾水雜聚,故次山水。惟此說近 物理云。 ──改寫自歐陽脩〈大明水記〉 ① 渟浸:水停止不動。

【題組】22. 關於本文的寫作手法,下列敘述何者最恰當?
(A)首段提出各家之說,末段表明作者的觀點
(B)首段評比水質高下,末段以各家之說佐證
(C)首段引述《茶經》的說法,末段舉各家之說駁斥
(D)首段分論不同水源的特性,末段以取水標準總結


11(B).

17. 臺灣詩人賴子清有詩: 「麵粉如泥釜上煎,恍同皓月照瓊筵。菜根自有清香在,勝得 膏粱滿眼前。」臺灣飲食眾多,符合本詩的食物是下列哪一選項?
(A)月餅
(B)潤餅
(C)太陽餅
(D)鼎邊銼


12(B).

▲請閱讀以下短文,並回答1~5題: 
戲劇「鎖麟囊」中富家千金薛湘靈出嫁之日,花轎在春秋亭避雨,亭中 另有一轎,轎中的人正在哭泣。此時,薛湘靈有一段唱詞: 「春秋亭外風雨暴,何處悲傷破寂寥?隔簾只見一花轎,想必是新婚渡鵲橋。吉日良辰當歡笑,為何鮫珠化淚拋?此時卻又明白了:世上何嘗盡富豪,也有飢寒悲懷抱,也有失意痛哭嚎。轎內的人兒彈別調,必有隱情在心梢。」

【題組】5.薛湘靈在春秋亭中的唱詞,押的是什麼韻的韻腳?
(A)言前韻
(B)遙調韻
(C)江陽韻
(D)懷來韻。


13(A).
X


▲閱讀下列文字,回答6~10 題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軾〈定風波〉)

【題組】6.依照作者所處年代和作品格律來看,這首詩歌應該屬於下列何種文體?
(A)樂府詩
(B)古體詩
(C)宋詞
(D)元曲。


14(C).

6. 下列「 」內的國字完全相同的是哪一選項?
(A)強「ㄕˋ」干預/「ㄕˋ」親至孝
(B)「ㄕˋ」過境遷/信「ㄕˋ」旦旦
(C)文過「ㄕˋ」非/裝「ㄕˋ」房間
(D)茲「ㄕˋ」體大/「ㄕˋ」非善惡。


快捷工具

今日錯題測驗-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阿摩線上測驗

艾利雅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9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