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相信是成功的開始,堅持是成功的終點。
1
(7 秒)
模式:試卷模式
試卷測驗 - 第3章生產管理1-100#4344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 ).
X


1 企業透過生產而創造的價值稱為
(A)附加價值
(B)經濟價值
(C)貨幣價值
(D)剩餘價值


2(D).有疑問
X


2 下列關於連續生產及間歇生產的敘述,何者屬於間歇生產的特性
(A)產品規格變化較大,產品設計沒有標準化
(B)原料與在製品的庫存量較少
(C)各機器負荷接近平衡
(D)所用機器大都是特殊用途的專用機器


3( ).
X


3 下列何者不是連續生產的特性
(A)產品標準化
(B)生產設備專門化
(C)大量生產
(D)生產程序不固定


4( ).
X


4 所謂「三S運動」,是指除了專業化、標準化之外,尚包括
(A)多元化
(B)變換化
(C)簡單化
(D)自動化


5( ).
X


5 在生產管理的基本原則中,所謂的「三S運動」不包括
(A)簡單化
(B)自動化
(C)專業化
(D)標準化


6( ).
X


6 將產品限於一定式樣、大小和特質,以利生產程序與方法的固定是
(A)專業化
(B)簡單化
(C)標準化
(D)多元化


7( ).
X


7 何者不是生產標準化應具備的條件
(A)原料標準化
(B)設備標準化
(C)工作標準化
(D)控制標準化


8( ).
X


8 下列何者不是生產管理基本原則中標準化的要件
(A)成本標準化
(B)設備標準化
(C)工作方法標準化
(D)原料標準化


9( ).
X


9 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工廠往往選擇某些符合自己特長的產品來製造,這項生產原則是
(A)標準化
(B)簡單化
(C)專業化
(D)多元化


10( ).
X


10 生產管理基本原則中的 ________ 就是厲行分工合作,使各司其事、各安其業、促進技術之專精與熟練,以改善品質,提高效率  
(A)簡單化
(B)標準化
(C)多元化
(D)專業化


11( ).
X


11 專業化理論中強調人員「各司其事,各安其業」以促進技術之專精,此理論是源於
(A)自由競爭
(B)技術合作
(C)分工原理
(D)品質管制


12( ).
X


12 改變產品種類、式樣或增加產品新用途,其目的在求產品之新發展,並獲得消費者的喜愛,是生產管理基本原則的
(A)簡單化原則
(B)標準化原則
(C)專業化原則
(D)多元化原則


13( ).
X


13 公司為了避免臨時無法配合的缺失而造成損失,扚採
(A)事前管理原則
(B)重點管理原則
(C)計畫管理原則
(D)例外管理原則


14( ).
X


14 提供精確、適用及適時的資料,再輔以正確的數字分析,使生產活動合乎經濟性及效率性,進而降低成本,是生產管理基本原則中的 :
(A)科學管理原則
(B)計畫管理原則
(C)數字管理原則
(D)重點管理原則 。


15( ).
X


15 ABC分類管理是
(A)重點管理
(B)彈性管理
(C)計畫管理
(D)例外管理


16( ).
X


16 為因應社會的多元化、人類需求的多樣性,生產少量多樣的產品,這是生產管理中的何種原則
(A)重點管理原則
(B)計畫管理原則
(C)科學管理原則
(D)彈性靈敏原則


17( ).
X


17 下列何者不是生產管理的目的
(A)提高生產力
(B)降低成本
(C)適時、適量供應物料
(D)儘可能提高存貨數量


18( ).
X


18 「注重人性、以人為中心」的管理觀念,係屬於生產管理發展歷程中的
(A)行為科學階段
(B)科學管理階段
(C)作業研究階段
(D)管理經濟階段


19( ).
X


19 「注重效率,以工作為中心」的管理觀念,是屬於生產管理發展歷程中的
(A)科學管理
(B)行為科學
(C)管理經濟
(D)作業研究 階段


20( ).
X


20 就經濟學的觀點來看,所謂
(A)廣告
(B)管理
(C)生產
(D)銷售 的意義,是能增加或創造效用的人類活動


21( ).
X


21 下列何者是生產要素
(A)時間
(B)資訊
(C)勞務
(D)以上皆是


22( ).
X


22 下列何者是非生產要素
(A)時、資訊
(B)土地、勞動、資本
(C)材料、機器設備、方法或技術
(D)以上皆非


23( ).
X


23 改變型態之產品是由
(A)一般買賣勞務
(B)加工製造業
(C)運輸業
(D)倉儲業 所產出之產品


24( ).
X


24 改變時間之產品是由
(A)一般買賣勞務
(B)加工製造業
(C)運輸業
(D)倉儲業 所產出之產品


25( ).
X


25 改變所有權之產品是由
(A)一般買賣勞務
(B)加工製造業
(C)運輸業
(D)倉儲業 所產出之產品


26( ).
X


26 企業依據生產的目的、範圍,就其生產部門的人力、物力、機器和資金,作全面的部署的一種管理活動,即所謂
(A)財務管理
(B)生產管理
(C)行銷管理
(D)生產規劃


27( ).
X


27 下列何者不屬於生產管理的主要目標
(A)降低經營風險
(B)製造符合標準規格的產品
(C)以最低成本生產
(D)生產計劃於預定日期內完成


28( ).
X


28 生產管理的主要活動,可歸納為
(A)生產、包裝
(B)生產產品之控制,生產產品之品質管理
(C)生產、銷售
(D)生產系統設計、生產系統調整 二大類


29( ).
X


29 生產管理的一般原則有所謂三S運動是指
(A)簡單化、多元化、標準化
(B)簡單化、專業化、標準化
(C)專業化、多元化、標準化
(D)簡單化、多元化、專業化


30( ).
X


30 專業化理論是源於
(A)分工原理
(B)自由競爭
(C)技術合作
(D)價格機能


31( ).
X


31 生產管理專業化以後,下列何種敘述是錯誤的
(A)工作易於達到熟練的程度
(B)工作技術簡單,雇主求才容,工人生活與地位缺乏保障
(C)人力重要性超過了機械
(D)工作效率提高


32( ).
X


32 減少產品的種類及簡化生產活動,稱為
(A)簡單化
(B)多元化
(C)標準化
(D)專業化


33( ).
X


33 標準化的第一步工作是
(A)工作方法標準化
(B)原料標準化
(C)產品標準化
(D)設備標準化


34( ).
X


34 為滿足消費者的喜好,增廣產品的銷路,生產管理上常採用
(A)簡單化
(B)標準化
(C)專業化
(D)多元化 原則


35( ).
X


35 透過計畫、執行、考核、回饋等過程,使管理工作密切配合及時間安排週密,則該企業之生產系統必為完善而無瓶頸的情況出現,企業即可依此計畫執行以達預定目標,是
(A)事前管理原則
(B)重點管理原則
(C)科學管理原則
(D)計畫管理原則


36( ).
X


36 在生產管理之中,依據各事項之重要程序,採行不同程度的管理措施,才不致因小失大,是
(A)事前管理原則
(B)重點管理原則
(C)計畫管理原則
(D)例外管理原則


37( ).
X


37 在企業生產過程當中,常有一些偶發情況,此情況乃企業所無法控制及預期之事宜,故企業對此意外狀況均事先擬定因應技施,俾使企業之損失降至最低,如火災預防設施,是
(A)事前管理原則
(B)重點管理原則
(C)計畫管理原則
(D)例外管理原則


38( ).
X


38 例外管理原則乃指主管要集中注意力於
(A)例行事務
(B)重要的異常事務
(C)高階層事務
(D)重要的一切事務


39( ).
X


40 對於生產活動事項中不正常的現象,例如生產進度落後、退貨率偏高、機械經常故障等,要檢討並找出發生原因,力求改進,是
(A)事前管理原則
(B)例外管理原則
(C)重點管理則
(D)計畫管理原則


40( ).
X


41 生產管理應有高度靈敏的應變能力,隨時能供應並稽查所需的資料,如原料中斷應立即尋找代用品,以求不影響生產是
(A)彈性靈敏原則
(B)例外管理原則
(C)重點管理原則
(D)計畫管理原則


41( ).
X


42 管理當局對於生產所需的原料、工具、設備、工人、工作說明、生產指令等各項工作應齊全周密、切實可行是屬於
(A)科學管理原則
(B)建立完善生產計畫原則
(C)重點管理原則
(D)充分準備切實執行原則


42( ).
X


43 生產管理的基本原則:如何以最低的成本,完成預定產品的品質與數量標準的生產,同時降低生產成本,以增加企業的競爭與獲利能力為目標的是
(A)發揮生產組織功能原則
(B)適合市場需要原則
(C)建立完善生產計畫原則
(D)達成生產經濟功能原則


43( ).
X


44 從過去以工作為中心,轉移為以人為中心,一切以人為主,讓員工參與管理、授權管理、激勵士氣及提高工作效率是
(A)事前管理原則
(B)重點管理原則
(C)人性管理原則
(D)例外管理原則


44( ).
X


45 從管理演進史來看生產管理四個階段中:A作業研究B管理經濟C科學管理D行為科學,其正確的排序應該是
(A)ABCD
(B)CBAD
(C)CDBA
(D)DBAC


45( ).
X


46 從管理演進史來看生產管理四個階段中 _____階段是注重管理科學、系統分析、需要預測及市場管理
(A)作業研究
(B)管理經濟
(C)行為科學
(D)科學管理


46( ).
X


47 從管理演進史來看生產管理四個階段中
(A)作業研究
(B)研管理經濟
(C)行為科學
(D)科學管理 階段是注重經濟效益的全面均衡發展,以企業各層面為中心


47( ).
X


48 從事單種或少數產品,並以同一規格作長期反覆的繼續生產,稱為
(A)個別生產
(B)斷續生產
(C)連續生產
(D)一貫性生產


48( ).
X


49 廠商依照顧客訂單所載產品規格生產,以迎合各種顧客不同的需求者之生產方式是
(A)連續性生產
(B)存貨生產
(C)訂貨生產
(D)半連續性生產


49( ).
X


50. 下列何項不屬於存貨生產的特性?
(A) 大量生產
(B) 標準生產
(C) 計劃生產
(D) 勞力密集生產


50( ).
X


51 下列何項不屬於存貨生產的特性
(A)產品標準化
(B)利用專用性機器生產
(C)種類較多產量少
(D)根據經濟原則決定最有利產銷量


51( ).
X


52何者非訂購生產的特性 
(A)種類繁多
(B)採通用性機器生產
(C)先訂後製
(D)產量容易掌握 


52( ).
X


53
(A)在製品存量少
(B)單位平均人工成本低
(C)適於標準化生產
(D)生產富有彈性 上列何項不屬於連續性生產的特性


53( ).
X


54.下列何項不屬於間歇性生產的特性?
(A) 設備投資較低
(B) 工作標準化
(C) 生產線易於調整
(D) 材料存貨種類多


54( ).
X


55專案生產下列那一項特性是正確的
(A)產量大
(B)製造時間長
(C)組成產品之零件甚少
(D)單位生產成本低


55( ).
X


56 產品須由無數零件組合,常耗時數月或很大製造費用的專案性生產是
(A)連續性生產
(B)間歇性生產
(C)半連續性生產
(D)存貨生產


56( ).
X


57 下列何者非連續式生產的特性
(A)製造程序通常係自動化,採專用機器
(B)原料之投入大都經過管線或輸送帶,連續不斷或分批的投入
(C)生產一項產品為原則
(D)建廠投資金額較低


57( ).
X


58 下列何者不是訂單生產的特性
(A)規格、數量、交貨期限、價格均隨訂單而定
(B)機器為通用機器,具有多種用途
(C)原料儲備多樣化
(D)存貨量極多


58( ).
X


59 企業於尚未實際生產前,便就所擬生產之產品種類,數量品,生產方式和期限,預作合理的部署和策劃的是
(A)生產管理
(B)生產規劃
(C)生產分析
(D)生產控制


59( ).
X


60 生產規劃之首要工作為何
(A)預算控制
(B)物料控制
(C)生產預測
(D)研究發展


60( ).
X


61 生產規劃的程序,下列何者首見先進行
(A)銷售預測
(B)銷售計劃
(C)市場預測
(D)預計生產量


61( ).
X


62 生產計劃以何為基礎
(A)品質管制
(B)成本控制
(C)生產管理
(D)銷售計劃


62( ).
X


63 下列有關生產預測的敘述何者錯誤
(A)生產預測為生產計畫的基礎
(B)長期預測主要在估計類似產品在某段時期的需求水準
(C)中期預測可決定人力總需求,並預測存貨水準
(D)短期預測為每日生產時序安排、原料採購的依據


63( ).
X


64 生產計畫範疇中的
(A)途程計畫
(B)產品計畫
(C)負荷計畫
(D)日程計畫 就是將製品照工作程序,排列其製造路線之謂


64( ).
X


65 下列何者不是生產管理「產品計畫」的內容
(A)產品種類的決定
(B)產品數量的決定
(C)產品品名的決定
(D)產品促銷活動的決定


65( ).
X


66 根據產品設計圖,就現有人力、機器設備、工具材料及零件等,擬定最適當且最經濟的生產程序與方法,此為生產規劃中之
(A)產品計畫
(B)製造日程計畫
(C)製造途程計畫
(D)工作負荷計畫


66( ).
X


67 為使生產數量及產能可以相互配合,我們需要作怎樣的計畫
(A)日程計畫
(B)製程計畫
(C)產品計畫
(D)工作負荷計畫


67( ).
X


68 為了使預計要生產的數量與產能相互配合,並尋求最經濟有利的途經以從事生產所作成的計畫,稱為
(A)工作負荷計畫
(B)產品計畫
(C)生產計畫
(D)製程計畫


68( ).
X


69 對擬定生產數量、品質、方法等預作策劃、是屬於 :
(A)生產預測
(B)生產計畫
(C)生產分析
(D)生產控制 。


69( ).
X


70 要使企業現有人力與設備,都能經常保持忙碌狀態,就必須要有良好的
(A)製造程序
(B)生產控制
(C)工廠布置
(D)生產規劃


70( ).
X


71 生產規劃係以何者為基礎
(A)銷售規劃
(B)品質控制
(C)預算控制
(D)生產管理


71( ).
X


72 採購計畫乃是依據下列何種計畫編訂而成的
(A)銷售計畫
(B)生產計畫
(C)財務計畫
(D)人員計畫


72( ).
X


73 生產規劃的程序中,針對預測的銷售量擬定可行的推銷計畫及推銷方法,稱為
(A)生產計畫
(B)銷進計畫
(C)銷售預測
(D)市場預測


73( ).
X


74 生產規劃的程序中,觀察同業動態及本身市場占有率,預測可能銷售額者稱為
(A)銷售計畫
(B)銷售預測
(C)市場預測
(D)生產計畫


74( ).
X


75 生產規畫者為保持相當程度的伸縮彈性,其可運用
(A)銷售策略
(B)廣告
(C)製成品的儲存量
(D)資金營運策略 作為生產量與市場銷售量的調節媒介


75( ).
X


76 廠址決定、設備配置是決定
(A)如何生產
(B)何人生產
(C)何處生產
(D)為何生產 的問題


76( ).
X


77 決定
(A)自製
(B)他人代工
(C)與人合作生產
(D)與外商合資 不屬於決定由誰生產的問題


77( ).
X


78 依照市場需求,決定生產產品的規格、數量、產品屬於生產規劃的是
(A)何時生產(When)
(B)何處生產(Where)
(C)生產何物(What)
(D)生產目的(Why)


78( ).
X


79 生產的方式是完全由本廠負擔,或交由衛星工廠代為生產,需用那些設備,產能由誰規劃等是屬於生產規劃的是
(A)何時生產(When)
(B)誰來生產(Who)
(C)生產何物(What)
(D)生產目的(Why)


79( ).
X


80 詳盡了解各種生產方式,選擇最適宜的方式是屬於生產規劃的
(A)何時生產(When)
(B)何處生產(Where)
(C)生產何物(When)
(D)如何生產(HOW)


80( ).
X


81 依照交貨日期,分配產能安排產程,制定工作進度,依次計畫生產,是屬於生產規劃的是
(A)何時生產(When)
(B)何處生產(Where)
(C)生產何物(What)
(D)生產目的(Why)


81( ).
X


82 生產規劃的內容是生產預測、人力計畫、產能計畫和
(A)市場調查
(B)市場分析
(C)市場研究
(D)生產計畫


82( ).
X


83 生產規劃中的「生產什麼」即
(A)配置計畫
(B)日程計畫
(C)材料計畫
(D)產品計畫


83( ).
X


84 生產規劃的範圍,「由誰製造生產」即為
(A)配置計畫
(B)途程計畫
(C)人員、機器計畫
(D)日程計畫


84( ).
X


85 生產規劃的範圍中,「如何生產」即為
(A)配置計畫
(B)途程計畫
(C)人員、機器計畫
(D)日程計畫


85( ).
X


86 生產規劃中的「何處生產」即
(A)配置計畫
(B)途程計畫
(C)材料計畫
(D)產品計畫


86( ).
X


87 生產規劃中的「何時生產」即
(A)配置計畫
(B)日程計畫
(C)材料計畫
(D)產品計畫


87( ).
X


88 生產目標可分為長期性目標、短期性目標、利潤目標、再轉製生產用目標等,即是生產規劃六W中的
(A)What
(B)Where
(C)Why
(D)Who


88( ).
X


89製造程序是來解決
(A)如何製造
(B)何時製造
(C)為何要製造
(D)何處製造 的問題


89( ).
X


90 「產品設計」是解決
(A)生產多少
(B)如何生產
(C)生產什麼
(D)何時生產 的問題


90( ).
X


91 決定何時需要擴充產能及其大小,以規劃新廠房及設備,是依賴
(A)長程產銷預測
(B)中程產銷預測
(C)短程營運預測
(D)以上皆是


91( ).
X


92 生產時程的安排、原料採購及存貨控制等,是依賴
(A)長程產銷預測
(B)中程產銷預測
(C)(短程營運預測
(D)以上皆是


92( ).
X


93 企業在確保長期性最大利潤的目標範圍內,規劃生產質與量均適合於消費者需要的產品,此種計畫活動為
(A)品質計畫
(B)產量計畫
(C)產品計畫
(D)行銷計畫


93( ).
X


94 所謂 _____是指從產品觀念的收集開始,到設計出最符合消費者需要的產品上市為止,整個過程所有的活動。
(A)產品政策
(B)產品組合
(C)產品設計
(D)生產規劃 


94( ).
X


95 生產管理方法中,途程安排主要是依據
(A)銷售計畫
(B)品質計畫
(C)生產計畫
(D)物料計畫


95( ).
X


96 下列敘述何者為非
(A)規劃為一系列的用腦過程,是動態的
(B)計畫為規畫的結果或產物,是靜態的
(C)生產管理的最後一個步驟是分派製造工作
(D)產能是指一機器,製程,工廠合格產品的最大生產量


96( ).
X


97 下列何種計畫愈多,對生產工作愈不利
(A)施工計畫
(B)工具計畫
(C)成本估算計畫
(D)修改計畫


97( ).
X


98 生產規劃中,訂定製程與操作準備,材料標準與工時標準是屬於何種計畫
(A)施工計畫
(B)工具計畫
(C)準備計畫
(D)修改計畫


98( ).
X


99 人力資源分析的首要工作是
(A)人才訓練
(B)人員甄選
(C)人力規劃
(D)人力運用


99( ).
X


100 生產管理中的「五適」,是指適時、適地、適價及
(A)適質、適量
(B)適量、適人
(C)適量、適用
(D)適用、適法


試卷測驗 - 第3章生產管理1-100#4344-阿摩線上測驗

micos313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