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全世界都不相信你會成功,你自己相信,那你就會成功
100
(2 分46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刑法與刑事訴訟法(大意)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D).

16.甲(住桃園)在桃園竊盜,1 週後又與乙(住高雄)2 人共同在台中殺害丙,有關法院之管轄, 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桃園地方法院基於土地管轄取得甲殺害丙之管轄權
(B)高雄地方法院基於牽連管轄取得甲殺害丙之管轄權
(C)台中地方法院基於牽連管轄取得甲竊盜之管轄權
(D)高雄地方法院基於牽連管轄取得乙殺害丙之管轄權


2(D).

19.下列裁定,何者不得提起抗告?
(A)命被告具保之裁定
(B)科處證人罰鍰之裁定
(C)駁回被告聲請法官迴避之裁定
(D)駁回被告聲請調查證據之裁定


3(A,B).

25.交通警察甲查獲乙無照駕駛汽車,擬開單舉發,經乙再三央求不要舉發,最後甲將違規事由記 載為未戴安全帽。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成立圖利罪
(B)甲成立公務員不實登載罪
(C)甲成立《刑法》第 211 條偽造公文書罪
(D)乙成立使公務員不實登載罪
(E)甲成立偽造特種文書罪


4(A,B,E).

22.下列何者為「刑法」中所規定凌虐之方法?
(A)強暴
(B)脅迫
(C)欺詐
(D)和誘
(E)其他違反人道方法


5(B,D).

24.甲唆使乙至 A 宅行竊,當乙侵入 A 宅搜索財物時,適遇 A 返家,乙遂以武力制伏 A 加以 綑綁後繼續搜索財物得逞後,始將 A 鬆綁後離去。對於甲乙兩人之論罪,下列敘述,何者正 確?
(A)乙之行為成立強盜罪,甲之行為成立強盜罪之教唆犯
(B)乙之行為成立強盜罪,甲仍論以竊盜罪之教唆犯
(C)乙之行為成立竊盜未遂罪及強盜罪,兩罪併罰,甲則成立該兩罪之教唆犯
(D)就乙侵入 A 宅搜索財物時,直至被 A 發現之前之行為,該當侵入住竊盜未遂罪
(E)由於乙有將 A 鬆綁,回復其自由,得成立強盜罪之中止犯,但中止犯之規定不適用於甲


6(C).

10 有關刑法第 321 條第 1 項第 4 款之結夥 3 人以上而犯竊盜罪之「結夥犯」,依實務見解,下列何者不屬之?
(A)在場共同實行竊盜行為之甲
(B)在場實行竊盜行為 16 歲之乙
(C)僅參與謀議而未於現場實行竊盜之丙
(D)在竊盜場所把風之丁


7(A,E).

24.員警據報 A 與友人於 KTV 唱歌狂歡,有使用毒品助興,經前往調查發現 A 等人於某包廂飲 酒作樂,且有塑膠「燒焦」氣味,但未見到可疑物品。員警依辦案經驗研判現場情況,認有搜 索 A 所攜行李之必要。員警可能的執法依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依《刑事訴訟法》第 128 條之 1 取得搜索票實施搜索
(B)依《刑事訴訟法》第 130 條附帶搜索
(C)依《刑事訴訟法》第 131 條第 1 項第 3 款逕行搜索
(D)逕依《刑事訴訟法》第 131 條第 2 項緊急搜索
(E)依《刑事訴訟法》第 131 條之 1 同意搜索


8(B).

39.審判長於審判前之準備程序中,因被告對於被起訴特定重罪以外的案件為有罪陳述時,得不經通常程序所 進行的判決為下列何種程序?
(A)協商程序
(B)簡式審判程序
(C)簡易程序
(D)再審


9(C).

1 對於精神障礙犯罪人施以監護處分之規定,如行為時與裁判時之法律有變更,應如何適用?
(A)適用裁判時之法律
(B)適用行為時之法律
(C)比較行為時與裁判時之法律,擇最有利於行為人適用之
(D)比較行為時與裁判時之法律,擇期間最長者適用之


10(D).

8. 司法警察甲、乙為偵查毒品犯罪,利用網路搜尋可能之犯罪線索,懷疑素未謀面之網友丙可能 涉有多起販毒之犯行,乃利用網路與丙聊天之機會,多次藉機探詢。嗣甲、乙認已取得丙之充 分信任後,向丙佯稱欲購毒品若干施用,丙不疑有詐,雙方並約定交易之日時、地點。於該約 定之日時、地點,丙果真依約赴會並取出隨身攜帶之毒品,欲依約定與甲、乙交易,甲、乙乃 出示警察服務證件,向丙表明警察身分,迅即以現行犯將丙逮捕。依據《刑法》之相關規定及 最高法院之實務見解,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乙、丙 3 人皆無罪
(B)甲、乙成立販賣毒品罪之教唆犯,丙無罪
(C)甲、乙成立販賣毒品罪之教唆犯,丙成立販賣毒品罪之未遂犯
(D)甲、乙無罪,丙成立販賣毒品罪之未遂犯


11(C).

10.甲涉嫌加重詐欺罪,經司法警察持檢察官所簽發之拘票前往逮捕,但發現甲早已聞風逃逸。下 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已逃亡,於偵查中檢察官得簽發通緝書通緝之
(B)通緝書應由檢察官聲請該管法院核發
(C)被害人發現通緝中的甲,得逕行逮捕之
(D)通緝犯,不問何人得逕行逮捕之


12(D).

17.甲販毒後為向友人乙炫耀,乃向乙透露犯行之細節,乙得知甲之犯行後,暗自報警。嗣警察據 報後依法拘提甲到案,甲於警詢時,經警之曉諭自白得減輕其刑,甲隨即坦承犯行,但同時主 張並抗辯其僅係販毒之幫助犯,非實施正犯或共犯。依據《刑事訴訟法》之相關規定及最高法 院之實務見解,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雖坦承犯行,但同時主張並抗辯其僅係販毒之幫助犯,非實施正犯或共犯,甲坦承犯行 之供述,非屬自白
(B)甲坦承犯行之供述,係屬審判外之陳述,屬傳聞證據,應適用據《刑事訴訟法》之傳聞法 則判斷其證據能力
(C)甲坦承犯行之供述,係屬警察利誘下之自白,不得作為證據
(D)甲坦承犯行之供述,係屬任意性之自白,得作為法院判決之基礎


13(B,C,E).

23.關於《刑法》第 319 條之 4 製作不實性影像罪,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意圖供自己觀覽,以電腦合成或其他科技方法製作關於他人不實之性影像,足以生損害於他人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B)意圖散布,以電腦合成或其他科技方法製作關於他人不實之性影像,足以生損害於他人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C)公然陳列,以電腦合成或其他科技方法製作關於他人不實之性影像,足以生損害於他人者, 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D)意圖營利而犯A選項之罪者,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七十萬元以下罰金
(E)販賣以電腦合成或其他科技方法製作關於他人不實之性影像者,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七十萬元以下罰金


14(A).

22 依刑法第57條之規定,法官於科刑時,應以下列何種事由為基礎,並審酌一切情狀?
(A)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
(B)以行為人之學歷為基礎
(C)以行為人之素行為基礎
(D)以行為人之經濟能力為基礎


15(B).

24. 有關告發、告訴,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A)不問何人知有犯罪嫌疑者,得為告發
(B)公務員因執行職務知有犯罪嫌疑者,得為告發
(C)犯罪之被害人,得為告訴
(D)被害人之法定代理人或配偶,得獨立告訴


16(C).

3. 憲法法庭 111 年憲判字 18 號(沒收犯罪所得溯及既往案):「中華民國 104 年 12 月 30 日修正 公布並自 105 年 7 月 1 日施行之刑法第 2 條第 2 項規定:『沒收……,適用裁判時之法律。』 其中涉及同法第 38 條之 1 第 1 項及第 2 項所定沒收部分,不生牴觸憲法罪刑法定原則之問題, 無違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及信賴保護原則,與憲法並無牴觸。」下列理由何者錯誤?
(A)由沒收新制整體內容觀之,犯罪所得之沒收不具刑罰性質
(B)沒收新制之立法目的,係回復合法財產秩序,並非剝奪不法行為前之固有財產
(C)犯罪所得範圍之計算係採總額制,亦難認沒收犯罪所得具刑罰或類似刑罰之性質
(D)系爭規定屬不真正溯及既往之法規範,無違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及信賴保護原則


17(C).

16.甲因搶奪案件為警方循線查獲,經檢察官訊問後,認有羈押之必要而向法院聲押。甲經法官訊 問後准予羈押。有關甲之執行羈押,由下列何者指揮?
(A)司法警察
(B)司法警察官
(C)檢察官
(D)受命法官


18(A).

9.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社會勞動屬刑法上的易刑處分;
(B)褫奪公權屬刑法上的保安處分;
(C)沒收屬刑法上的主刑;
(D)強制治療屬刑法上的從刑。


19(D).

35.司法警察為調查犯罪,其得為之作為,不包括:
(A) 報告該管檢察官或上級司法警察官
(B) 即時勘察
(C) 封鎖犯罪現場
(D) 立即勘驗


20(B).

39.甲通姦,後刑法修正將通姦罪除罪。下敘述何者不正確?
(A) 起訴前除罪,甲應受不起訴處分
(B) 起訴後判決前除罪,甲應受免刑判決
(C) 判決確定後執 行前除罪,甲免予執行
(D) 執行中除罪,甲應逕予釋放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今日錯題測驗-刑法與刑事訴訟法(大意)-阿摩線上測驗

南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