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卷-英文學習功能需求】只要填寫就能獲得500Y,結束時間 2024/06/03 12:00。 前往查看
阿摩:得意不忘形,失意不變形。
100
(1 分19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教育學程◆教育基本知識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B).

7. 在對談與閱讀中,能邊接受刺激邊做出反應的心理活動,這是屬於 何種記憶的特點?
(A) 感覺記憶
(B) 短期記憶
(C) 語意記憶
(D) 情節記憶


2(B).

9. 社會習俗的要求與學校制度本身對於教師期望不符,使教師感到左 右為難。請問教師面臨何種角色衝突?
(A) 教師個人內在的衝突
(B) 校內外價值觀念的衝突
(C) 教師承擔二種以上角色時所產生的衝突
(D) 個人的人格需要與制度上角色期望之間的衝突


3(C).

17. 下列哪一個論述是皮亞傑(Piaget)的觀點?
(A)兒童的學習是藉由登錄、儲存及提取運作的處理訊息過程
(B)當兒童經驗改變了神經連結區內的互連性,知識型態也會改變
(C)不同階段的兒童具有不同的思維方式,無法使用成人的想法學 習
(D)社會互動對兒童的學習影響甚大,兒童的學習依賴著與他人的 互動


4(A).

18. 下列有關「開放教育(open education)」的敘述,何者正確?
(A) 不對相同年齡的學生教導相同的課程,而是依著個別差異提供 教學
(B) 鼓勵學生有自己的想法,組成小團隊彼此競爭,藉以發揮學生 的本能
(C) 教師以學生為中心,為全班學生設置好共同要達成的學習目標 及內容
(D) 每一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受批評指責,因此不需要有學習效 果評量


5(C).

19. 下列有關教育部落實 2030 雙語政策的做法,何者有誤?
(A) 113 年度可以聘請外籍英語教師
(B) 每年將選送偏遠地區學校英語教師暑期赴海外進修
(C) 強化中小學英語聽力及口說練習,推動中小學所有領域或學科 皆採全英語授課
(D) 從小培養學生與世界做朋友的能力,讓學生在強化英語能力 後,能在生活及職場中持續運用


6(B).

21. 依據師資職前教育課程基準之規範,112 年度本校各師資類科教育 學程,下列修習學分數之要求何者錯誤?
(A) 國民小學師資類科教育學程至少 46 學分
(B) 國民小學師資類科教育學程至少 56 學分
(C) 特殊教育學校(班)師資類科教育學程至少 48 學分
(D) 幼兒園師資類科教育學程至少 54 學分


7(A).

23. 行為論認為:「 ________ 是個體經由練習或經驗,而在行為上所產生的較為持久性的改變。」其中的________  為何?
(A) 學習(learning)
(B) 教育(education)
(C) 教學(teaching)
(D) 成長(growth) 


8(B).

27. 「教學是藉著安排增強的構成情境,使學習者得到一些對他未來有 用的行為」,這可能是哪一個學者對教學的定義?
(A) 皮亞傑(J. Piaget)
(B) 斯金納(B. F. Skinner)
(C) 蓋聶(R. M. Gagné)
(D) 布魯納(J. S. Bruner)。


9(C).

35. 依照最新的特殊教育法(112 年 06 月 21 日公布),我國將身心障礙 學生分成幾類須特殊教育及相關服務措施協助之情形?
(A) 9
(B) 11
(C) 13
(D) 15


10(A).

36. 對於信度與效度的敘述,下述何者為非?
(A) 效度高,信度不一定高
(B) 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條件,但非充分條件
(C) 效度需要測驗分數的一致性和正確性
(D) 信度僅需要測驗分數的一致性或穩定性即可


11(C).

37. 在上數學課時,小安從老師的講解中,學習到解題原則。根據班杜 拉(A.Bandura)的社會學習論,指的是:
(A) 直接模仿
(B) 綜合模仿
(C) 抽象模仿
(D) 象徵模仿


12(A).

38. 學生學到在生活情境中如何運用符號去獲取知識的能力,此較屬 於蓋聶(R. M. Gagné)主張的哪一類學習結果?
(A) 心智技能
(B) 認知策略
(C) 語文知識
(D) 動作技能


13(B).

40. 根據《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教師基於導 引學生發展之考量,衡酌學生身心狀況後,得採取一般管教措施。 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A) 在教學場所一隅,暫時讓學生與其他同學保持適當距離,並以 兩堂課為限
(B) 要求站立反省,但每次不得超過半小時,每日累計不得超過兩 小時
(C) 經其他教師同意,於行為當日,暫時轉送其他班級學習
(D) 經法定代理人或實際照顧者同意後,留置學生於課後輔導或參 加輔導課程


14(B).

45. 教育部公告了「校園霸凌防制準則」,避免學生在校園受到霸凌的 傷害。下列有關校園霸凌防治的敘述,何者有誤?
(A) 鼓勵及保障學生見義勇為的行為
(B) 校園裡的霸凌事件分為「生對生」、「師對生」與「生對師」
(C)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師對生」霸凌事件,則依「高級中等以下 學校教師解聘不續聘停聘或資遣辦法」處理
(D) 針對生對生霸凌事件的特性,落實修復式正義,促進雙方當事 人對話與相互理解,化解衝突,修復關係及減少創傷


15(B).

50. 台灣地區地處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板塊交界,中小學實地避難訓練, 針對在地化災害特性編撰演練腳本,每年至少辦理幾次全校動員之 地震災害實員演練?
(A) 四次
(B) 一次
(C) 三次
(D) 五次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今日錯題測驗-教育學程◆教育基本知識-阿摩線上測驗

努力天才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