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卷-英文學習功能需求】只要填寫就能獲得500Y,結束時間 2024/06/03 12:00。 前往查看
阿摩:早一點準備,多一份先機
90
(4 分1 秒)
1(D).

20 近年來,無被害者犯罪在犯罪學的研究上相當受到重視。下列有關無被害者犯罪的敘述,何者錯誤?
(A)無被害者犯罪行為常會面臨法律與道德的兩難狀況
(B)標籤理論(labeling theory)對於無被害者犯罪的除罪化(de-criminalization)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C)無被害者犯罪的除罪化主要是奠基於刑法謙抑或法益保護思想而來
(D)由於社會環境的不同,英美採取不同的賭博合法化模式。英國將賭博合法化當成政府稅收的來源之一; 美國則將賭博合法化當成「解決社會問題」的工具


2(A).

22 修復式司法或修復式正義(restorative justice)在 20 世紀末葉逐漸興起,並被廣泛應用在形式司法實務上。 下列有關修復式司法的敘述,何者正確?
(A)明恥整合理論(reintegrative shaming theory)及標籤理論(labeling theory)是奠定修復式司法發展的 基礎
(B)修復式司法認為應以法律觀點來看犯罪問題,犯罪是違反國家、法律的行為,是一個抽象的概念
(C)修復式司法強調加害者要回復、被害者也要回復的雙贏策略
(D)修復式司法適用於所有的犯罪類型


3(D).

24 學者布倫廷翰及佛司特(Brantingham and Faust)提出以目標為導向的「三級預防模式」,下列有關此模 式的敘述,何者錯誤?
(A)此模式參考公共衛生疾病預防模式(public health model of disease prevention),並應用於犯罪防治工 作上
(B)第一層次犯罪預防係指「找出提供犯罪機會以及促使犯罪發生之物理與社會環境因素,運用犯罪預防 策略,予以消除」
(C)第三層次犯罪預防主要針對真正的犯罪者,予以干預、進行矯治,避免再次犯罪
(D)針對犯罪區域的分析,以鎖定高犯罪區域的預防策略,屬於第一層次的犯罪預防策略


4(A,D).
X


6 下列何者非瑪札和西克斯(Matza and Sykes)中立化理論中,青少年合理化自己違法行為所使用的技巧?
(A)責備被害者
(B)訴諸更高的忠誠
(C)接受偏差或違法行為之責任
(D)否定損害.


5(C).

15 有關桑普森與勞伯(Sampson and Laub)所提倡的「逐級年齡非正式社會控制理論」之敘述,何 者錯誤?
(A)結構變項(性別、年齡、種族等)透過家庭控制和學校控制的中介作用,解釋兒童和青少年時 期的偏差行為
(B)兒童時期至成年期的犯罪行為具有延續性
(C)「社會資本」係指個人的財富與學經歷,對個人是否會從事犯罪行為具有影響
(D)社會控制與自我控制可以影響一個人的犯罪行為,但在生命歷程中,自我控制不是影響犯罪的 唯一因素


6(C,D).

10 有關「白領犯罪」(White-collar Crime)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係由 E. Sutherland 首度使用「白領犯罪」一詞
(B)相較於街頭犯罪,白領犯罪者大多具有穩定職業
(C)白領犯罪類型以公司法人犯罪為代表
(D)白領犯罪屬於文靜型犯罪,不會使用暴力手段 .


7(C).

22 犯罪學家傑佛利(Jeffery)對於犯罪學理論之建構,貢獻卓著。有關傑佛利所提出的犯罪學理論, 下列何者敘述錯誤?
(A) 1960 年代,提出社會疏離理論(Social Alienation Theory),在該理論中提出三種疏離型態, 導致青少年朋友容易陷於犯罪:個人疏離、團體疏離與法律疏離
(B) 1970 年代,提出生物社會學習理論(Biosocial Learning Theory),為一個大型之整合型理論, 認為犯罪是多元觀念,強調人類行為包含犯罪行為,都是大腦與環境發生交互作用下的產物, 研究犯罪問題,生物與遺傳因素不能偏廢
(C) 1930 年代,提出文化衝突理論(Cultural Conflict Theory),認為犯罪的產生,都是衝突的結 果,特別是對於少數族裔和低下階層少年而言,他們的行為準則與規範會和主流文化衝突,以 犯罪來調適自己。因此,社會上並沒有犯罪問題,只是有一群人遵守與主流社會不同的準則或 規範而已
(D) 1970 年代,提出經由環境設計預防犯罪(Crime Prevention through Environmental Design, CPTED),主張立即的環境對於犯罪行為的發生,扮演重要的角色。因此,犯罪預防工作,必 須從立即的周遭環境著手


8(C).
X


23 晚近,政府為有效打擊新興組織犯罪以因應組織犯罪結構型態之轉變,以及打擊日益猖獗的跨國 組織犯罪,遂於民國 107 年 1 月修正組織犯罪防制條例部分條文。下列有關該條例之修正重點的 敘述,何者錯誤?
(A)修正犯罪組織之定義,將原條文第 2 條有關犯罪組織定義修正為「3 人以上,以實施強暴、脅 迫、詐術、恐嚇為手段或最重本刑逾 5 年有期徒刑之刑之罪,所組成具有持續性或牟利性之有 結構性組織」
(B)有關結構性組織,指「非為立即實施犯罪而隨意組成,不以具有名稱、規約、儀式、固定處所、 成員持續參與或分工明確為必要」。換言之,已將晚近新型態之跨境組織犯罪或跨境電信詐欺 犯罪之型態納入新法定義中
(C)為防止組織犯罪因招募成員坐大,增列對於招募他人加入犯罪組織行為之處罰
(D)對於組織犯罪成員之刑前強制工作,恐有不利其習得一技之長、順利復歸社會,遂修法改為刑 後強制工作


9(B).

19 有關美國保守派、自由派、激進派等意識型態而衍生出的犯罪預防作為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藉嚴刑峻罰以增加犯罪的風險,屬於激進派的犯罪預防作為
(B)強調社會秩序與法律規範之重建,屬於保守派的犯罪預防作為
(C)主張消滅資本主義,建立一個嶄新的社會,屬於自由派的犯罪預防作為
(D)經由改善社會制度以滿足弱勢民眾需求,屬於激進派的犯罪預防作為


10(B).

17 新古典犯罪學派是針對古典犯罪學派的一種修正,用來排除執行法律的障礙。下列何者是新古典 犯罪學派的主要概念?
(A)犯罪是個人的自由意志,因此法律根據犯罪的嚴重性來加以判決
(B)接受環境可以影響個人意志的說法,對於部分責任能力者,懲罰應予以減輕
(C)個體是理性的,是追求快樂與自我利益的動物,因此初犯和累犯應接受相同的懲罰
(D)最有效的犯罪預防是足夠確定而迅速的懲戒,如此可以控制犯罪行為


11(A).

18 將理性選擇理論運用在犯罪預防是現今刑事司法政策的重要範疇,犯罪是理性思考後的結果,說 服潛在犯罪者犯罪會帶來痛苦、懲罰的不良後果,下列何者不是透過理性選擇理論而應用的犯罪 預防策略?
(A)修復式司法
(B)威嚇策略
(C)情境犯罪預防
(D)三振出局法案


12(B).

3 抗制少年犯罪的對策皆有其犯罪學理論之基礎。下列那一對策為根據緊張理論之基礎所提出的?
(A)設置輔導問題少年的社會機構
(B)改革各級教育,儘速排除「升學主義」與「文憑主義」的病態現象
(C)廣設青少年活動中心,舉辦各種活動或資助青少年重視各種正當的文康活動
(D)對於青少年之處遇應盡量以「非機構性處遇」或「社會處遇」取代「機構性處遇」


13(D).

17 下列何人所提出的犯罪理論,相較於其他學者所強調「宏觀」之犯罪現象,其著重於解釋「微觀」 層次的犯罪偏差行為問題?
(A)柯恩(Cohen):幫派副文化理論
(B)克勞渥和奧林(Cloward & Ohlin):差別機會理論
(C)蕭氏及馬凱(Shaw & McKay):社會解組理論
(D)安格紐(Agnew):一般化緊張理論


14(B).

6 下列何者不是犯罪學者費爾遜(Marcus Felson)和克拉克(Ronald V. Clarke)提出新機會理論(New opportunity theory)中的基礎理論之一?

(A)理性選擇理論(Rational choice theory)
(B)社會控制理論(Social control theory)
(C)犯罪型態理論(Crime pattern theory)
(D)日常活動理論(Routine activity theory)


15(D).

13 「緊張理論」(Strain Theory)是犯罪學理論最大的學派之一,有關緊張理論及其支派理論的描 述,下列何者正確:
(A)緊張理論始創於美國學者 R. Merton(1938),而該理論可以追溯到法國學者 E. Durkheim(1893, 1897)所提出的「亂迷理論」(Anomie Theory),兩者最大的不同在於,前者強調目標亂迷, 後者強調手段亂迷
(B) R. Merton(1938)的緊張理論,認為 1930 年代美國的犯罪急速增加,是因為舊社會秩序的崩 潰,但新社會秩序尚未建立的情況下,人類慾望與需求沒有得到妥適的規範,因而導致犯罪數 量的增加
(C) R. Agnew(1992)提出的「一般化緊張理論」(General Strain Theory),也是信奉 R.Merton 的緊張理論。他堅持以巨觀的角度(macro perspective)探究促使一個人產生焦慮緊張的「負面 情緒狀態」(negative emotion status),並提出三種緊張型態,最後導致犯罪
(D) S. Messner & R. Rosenfeld(1994)提出「機構性亂迷理論」(Institutional Anomie Theory), 企圖延伸 R. Merton 的緊張理論,認為今日美國犯罪率高居不下的原因,是因為美國社會過於 強調物質主義(materialism)與經濟成功(economic success)的結果


16(B).

15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 31 條之 1 規定,為防制毒品危害,特定營業場所應執行諸多防制措施, 其中包含發現疑似施用或持有毒品之人,通報警察機關處理。根據環境犯罪學犯罪三角理論 (Crime Triangle Theory),此一規定是外環三角那一個要素的控制手段?
(A)監控者(guardian)
(B)管理者(managers)
(C)操控者(handlers)
(D)被害者(victims)


17(C).

17 米勒(W. Miller)認為下階層文化社會之少年,接受六種主要關注的價值觀念(focal concerns)影 響其行為,而被中上階層認為是偏差與犯罪行為。請問:以下何者不是米勒所提的六種主要關懷?
(A)惹是生非(trouble)
(B)詭詐(smartness)
(C)高度效忠其團體(the appeal of higher loyalties)
(D)命運/宿命論(fate)


18(A).

4 龍布羅梭(Cesare Lombroso)在犯罪學的發展歷史中,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屬於犯罪學古典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B)和費利(Enrico Ferri)及加洛法洛(Roffaella Garofalo),被稱為義大利學派
(C)提出「生來犯罪人」的觀點,認為個體因為具有某些特殊的生理因素,導致他們從事犯罪行為
(D)龍布羅梭在晚期的著作中,認為有些人犯罪是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


19(A).

6 西元 1764 年出版之《犯罪與刑罰》(Crime and Punishments),成為當時刑法之基本理論,對日後 刑法改革與犯罪學發展有很大影響,其作者為:
(A)貝加利亞(Beccaria)
(B)龍布羅梭(Lombroso)
(C)加洛法洛(Garofalo)
(D)費利(Ferri)


20(A).

19 關於刑事司法過程模式中,學者 Herbert Packer(1968)所提及的犯罪控制模式(Crime Control Model),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刑事司法體系中最重要的任務與功能是個人權益之維護
(B)刑事司法執行人員未能將犯罪行為做適切控制,則將使社會秩序崩盤,而影響個人自由
(C)為確保社會秩序之維護,刑事司法行政必須強調「效能」(Efficiency),亦即增加逮捕、起訴、審判之速度
(D)對犯罪嫌疑人之人權較不重視


快捷工具

今日錯題測驗-犯罪學-阿摩線上測驗

宇志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9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