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16
(18 秒)
模式:循序漸進模式
【全部】 - 教甄◆生物專業2024~2015難度:(1716~1765)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B).

5. 下列有關礦物質由土壤溶液進入根部導管的敘述,何者正確?
(A) 礦物質可經由滲透作用進入表皮細胞內,不需耗能
(B) 已進入表皮細胞中的礦物質,可經由原生質絲進入皮層細胞,不需耗能
(C) 已進入周鞘細胞的礦物質可經由原生質絲運輸至導管,不需耗能
(D) 礦物質可經細胞間隙,再經內皮細胞的卡氏帶進入中柱,不需耗能
(E) 水的吸收不需耗能,故根部缺氧狀態,只會影響礦物質吸收,而不會影響水的吸收


2(B).
X


6. 已知 B-b 和 E-e 兩對非連鎖基因與發布拉多毛色控制有關,遺傳模式皆為完全顯性遺傳。 拉不拉多犬有三種毛色,分別為黑色、巧克力色和米白色。B-b 等位基因決定其色素種類, 顯性為黑色、隱性為巧克力色;而 E-e 等位基因決定色素是否能沉積於毛髮,若為顯性則色 素可沉積顯色; 隱性則色素無法沉積,此時不論其 B-b 基因型為何,毛色都將呈現米白色。 已知一隻白色拉不拉多與巧克力色拉不拉多交配後,F1 均為黑色;根據以上敘述,配合所學之遺傳學概念,請選出正確選項(複選):
(A)此對親代拉不拉多均為同型合子
(B)若第一子代 F1 自交後產生的第二子代 F2 中黑色:巧克力色:白色的比例為 9:7:0
(C)若第一子代 F1 自交後產生的第二子代 F2 中與 F1 基因型相同者所佔比例為 1/4
(D)此現象與人類亞孟買血型的成因類似
(E)黑色毛需要 B 基因與 E 基因均為顯性方可表現,屬於等顯性遺傳。


3(B).
X


7. 關於附圖所示之基因表現過程,下列敘述哪些正確?(複選)
(A) 此模式可見於真核生物的基因在短時間需要大量表現時
(B) 相較於 RNA 聚合酶 1,RNA 聚合酶 2 較早進行轉錄作用
(C) 相較於核糖體 3,核糖體 5 更靠近該 mRNA 的 3 端
(D) 核糖體 1~5 可轉譯出 5 條序列相同的的多肽鏈
(E) 核糖體是往圖的下方方向移動



4(B).
X


8. 某師欲分析在南台灣低海拔森林中常見的鳥巢蕨與銀葉樹,取相同質量的葉片,檢測兩種植物單位時間內吸收與釋放二氧化碳的量隨光照強度變化,繪製曲線如圖 1。進一步檢測甲植物葉肉細胞中兩種胞器在圖 1 中五種不同光照強度(0、b、c、d、e)下的生理狀態如圖 2。 請據圖選出正確選項(複選):
(A)甲植物應為鳥巢蕨、乙植物應為銀葉樹
(B)兩植物的光飽 和點為 b 與 d,光補償點為 c 與 e
(C)若要使 c、e 點往右移動,可適度提高環境中 CO2濃度
(D)胞器①內利用 CO2 的位置,與胞器②內產生 CO2的位置均屬於基質
(E) I、II、III、IV 狀態對應的光照強度依次是 e、b、d、0 。



5(B).
X


題組 9-10:某生發現,將粒線體用超音波震盪後內外膜會破裂、粒線體瓦解,而破損的內膜會聚集成微小囊泡構造,然而內膜形成的囊泡會呈現”inside out”(內外翻轉)的狀態。這些微小囊泡(X)仍可進行電子傳遞,接收 NADH 的電子傳遞至氧氣,也可合成 ATP。然而如果持續震盪破壞產生更小的微小囊泡(Y),即便有 NADH 的減少與 NAD+的增加,卻無 ATP 的形成。有關此現象,請回答下列各題。
【題組】9. 當初次震盪使破損的內膜聚集成微小囊泡(X)構造,請問下列哪些成分可在微小囊泡(X)的膜 上發現?(複選):
(A)糖解作用酵素
(B)乙醯輔酶 A 合成酶
(C)克氏循環酵素
(D)電子傳 遞鏈
(E)ATP 合成酶


6(B).
X


【題組】10. 針對震盪產生的微小囊泡 X 或 Y 進行下列實驗設計,下列實驗結果何者正確(複選):
(A)在此裝置中加入 NADH 後,囊泡 X 內部 pH 值會上升
(B)在此裝置中加入 NADH 後,囊泡 Y 內部 pH 值會下降
(C)將囊泡 X 先放置於 pH4 緩衝液後,再移至 pH7 緩衝液,ATP 可開始合成
(D)將囊泡 X 先放置於 pH7 緩衝液後,在移至 pH4 緩衝液,ATP 可開始合成
(E)將囊泡置於缺 氧環境,電子傳遞鏈會逆轉,由 NAD+傳遞至 NADH。


【非選題】

2. 1888 年,德國的農業化學家 Hermann Hellriegel 與 Hermann Wilfarth 發現根瘤可以將空氣中的氮(nitrogen)轉變為 氨(ammonia)。而根瘤是豆科植物為了讓根瘤菌可以固氮所形成的特殊構造。魚腥藻屬的念珠藻也能夠進行固氮作 用,但不會形成根瘤 (Anabaena spp.),而是透過異形細胞進行。因此念珠藻可以獨立生活就能進行固氮作用。

62982a7d290b3.jpg62982a9e19530.jpg


【題組】 (1) 為何根瘤菌與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時可進行固氮作用?(3 分)


快捷工具

【全部】 - 教甄◆生物專業2024~2015難度:(1716~1765)-阿摩線上測驗

Sara Hung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