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暫停服務時間】06/08(六)-06/10(一),影響:阿摩粉絲團、系統回報、信箱、鑽石兌換商城出貨事宜。
阿摩:後悔過去,不如奮鬥將來
91
(2 分32 秒)
模式:近期錯題測驗
科目: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B).
X


5.黃明志〈漂向北方〉:「我漂向北方/別問我家鄉/高聳古老的城牆/擋不住憂傷/ 我漂向北方/家人是否無恙/肩上沉重的行囊/盛滿了惆悵」,下列哪一個選項的 詩句所描寫的心境與這首歌詞相似?
(A)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
(B)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C)何處是歸程,長亭連短亭
(D)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2(D).

6.下列選項中,何組用字完全正確?
(A)破斧沉舟/班門弄斧
(B)鑼鼓喧天/握手寒喧
(C)骯髒邋遝/駢肩雜遝
(D)纖纖玉手/穠纖合度


3(B).

9.李翱在讀過〈燕太子丹傳〉之後,對荊軻的為人處事提出以下評議:「事雖不成, 然亦壯士也。惜其智謀不足以知變識機。」關於他評議的方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先貶抑、再頌揚
(B)先頌揚、再貶抑
(C)先頌揚、再貶抑、再頌揚
(D)貶抑與頌揚迭用兩次


4(D).

12.周作人在〈喫菜〉這篇散文裡,認為選擇吃菜者,除宗教因素外,另一種則有道德 意味,他引黃庭堅在〈題畫菜〉之句:「不可使士大夫不知此味,不可使天下之民有此色。」下列哪一個選項最能詮釋周作人所指的道德意味?
(A)把士大夫與天下之民對比,批評士大夫只是貪圖享受
(B)士大夫須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胸襟氣度
(C)使士大夫與天下之民皆知菜根之味,能廉潔自守與安貧樂道
(D)士大夫當以嚼菜根來自我惕勵,天下之民方能免於飢餓與貧窮


5(A).

13.下列哪一個選項中的「向」字,與陶淵明〈桃花源記〉:「便扶向路,處處誌之」 中的「向」字,意義相近?
(A)「向」其先表之時可導也(《呂氏春秋.察今》)
(B)「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李商隱〈登樂遊原〉)
(C)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蘇麟〈斷句〉)
(D)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李斯〈諫逐客書〉)


6(B).

閱讀下文後,回答 18-20 題。
        因為短短一百年來數度的遷移,追索每一個部落真確的位置已經成為當代族人覓得 歷史源頭的一門艱深功課。這源頭或許是廢棄的疊石,或許是所剩無幾的白髮老人, 或許是荒山峻嶺中的一抔黃土。更多的,或許是已遭伐木時期開路闢土而掩埋在深山中、 荒野裡的部落了!(改寫自瓦歷斯.諾幹〈迷霧之旅〉)

【題組】18. 一「抔」的讀音和意義何者正確?
(A)ㄅㄟ,專門指計算杯裝物體的單位
(B) ㄆㄡˊ,計算雙手捧取物品的單位
(C) ㄆㄟˊ,借指未經燒成的破碎磚瓦
(D)ㄏㄨㄞˋ,比喻建築物等毀滅廢弛


7(C).

【題組】19.文中提到荒山峻嶺中的一抔黃土,「黃土」的象徵意義為何?
(A)廢棄的土堆
(B)一小塊土地
(C)墳墓的代稱
(D)傾倒的垃圾


8(D).

【題組】20.根據本文,推測這是一趟怎樣的旅程?
(A)偵測古物的尋寶之旅
(B)發掘能源的環保之旅
(C) 開疆闢土的拓荒之旅
(D)重回故鄉的尋根之旅


9(A).

閱讀下文後,回答 26-30 題。 
        爸爸帶全家去吃「滬尾宴」。「滬尾宴」是以滬尾之役為主軸的創意餐飲,每一道菜 蘊藏一個戰場上的故事。爸爸說滬尾之役是清法戰爭中,清廷在臺灣唯一一場勝仗。 透過吃飯,他要帶大家重回戰場。 
 「1884 年 10 月 8 日,清法戰爭滬尾之役進入高峰。上午 9 時,敵艦砲轟沙崙, 準備登陸,福建提督孫開華將軍全力應戰。」 
      「滬尾宴」共有 11 道菜,爸爸點了 4 道,第一道是開胃菜「法軍來襲番茄塔」, 法式麵包上插著火腿肉裝飾成的風帆,並塗滿法國起司和番茄丁。
「上午 10 時,法軍搶灘成功,分五個連隊登陸滬尾。」
       第二道是「西仔陸戰隊」,香烤豬肋排被分成五列擺放在盤子上。弟弟大口咬豬排, 開心的說:「我打敗陸戰隊啦!」
「10 時 30 分,法軍遭清兵伏擊。11 時,法軍被誘入林中,民軍代表阿火旦聯合 軍隊圍攻夾擊法軍。」
      第三道菜「阿火旦口袋肉」 ,把刈包折成口袋形狀,美味的東坡肉包夾在其中。爸爸 說阿火是戲班溫柔美麗的旦角,戰場上殺敵卻不手軟。
「11 時 45 分,法軍發出請求撤退信號,倉皇爬上接應小艇。下午 1 時,小艇撤退 回艦,清軍成功守住滬尾,結束 4 小時的奮戰。」 
      最後一道是甜點「九大人脆酥芋」,來自湖南的孫將軍俗稱九大人,熱愛滬尾土產 芋頭。我品嚐著濃濃的芋香,想像孫將軍戰勝的喜悅。
      弟弟說,以前只知道「吃飯皇帝大」,現在才知道替菜命名真的很有趣。 
      我望著看過無數次的淡水河夕陽,第一次,覺得河口的夕照不一樣了,彷彿聽見 阿火旦握著九大人的手高興的喊著:「贏了!贏了!我們打贏了……」

【題組】27. 第二道菜「西仔陸戰隊」中的「西仔」所指為何?
(A)法蘭西
(B)西班牙
(C)墨西哥
(D)模里西斯


10(A).

閱讀下文後,回答 31-35 題。 
       有人主張文字的演進,是由圖畫演進為表意,再演進為表音。這是「起於圖畫、 終於音聲」的一種見解,這解釋了某些拼音文字的演進歷程。不過,這樣的文字就只 剩下「音」 ,以及因「音」而偶發的一些聯想了。如此的發展到了極致,變成了純粹理性 的編碼系統,文化積澱的痕跡便消失了,也就喪失了文明創造中最可貴的精華── 人文性。中國文字不一樣,數千年來還在不斷的增長、生發。這種「增長的人文性」, 源於中國文字的最大特點,那就是「方塊化」。
      中國文字是方塊文字,與其他圖畫文字,如古埃及文字,從一開始就走上不同的演化道路。 古埃及文字是「成幅」表現的(如圖一),共組成一圖的各個部件,沒有明確的獨立地位,只是零件。 這些零件 ,最終成為「 詞 」的 很少,多半成了無意義的音符。而中國文字的「方塊」則是將原始圖畫中的部件抽象化並獨立出來,一個方塊字就是 一個表述的基本單位,成了一個個獨立自主的「詞」。 將「圖畫」從「具象」到「抽象」,從「形象思維」到「概念思維」,這是一種文明程度的提升、人文性的展現。
     所以,有多少中國字,就有多少最基本的概念。中國字的傳承,經過幾千年的孳乳 派生,產生了概念和語義、語用上的種種變化。一個字,就有著一部自己的演變史。 (改寫自許進雄《字字有來頭:文字學家的殷墟筆記──人生歷程與信仰篇》,中央 研究院院士何大安推薦序)60f4dc8cef91c.jpg

【題組】33. 本文的主旨為何?
(A)介紹中國文字,凸顯其文化價值
(B) 剖析文字構造,解說文字演變史
(C) 比較兩種文字,凸顯古文明重要性
(D)分析文字特色,推論文字演化原因


11(D).

【題組】34.文章中引用古埃及文字的說明,目的為何?
(A)增加論據的可信度
(B)凸顯實例的重要性
(C) 提供不同觀點的佐證
(D)作為映襯主題的例證


12(B).

【題組】35.圖一在全文中具有什麼功能?
(A)引起閱讀動機
(B)解釋主要概念
(C) 比較古今異同
(D)呈現不同觀點


快捷工具

近期錯題測驗-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阿摩線上測驗

邱韻庭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9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