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卷-英文學習功能需求】只要填寫就能獲得500Y,結束時間 2024/06/03 12:00。 前往查看
阿摩:只有想不到的事,沒有做不到的事。
86
(1 分57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教師檢定(教檢)◆中等學校◆課程教學與評量(舊名:中等學校課程與教學)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D).

16.下列何者是最適當的認知領域行為目標?
(A)學生能聽懂教師所講解的一元二次方程式相關概念
(B)經由一元二次方程式的學習,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
(C)教師示範運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式的正確方法
(D)學生能正確說出以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式的方法


2(A).

21.金老師以「各國對歐洲難民安置所遭遇的處境」為主題,請學生依據拒絕或接納的 立場蒐集資料,讓各組發表意見及相互詰問,之後各組依所持理由作摘要與結論, 並在全班進行分享與討論,最後引導學生重新思考原來的主張,並慎思生活中的人道 議題。金老師的教學法最符合下列何者?
(A)道德討論法
(B)價值澄清法
(C)欣賞教學法
(D)問題教學法


3(B).
X


28.郭老師同時使用一份自編的「自我概念」自陳量表,以及一份教師對學生「自我概念」 的標準化評定量表,量測學生的自我概念,然後計算學生分別在兩份量表得分間的 相關。郭老師在收集「自我概念」自陳量表的何種效度證據?
(A)內容
(B)區别
(C)預測
(D)聚斂


4(B).

29.學校為因應課程轉型與變革召開課程發展委員會,四位老師分別提出對學校課程與 教學的不同主張。 黃老師:學校課程應強調讀寫算、基礎課程與選修課程。 戴老師:學校課程應重視學生需要和興趣,應包括學生活動、學校與社區間的活動。 王老師:課程應強調學習者轉化知識與問題解決的技能。 傅老師:課程應強調社會問題的探討及其解決方式。 下列敘述何者較為正確?
(A)黃老師的課程主張較偏向認知過程取向
(B)戴老師的課程主張較偏向自我實現取向
(C)王老師的課程主張較偏向社會重建取向
(D)傅老師的課程主張較偏向學術理性取向


5(B).

30.根據下表某常模測驗試題分析的結果,哪個敘述最合適? 5c84b5040b1ff.jpg
(A)第 5 題是優良試題,無需修改
(B)第 4 題需經修改,或考慮刪除
(C)第 2 題題目過於簡單,使得鑑別度太低
(D)第 1 題、第 3 題為不良試題,需考慮刪除



6(A).

5.在李老師的指導下,大明學會了網球的各種抽球手法。到了戶外球場與同學相互抽球 時,大明能夠調整抽球的手法,連續抽出好球。依據辛普森(E. Simpson)的技能領域 目標分類,大明達到下列哪個目標層次?
(A)適應
(B)創作
(C)指導練習
(D)複雜反應


7(B).

24.葉老師採取腦力激盪法,引導學生思考「如何使雞蛋從五樓落到一樓而不會摔破?」 他要學生提出各種可能的策略,且這些策略的差異性越大越好。葉老師的引導較能 激發哪一種擴散思考的能力?
(A)精進力
(B)變通力
(C)想像力
(D)流暢力


8(D).

28.余老師自編一份 80 題的國語文成就測驗,其信度係數為 0.85。若依據原命題雙向 細目表的題數比例,將該測驗刪減為 45 題,則縮減後測驗的信度與效度有何變化?
(A)信度提高,效度降低
(B)信度降低,效度提高
(C)信度不變,效度不會提高
(D)信度降低,效度不會提高


9(C).

1. 趙老師先讓學生觀看「蒼蠅王」電影,再討論「人性是什麼?人性如何發展?」等議題,最後 讓學生分享課程的感受與收穫。此種課程設計屬於何種模式?
(A)目標模式
(B)自然模式
(C)歷程模式
(D)情境模式


10(C).
X


13. 下列有關信度、效度和鑑別度的敘述,何者正確?
(A)內容效度比較適合使用在人格測驗
(B)學習扶助鑑別應強調高鑑別度,以有效區分學生程度
(C)學生異質性高的班級,測驗分數信度會較低
(D)重測信度的高低會受到間隔時間長短的影響


11(B).

22. 許老師對其自編的數學成就測驗進行試題分析,結果發現大多數的試題難度P 值落在.70 左右,鑑別度D值多數約為.23。下列對此成就測驗的敘述,何者正確?
(A)難度偏難,鑑別度高
(B)難度偏易,鑑別度低
(C)難度偏難,鑑別度低
(D)難度偏易,鑑別度高


12(C).

15. 有關於動態評量(dynamic assessment) 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 動態評量允許受試者與施測者互動
(B) 動態評量可以評量學生的潛在能力
(C) 動態評量特別重視學生的操作與身體的活動
(D) 動態評量的概念最早由俄國心理家維高斯基(L. S. Vygotsky)提出


13(A).

4.王老師認為「學生的天性是善良的,是有成長的潛能,而理想的課程應該是統整的、適性的。」此觀點較接近下列何種課程設計理念?
(A)人本主義取向(humanistic approach)
(B)學術理性主義(academic rationalism)
(C)社會重建關聯(social reconstruction-relevance)
(D)認知過程發展(the development of cognitive process)


14(D).

6.上完自然領域課程後,何老師請學生總結對科學理論進展的想法。A 學生認為科學理論的提出是知識累積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結果,B 學生則認為天才的出現是科學理論進步的原因。此種現象顯示下列何種課程的特質?
(A)理念課程
(B)正式課程
(C)知覺課程
(D)經驗課程


15(D).

11.王同學的數學成績為 65 分,轉換後的 Z 分數為 1。王同學的數學成績約略贏過班上多少比率的同學?
(A)16%
(B)50%
(C)68%
(D)84%


快捷工具

今日錯題測驗-教師檢定(教檢)◆中等學校◆課程教學與評量(舊名:中等學校課程與教學)-阿摩線上測驗

周至善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8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