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積少成多,積沙成塔
40
(4 分53 秒)
模式:試卷模式
試卷測驗 - 110 年 - 110 司法特種考試_四等_監所管理員:監獄學概要#103189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B).
X


1 犯罪矯正的目的與功能中,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犯罪矯正的目的涵蓋應報(Retribution)與監控(Surveillance)
(B)機構性犯罪矯治功能涵蓋:應報(Retribution) 、嚇阻(Deterrence) 、隔離(Incapacitation)與 修復(Restoration)
(C)非機構性犯罪矯治功能涵蓋改善(Reform)與嚇阻(Deterrence)
(D)隔離(Incapacitation)可分實質隔離(透過監禁隔離)與擬制隔離(透過科技隔離)


2(C).
X


2 下列何者與監獄紀律之良窳無直接關聯?
(A)防止受刑人違規、脫逃行為的發生
(B)矯正計畫之順利進行
(C)促使受刑人自我控制、自律、自尊
(D)法院裁判徒刑刑度之高低


3(D).

3 十八世紀中葉以降,由於刑事司法思潮演進,促使監獄進行改革,有助於監獄學積極發展的原因, 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獄政改革聲浪之鼓吹
(B)刑事政策觀念之發生
(C)人權主義思想之發達
(D)機械連帶及個人安全


4(A).
X


4 下列何者是提出監獄教化矯治無效論(Nothing Works)的學者?
(A)大衛華德(David Ward, 1967)
(B)馬丁森(Robert Martinson, 1974)
(C)卡冷與堅德爾(Cullen & Gendreau, 1977)
(D)麥克納瑪拉(Donald MacNamara, 1976)


5(B).
X


5 有關監獄假釋的功能,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可疏減監獄擁擠
(B)可穩定囚情維持紀律
(C)補救短刑期的缺失
(D)鼓勵長刑期受刑人改過自新


6(D).
X


6 關於隨母入監(含在監分娩)子女之處遇措施,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女子監獄備有育兒設施,開設親職及幼兒發展教育課程,並提供生活照顧、醫療照護等協助
(B)入監子女所需輔育費用均由監獄編列預算支應
(C)縣市社福主管機關辦理訪視評估及轉銜服務等,以促進兒福權益之保障
(D)子女戶籍所在地直轄市、縣(市)社會福利主管機關對於在監子女照顧安置事項,應提供必要 之協助


7(A).
X


7 關於酒癮受刑人入監後常見現象及處置作為,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 48 小時內出現戒斷症狀,第 3 天最為嚴重,且經常持續 5 至 7 天
(B)最初顯現症狀是異常興奮,情緒焦躁不安,甚至大吼大叫,類似毒癮發作
(C)如出現譫妄、意識錯亂等急性症候群,易引發衝動性自傷行為,應緊急通知家屬領回
(D)嗜酒成癮者多係個人獨處或隻身避居在外,家族支持性療法最具安撫與慰藉效用


8(C).
X


8 有關我國矯正機構之作業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我國矯正機構之作業著重營利而非教化之目的,為勞動生產增加國庫之收入,看守所及監獄之 收容人一律命令參與作業
(B)我國受刑人作業每日不得逾 8 小時,但有特殊情形,得將作業時間延長之
(C)監獄應與受刑人晤談後,於個別處遇計畫中訂定適當作業項目
(D)參加作業者應給予勞作金


9(D).

9 犯罪矯正輔導技術中,關於代幣法(Token Economies)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以增強及削弱原則為基礎,強調以當事人所想要之東西為替代物
(B)以利用代幣為增強物,藉以發展適當行為
(C)藉著取消代幣來消除或減輕當事人不良行為
(D)由當事人與機構訂定契約,倘其有良好表現,即可接受優厚處遇


10(B).

10 有關受刑人監禁權利與監獄管理動態平衡關係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受刑人人權是衡量獄政進步與否的重要指標
(B)受刑人人權受「聯合國在監人處遇最低標準規則」及曼德拉規則等國際公約準則所宣示保障, 故受刑人社會復歸之個別化處遇不再受到重視
(C)持續透過對受刑人人權議題的關注與選擇,方足以在封閉保守的監獄環境中激起改革的動力
(D)國際公約準則、輿論團體的關切、受刑人的抗爭等均可能影響受刑人的人權


11(D).

11 區域管理(Unit Management)由於兼顧管理與受刑人處遇之需求,而為近年矯正實務界所青睞, 有關區域管理特色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受刑人與職員有較佳的互動關係,較少摩擦
(B)同類受刑人之聚居,有利於教化工作之進行
(C)適合管理之需要,有助於掌握受刑人之動態
(D)各區域受刑人以不超過 30 名為原則


12(D).
X


12 學者高夫曼(Goffman,1961)在總體機構的觀察中,認為受刑人具有以下類型之生活適應的呈現, 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情境退化型:從現實環境中退縮,拒絕與外界溝通
(B)非妥協型:此乃受刑人退化至其他類型之先發徵兆
(C)轉化型:利用服刑的機會以尋求其自身心靈之淨化
(D)殖民型:將入監服刑視為一種旅行,甚至沉溺其中


13(B).

13 有關監獄暴行的相關理論解釋,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受刑人平衡理論主張,監獄暴行的發生,起因於公權力無法彰顯
(B)輸入模式理論認為監獄暴行的發生,係受刑人從本身的經驗及認知的影響,入獄前即有暴力傾 向是暴行的預測因子
(C)行政管理理論認為監獄暴行的發生,是監獄管理當局破壞了監獄內非正式的社會控制所造成的 結果
(D)剝奪模式理論主張監獄暴行的發生,是受刑人個人認知及動機上的延伸,為其入監前行為類型 的反應,並非完全對監禁的反應


14(D).

14 關於戒護勤務崗位之值勤要領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出入車輛之檢查,因設有「複檢站」複檢機制,所以主出入口「車檢站」值勤員只要負責登記 放行即可,不必檢查,以節省時間
(B)戒護外醫勤務,出發前應通知受刑人家屬,以利家屬前往醫院門診協助掛號事宜
(C)舍房夜間勤務著重人數查察、受刑人打架違規行為之阻止,故巡房時遇受刑人身體反映病痛, 只要記錄供隔日衛生科處置即可,不必通報中央台(勤務中心)
(D)戒護人員值炊場勤務時,應注意主副食品應由收容人輪流推舉的代表(監廚)司秤,眼同下鍋


15(D).
X


15 學者赫佛蘭(Heffernan, 1972)在研究維吉尼亞州哥倫比亞女子監獄時,發現女性受刑人有三種適 應角色,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打混型(Doing Time)
(B)老實型/保守型(The Square)
(C)習慣性犯罪者/固執型(The Life)
(D)職業犯罪者/過客型(The Cool)


16(D).

16 下列何者與監獄暴行最不具關聯性?
(A)監獄擁擠
(B)受刑人刑期
(C)犯罪類型
(D)入監前職業


17(A).
X


17 有關矯正機關戒護事故之定義與意涵,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戒護」一詞,即警戒(Surveillance)、保護(Protection)之意思
(B)戒護事故僅指脫逃及暴行之行為
(C)「戒護事故」,係指監獄內發生異於常態、暫時性失去控制與掌握的突發事故
(D)戒護事故發生原因當然有共同的、個別的、預謀的及突發的


18(C).

18 下列何者不是監獄發生暴動之主要原因?
(A)對收容人違規行為之處置時機與方式不當或懲罰不公,造成收容人不服監獄管理
(B)行刑處遇及生活待遇不適當引起不滿與怨懟心理,壓抑持久
(C)收容人攜帶菸品及檳榔違禁品入監
(D)平時收容人申訴意見未能妥適處理或主動溝通,下情無法上達


19(B).
X


19 有關我國監獄脫逃事故原因與相關防範對策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應特別注意高齡受刑人之生活情狀,以防範其脫逃
(B)尚有他案審理中,結果將對其不利,心生畏懼,是收容人脫逃原因之一
(C)脫逃之方式有利用出庭、借提、移監之機會脫逃等
(D)不使收容人脫離戒護視線,是防止脫逃方式之一


20(D).
X


20 有關監獄受刑人間發生性侵害行為之原因與預防對策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自我控制力強之受刑人,會以正確的方式來轉移對性的需求,惟自我控制力弱,又再結合暴力、 攻擊行為之受刑人,則性侵害事件即有可能發生
(B)大部分監獄內性侵害行為的發生均為勸誘的影響,例如使用說服、賄賂、詐欺、情感或物質的 引誘所致
(C)監獄應落實調查分類,針對具性觀念與性行為偏差、具暴力、攻擊行為之受刑人、或有性侵害 行為前科者嚴加分類,以減少此類事件的發生
(D)管教人員應正視性侵害行為的發生,不可消極或視而不見,應正確教導灌輸受刑人正確性知識 與觀念


【非選題】
一、懲罰模式(punishment model)之內涵為何?試說明之。(20 分)

【非選題】
二、我國假釋之審核機制為何?有何精進假釋作為?試論述之。 (20 分)

【非選題】
三、有關矯正機關戒護安全之武器管理原則為何?試說明之。(20 分)

快捷工具

試卷測驗 - 110 年 - 110 司法特種考試_四等_監所管理員:監獄學概要#103189-阿摩線上測驗

廖翊均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