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人生是可以逆轉勝的
94
(2 分)
模式:近期錯題測驗
科目:教甄◆教育專業科目-中等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D).

14.下列哪一種組織在教師法中沒有規範?
(A)教師會
(B)教師評審委員會
(C)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
(D)考績委員會


2(B).

15.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經續聘三次以上服務成績優良者,經教師評審委員會群體委員多少比例審查通過後,得以長期聘任?
(A)二分之一
(B)三分之二
(C)四分之三
(D)五分之四


3(D).

22. 批判教育學是二十世紀晚期最受矚目的教育思潮之一, 主要目的是希望能改變教師與學校。請問以下哪一種觀點不屬於批判教育學的主張?
(A)運用分析和可能性之語言
(B)以倫理道德作為中心議題
(C)促使「差異」能夠平等發聲
(D)對抗課程教學中的微型論述


4(A).

19. 教育部透過國際教育學校本位計畫(SIEP)積極推動中小學國際教育,撰寫計畫 時要先進行學校現況的SWOT分析,請問這符合哪一種課程發展模式的精神?
(A)情境模式
(B)過程模式
(C)目標模式
(D)工學模式


5(A).

27. 「以團體的組織性行為來解釋個人行為,而非用團體中的個人行為解釋社會團體的 組織性行為。」,較屬於以下哪一個理論學派的學者會強調的想法?
(A)符號互動論(symbolic interaction)
(B)演化論(evolution)
(C)功能論(functionalism)
(D)衝突論(conflict)


6(D).
X


34. 教育部於2011年公布《國際教育白皮書》,臺北市政府教育局也積極推動國際教育。 下列有關國際教育的敘述,何者正確?
(A)臺北市訂定全球教育白皮書做為推動國際教育的依據之一
(B)臺北市國際學校獎認證實施計畫採二級認證機制
(C)教育部的國際教育包括國際素養、全球競合力與全球責任感三項目標
(D)教育部從課程發展與教學、國際交流、學校國際化等三個面向推動國際教育


7(A).

40. 教育行政領導理論的發展,大致分為四個時期,下列那一順序正確?
(A)特質取向時期、行為取向時期、情境取向時期、整合取向時期
(B)行為取向時期、特質取向時期、情境取向時期、整合取向時期
(C)行為取向時期、情境取向時期、特質取向時期、整合取向時期
(D)行為取向時期、情境取向時期、整合取向時期、特質取向時期


8(A).

13.平衡計分卡(Balanced Scorecard ; BSC)是一套全方位的績效量尺,下列何者不是其四項構面?
(A)文化
(B)顧客
(C)内部流程
(D)學習成長


9(D).

31.周老師和李老師為了「課程進度」的問題發生了 一點小爭執。 周老師:「你怎麼沒有按照預定的進度來上課呢?有了課程綱要、教科書和學校的課程計畫,就是要讓大家在 教學時有共同的依據啊!如果沒有照著計畫走,課程目標要怎樣落實達成呢?」 李老師:「學生『學會』又學得『有興趣』,要比老師『教完』更重要吧!課程本來就是我和學生在課堂互動 中衍生出來的啊!如果老師不回應學生學習的需求與期待,怎麼能實現『教師專業自主』的角色呢?」 請問:從課程實施的「忠實執行觀」(fidelity perspective)、「相互調適觀」(mutual adaptation perspective)和「課程落實觀」(curriculum enactment perspective)三種觀點來分析,周老師和 李老師分別偏向於哪一種課程實施的理念?
(A)周老師偏向「相互調適觀」,李老師偏向「忠實執行觀」。
(B)周老師偏向「課程落實觀」,李老師偏向「相互調適觀」。
(C)周老師偏向「忠實執行觀」,李老師偏向「相互調適觀」。
(D)周老師偏向「忠實執行觀」,李老師偏向「課程落實觀」。 .


10(D).

1.甲、適性揚才。乙、追求卓越。丙、社會公義。丁、終身學習。以上敘述何者為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的願景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


11(C).

30. 臨時工家庭的小孩接受高等教育後能找到好工作,並改善其家庭社會地位,是屬於 以下何項教育的功能?
(A)家庭功能
(B)政治功能
(C)社會功能
(D)文化功能


12(A).

40. 某中學的教師社群,每學年輪流命製該科段考成就測驗,老師們充分體認到考題的難度變化須依學生的認知水準刻 意設計,才能持續維持學生努力的行為與學習動機。請問這項領悟最符合桑代克(Thorndike)哪個學習定律?
(A)效果律
(B)練習律
(C)準備律
(D)嘗試-錯誤學習


13(C).

76. 布魯納(J. Bruner)提議:任何學科都可以以某種智識上真誠的方式,有效地教給任何發展階段中的小孩(Any subject can be taught effectively in some intellectually honest form to any child at any stage of development.),這種見解和教育哲學家 皮徳斯(R. S. Peters)教育規準中的何者比較相關?
(A)合價值性
(B)合認知性
(C)合自願性
(D)合情意性 


14(B).

28.下列哪一個組織每隔三年會進行一次國際「教學與學習國際調查」(Teaching and Learning International Survey,TALIS)﹖
(A)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
(B)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
(C)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
(D)國際銀行(WB)


15(D).

32.下列有關德國聯邦教育行政制度的敘述何者正確?
(A)聯邦「教育與研究部」部長由總統任命
(B)德國國立大學由聯邦政府設立
(C)德國中小學課程綱要聯邦政府訂定
(D)聯邦政府提供職業訓練的補助。


16(A).

25. 在教育與人格發展的理論,主張依照認知發展的原理,說明兒童的道德感並非天賦 的,亦非跳躍式的發展,強調兒童道德意識與道德觀念的發生和形成,與心智的發 展成熟具有平行的關係。請問這種主張「道德感並非天賦,亦非跳躍式發展」之看 法,出自於以下那一位學者的主張?
(A)皮亞傑(J.Piaget)
(B)郭爾堡(L.Kohlberg)
(C)弗洛伊德(S.Freud)
(D)艾瑞克遜(E.H.Erikson)


17(B).

26. 教育心理學家史坦伯格(Sternberg)指出:「最基本的訊息處理」就是把感覺訊息 轉換為內在表徵,進而在記憶中組織訊息是認知學習的重要訓練。請判斷下列哪一 種不屬於其指出「最基本的訊息處理」必須具備的成份?
(A)獲得成份
(B)聯結成份
(C)應用成份
(D)保持成份


18(C).

27. 根據108課程綱要總綱實施要點,關於「課程評鑑」下列哪一項敘述有誤?
(A)目的為協助教師反思並與社群專業對話,支持課程教學的變革與創新
(B)運用課程評鑑歷程與結果,回饋課程綱要研修
(C)旨在透過蒐集學生意見,評鑑授課教師教學效能
(D)評鑑結果不作評比、不作排名


19(A).

33. 若一位國中英文科教師對全班學生實施檔案評量,要求學生針對期中考英文科試卷上出現的作文考題,回答下列問題:
1. 當在寫作這一篇作文時我的策略是什麼
 2. 當在寫作這一篇文章時我遇到最大的困難在哪裡
3. 我認為我這一篇文章寫得不錯的地方有哪些 若該師將學生對於這些問題的回答給予評分並納入檔案中,請問該檔案評量的目的 最有可能為何?
(A)增進學生自我學習成長
(B)診斷學生的學習進步情形
(C)評量學生的學習成就
(D)蒐集對教師的教學回饋


快捷工具

近期錯題測驗-教甄◆教育專業科目-中等-阿摩線上測驗

cheng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9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