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成功不僅要親眼目睹,還要有備而來
88
(5 分32 秒)
模式:試卷模式
試卷測驗 - 111 年 - 111-2 無形資產評價管理師初級_第一科:無形資產評價概論(一) #114275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C).

1. 下列是 XYZ 公司在 2019 年 12 月 31 日的現金流量表的一部分(單位:台幣仟元),假如稅率是 35%,請問該公司當年的稅額(X)與自由現金流量(Y)各為下列何者?

(A) X=33,Y=-143;
(B) X=33,Y=-110;
(C) X=33,Y=53;
(D) X=33,Y=123



2(C).

2. 某公司 2019 年的資產總值為 5,000,000 台幣,該年度稅後收益為 400,000 台幣, 其利息費用支出為 50,000 台幣,營業所得稅率為 20%,請問該公司 2019 年的資 產報酬率何者正確?
(A) 16.0%;
(B) 12.5%;
(C) 8.8%;
(D) 7.5%


3(B).

3. 下列是 XYZ 公司未來 5 年(2021-2025)的現金流量(Free Cash Flow)預測,與各年度的折現因子(Discount Factor)(折現率 12%),請問這 5 年的淨現值下列何者正確?

(A) 165;
(B) 112;
(C) 4;
(D)資料不足,無法估計



4(B).

4. 下列何項不是無形資產之認列成本?
(A)購買價格減除商業折扣及讓價;
(B)購買價格所內含可扣抵之進項稅額;
(C)購 買價格所內含進口稅捐;
(D)為使該資產達定使用狀態之測試資產成本


5(C).

5. 依照國際會計準則第 38 號規定,無形資產無論是否有減損跡象,企業須對下列何 項資產每年做減損測試? 1.商譽、2.非確定耐用年限之無形資產、3.確定耐用年限之無形資產、4.報導期間 結束日尚未可供使用之無形資產
(A) 第 1、2 項;
(B)第 1、3 項;
(C)第 1、2、4 項;
(D)第 1、3、4 項


6(B).

6. 甲公司於 20X0 年 1 月 1 日購入專利權$5,000,耐用年限 5 年,按直線法攤銷。 20X1 年 12 月 31 日該專利權使用方式發生重大變動,經評估該專利權之可回收 金額為$1,500,並 20X3 年 12 月 31 日評估該減損因素大幅降低,評估該無形資 產之可回收金額為$800。試問甲公司於 20X3 年 12 月 31 日應認列之減損迴轉利 益下列何者正確?
(A) $0;
(B) $300;
(C) $500;
(D) $1,500


7(D).

7. 關於內部產生之無形資產,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A)評估內部產生之無形資產是否符合認列條件時,企業應將資產之產生過程分為 研究階段及發展階段;
(B)企業須將自產生無形資產之內部計畫區分係屬研究階段 或發展階段;
(C)企業內部計畫之研究階段之支出於發生時,不論該支出是否產生 很有可能之未來經濟效益之無形資產,該支出於發生時認列為費用;
(D)若企業內 部計畫之發展階段該無形資產之技術可行性已達成,並將使該無形資產可供使用 或出售,則企業可認列自發展產生之無形資產


8(C).

8. 關於透過企業合併所取得無形資產之認列,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A)收購日之公允價值即為無形資產之成本;
(B)若企業合併取得時可能僅於與相關 合約、可辨認資產或負債一起時方可分離,則該項無形資產應與商譽分別認列,但 須與相關項目一起認列;
(C)用以衡量無形資產公允價值之估計數,當存在不同機 率會有很多可能結果時,該不確定性項目不應納入無形資產公允價值之衡量;
(D) 組內個別資產均具類似耐用年限之前提下,可將一組互補性資產認列為單一資產


9(C).

9. 公司之期初存貨低估,但本期進貨及期末存貨正確,試問下列對財務報表之影響何者正確?
(A)資產高估、權益高估;
(B)資產低估、權益低估;
(C)權益高估;
(D)權益低估


10(D).

10. 不影響現金流量者下列共有幾項?
1.折舊費用、2.攤銷費用、3.提列備抵呆帳、4.發放股票股利
(A) 1 項;
(B) 2 項;
(C) 3 項;
(D) 4 項


11(A).

11. 下列何項支出不屬於無形資產?
(A)取得稀土礦產 3 公斤之支出;
(B)取得 4 張捕魚證之支出;
(C)取得 5 國進口配 額之支出;
(D)取得 6 輛計程車執照之支出


12(A).

12. 戶外旅遊公司於正常營業過程中為供出售而持有之捕魚許可證,應如何列示於該 公司之資產負債表?
(A)存貨;
(B)與合約相關之無形資產;
(C)與客戶相關之無形資產;
(D)與行銷相關 之無形資產


13(D).

13. 依評價準則公報第七號「無形資產之評價」規範,下列何者非屬其所定義之「無形 資產」?
(A)商標;
(B)營業秘密;
(C)商譽;
(D)有價證券投資


14(C).

14. 依評價準則公報第七號「無形資產之評價」規範,辨認無形資產之「可辨認」性, 下列之敘述何者有誤?
(A)係可分離,即可與企業分離或區分,且可個別或隨相關合約、可辨認資產或負 債出售、移轉、授權、出租或交換,而不論企業是否有意圖進行此項交易;
(B)由 合約或其他法定權利所產生,而不論該等權利是否可移轉;
(C)係可分離,即可與 企業分離或區分,且可個別或隨相關合約、可辨認資產或負債出售、移轉、授權、 出租或交換,且企業應有意圖進行此項交易;
(D)由合約或其他法定權利所產生, 而不論該等權利是否可與企業或其他權利及義務分離


15(B).

15. 依評價準則公報第七號「無形資產之評價」規範,商譽之價值為採用評價方法所估 計之企業權益價值減除可辨認淨資產價值後之剩餘金額,其形成之要素,下列何 者有誤?
(A)未來資產所產生之效益,例如新客戶及未來技術;
(B)人力團隊所產生之效益, 包括該人力團隊之成員所發展之智慧財產;
(C)組合及繼續經營價值;
(D)企業擴展 業務至不同市場之機會


16(A).

16. 依國際會計準則第 38 號「無形資產」(IAS 38-Intangible Assets)之規範,下列有 關企業合併之敘述何者有誤?
(A)若企業合併被收購者之進行中研究及發展計畫符合無形資產之定義,則收購者 應將其認列為資產,作為商譽之一部分;
(B)企業合併所取得且已認列為無形資產 之進行中研究或發展計畫,其後續支出若為研究支出,發生時即應認列為費用;
(C)企業合併所取得且已認列為無形資產之進行中研究或發展計畫,其後續支出若 為發展支出,但不符合認列為無形資產之條件,發生時即應認列為費用;
(D)企業 合併所取得且已認列為無形資產之進行中研究或發展計畫,其後續支出若為發展 支出,且符合認列為無形資產之條件,則應增加所取得之進行中研究或發展計畫 之帳面金額


17(D).

17. 依國際會計準則第 38 號「無形資產」(IAS 38-Intangible Assets)之規範,下列關 於企業支出之敘述何者有誤?
(A)研究之支出應於發生時認列為費用;
(B)發展階段之支出於符合認列無形資產之 條件時,認列自發展產生之無形資產;
(C)自外部取得之客戶名單,其後續之支出, 於發生時應認列為損益;
(D)內部產生之品牌,其直接之支出,得認列為無形資產


18(A).

18. 依國際會計準則第 38 號「無形資產」(IAS 38-Intangible Assets)之規範,下列敘 述何者有誤?
(A)郵寄訂購目錄可提升或創造品牌或客戶關係,進而產生未來經濟效益,故得認 列為無形資產;
(B)企業若預先支付商品或勞務之廣告價款,且另一方尚未提供該 等商品或勞務時,則企業擁有不同之資產,即預付款。當企業已收取相關商品,再 將預付款轉認列為費用;
(C)企業訓練活動之支出,在發生時認列為費用;
(D)企業 搬遷或重組企業部分或全部之支出,在發生時認列為費用


19(C).
X


19. 有關無形資產認列後之衡量,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A)依國際會計準則第 38 號「無形資產」(IAS 38-Intangible Assets)之規範,企業可選擇成本模式或重估價模式作為無形資產認列後衡量之會計政策;
(B)我國公 開發行公司可選擇成本模式或重估價模式作為無形資產認列後衡量之會計政策;
(C)我國非公開發行公司可選擇成本模式或重估價模式作為無形資產認列後衡量 之會計政策;
(D)無形資產之重估增值應於使用該資產時,逐期實現直接轉入保留 盈餘,而不列入當期損益


20(C).

20. 有關商譽之減損測試,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A)商譽不予攤銷,惟每年皆應進行減損測試;
(B)商譽如係當年度企業合併所取得, 則該單位應於當年度結束前進行減損測試;
(C)商譽其以前年度所認列之減損損 失,如果該資產之可回收金額有改變(增加),則其減損損失應予以轉回;
(D)商譽 之帳面金額大於可回收金額(Recoverable amount),則其已減損,應認列減損損失


21(C).

21. 有關無形資產之定義,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商業會計處理準則第 21 條對無形資產之定義不包含商譽;
(B)企業會計準則公 報對無形資產之定義為無實體形式之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但不包含商譽;
(C)評 價準則公報定義無形資產為無實際形體之非貨幣性資產,包含商譽以外之無形資 產及商譽;
(D)國際會計準則第 38 號「無形資產」對無形資產之定義為無實體形 式之貨幣性資產


22(D).

22. 下列何者並非常見之無形資產評價目的?
(A)交易目的;
(B)法務目的;
(C)財務報導目的;
(D)企業永續目的


23(B).

23. 下列何者並非商譽以外之無形資產之性質?
(A)無實際形體;
(B)貨幣性資產;
(C)可辨認;
(D)具未來經濟效益


24(A).

24. 依國際會計準則第 38 號「無形資產」之規定,下列各項中,何者為無形資產之認 列條件? 甲、可歸屬於該資產之預期未來經濟效益很有可能流入企業;乙、資產之成本能可 靠衡量;丙、不可與企業分離或區分。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 甲、乙、丙皆是


25(C).

25. 下列有關商譽之敘述,何者正確?
(A)商譽指源自企業、業務或資產群組之未來經濟效益,且可與企業、業務或資產群組分離者;
(B)企業合併所取得之無形資產通常係與商譽合併認列;
(C)無形資產 若屬不可辨認者,通常為商譽;
(D)商譽之價值可採用收益法下之特定評價方法估計之


26(D).

26. 下列何者非屬構成商譽之要素?
(A)企業合併所產生之專屬綜效,例如營運成本之減少或規模經濟;
(B) 人力團隊 所產生之效益;
(C)企業擴展業務至不同市場之機會;
(D)貢獻性資產之計提回收與 報酬


27(C).
X


27. 依評價準則公報之規定,評價人員應如何評估商譽之價值?
(A)商譽之價值為評價人員所評價之企業所有資產總帳面金額;
(B)商譽之價值為採 用評價方法所估計之企業權益價值,減除可辨認淨資產價值後之剩餘金額;
(C)商 譽之價值為企業未來各年度盈餘之折現數;
(D)商譽之價值為企業預期未來每年所 發放股利之折現值


28(C).

28. 將某一風險事項(例如收到未來不確定收益)之報酬,以無風險事項(例如收到 確定金額現金)予以表述,評價準則公報將其稱為下列何者?
(A)風險溢酬;
(B)期望現金流量;
(C)確定性等值;
(D)評價之不確定性


29(A).
X


29. 評價人員執行無形資產之評價時,下列有關利益流量之敘述,何者有誤?
(A)評價準則公報第七號「無形資產之評價」所稱之利益流量,其衡量應以現金 流量為原則;
(B)評價人員執行無形資產之評價時,若採非現金流量,則應於評 價報告中敘明其理由;
(C)採用收益法評價無形資產時,未來利益流量之風險 應僅反映於利益流量之估計,而不得反映於折現率之估計中;
(D)收益法所採 用之利益流量為未來將實際發生或假設情境下之數值


30(C).

30. 下列有關評價人員評價無形資產時所採用之評價方法或評價特定方法之敘述,何 者正確?
(A)評價人員不得僅採用單一之評價方法或評價特定方法評價無形資產;
(B)評價 人員如採用兩種以上之評價方法或評價特定方法時,應將所得之價值估計予以 平均,以取得合理之價值結論;
(C)評價人員若選擇對每一價值估計給予權重 之方式分析並調節不同價值估計間之差異,評價人員應於評價報告中敘明所給 予之權重及理由;
(D)評價人員應採用三種以上之常用評價方法評價,方能獲 得足夠適切之資訊


31(A).

31. 依據國際會計準則第 38 號「無形資產」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與無形資產的定義有關?
1.可被企業控制;2.具有未來經濟效益;3.成本能可靠衡量
(A)僅 12;
(B)僅 13;
(C)僅 23;
(D) 123


32(D).

32. 依據國際會計準則第 38 號「無形資產」之規定,下列有關無形資產會計處理之敘 述,何者有誤?
(A)內部產生之商譽不得認列為資產;
(B)非確定耐用年限之無形資產不得攤銷;
(C) 無形項目支出已認列為費用者,不得轉列為無形資產;
(D)經由企業合併所取得進 行中之研究專案計畫不得列為無形資產


33(A).
X


33. 依據國際會計準則第 38 號「無形資產」之規定,單獨取得無形資產之成本不包括 下列何項?
(A)購買價格中所包含之不可退還之進項稅額;
(B)建立資產之產出需求時所發生之 初期營運損失;
(C)直接使資產達到可供使用狀態所支付員工之勞務成本;
(D)直接 使資產達到可供使用狀態所支付員工之專業服務費


34(B).

34. 依據國際會計準則第 38 號「無形資產」之規定,下列何種情況之支出,不得認列 為無形資產?
1.企業自行建構客戶名單資料庫;2.企業單獨購買進行中之研究計畫;3.企業單獨 購買進行中之研究計畫,其後續研究支出
(A)僅 12;
(B)僅 13;
(C)僅 23;
(D) 123


35(C).
X


35. 依據國際會計準則第 38 號「無形資產」之規定,下列為企業內部產生之無形項目 支出,何者符合無形資產之定義及認列條件?
(A)員工訓練活動支出;
(B)推出新產品或服務之支出;
(C)產品材料及生產流程改 良之研究支出;
(D)整備資產使其達到能符合管理階層預期運作方式之所有必要直 接可歸屬成本


36(B).

36. 有關股東與經理人間代理問題之敘述,下列何者有誤?
(A)起因於因大多數的股東無法實際參與公司的經營;
(B)當公司持股集中在少數大 股東時,有助於減緩此類代理問題;
(C)建立適當的激勵政策,使賣力工作的經理 人可以得到獎勵,有助於減緩此類代理問題;
(D)公司現金愈多時,會增加此類代 理問題


37(D).

37. 有關股東與債權人之負債代理問題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債權人不僅能享有其與公司簽訂債務契約內的權利,跟股東一樣也可參與公司 的經營;
(B)經理人聽從股東將負債所得從事高風險投資方案時,必須先經過債權 人同意;
(C)大股東在意的是手中持有的股份,完全不需擔心必須對公司債務承擔 連帶責任;
(D)當公司價值小於其負債而面臨清算時,就公司剩餘財產請求權而言, 債權人是優先於股東


38(C).

38. 已知投資甲公司的貝他值(Beta, β)為 0.8,預期報酬率為 17%;投資乙公司的貝他 值(Beta, β)為 1.2,預期報酬率為 20%。考慮市場投資組合報酬率為 19%,無風 險利率為 4%。則下列何者正確?
(A)乙公司相對於甲公司較值得投資,因為乙公司的預期報酬率大於甲公司的預期 報酬率;
(B)乙公司相對於甲公司較值得投資,因為其 β 大於 1;
(C)投資甲公司 的淨現值為正,投資乙公司的淨現值為負,故投資甲公司;
(D)投資甲公司的淨現 值為負,投資乙公司的淨現值為正,故投資乙公司


39(B).

39.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股票價格的自我相關係數顯著異於零,支持弱勢效率市場假說;
(B)新上市股票 有蜜月期,表示半強式效率市場假說不成立;
(C)在強式效率市場假說情境下,內 線消息還是可以幫投資人賺取超額報酬;
(D)當市場符合半強式效率市場假說時, 基本分析無用,但透過技術分析可以幫投資人賺取超額報酬


40(D).

40. 投信預估甲公司近幾年的本益比介於 13~17,且已知該公司近四年的每股盈餘平均為 28 元。請問下列何者價格並非該公司的合理價格?
(A) 385;
(B) 413;
(C) 447;
(D) 480


41(A).

41. 下面有關自由現金流量之敘述,何者有誤?
(A)自由現金流量為正的公司,表示就是好的公司;
(B)自由現金流量為負的公司, 不一定是不好的公司;
(C)有些公司的四季自由現金流量會時而正、時而負,這是 正常現象;
(D)公司的自由現金流量雖會因發放高股利而減少,但卻能發揮降低發 生代理問題的可能性


42(D).

42. 資本資產定價模式(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常被用來計算個別資產的期望報酬率。今已知市場投資組合的期望報酬率標準差為 10%,甲把 60%的資金分配在 X 股票上,剩下 40%的資金分配在 Y 股上。已知 X、Y 股與市場投資組合的相關 係數分別為 0.57 及 0.38,及 X 與 Y 股票的報酬率標準差分別為 12%及 7%。則 下列何者有誤?
(A) X 股票的貝他值為 0.684;
(B) Y 股票的貝他值為 0.266;
(C) X 與 Y 股票形成 投資組合的貝他值為 0.5168;
(D) X 與 Y 股票形成投資組合的期望報酬率標準差 為 7.10%


43(D).

43. 關於常用的投資方案風險分析方法,請問下列何者正確?
1.敏感性分析;2.情境分析;3.電腦分析
(A) 12;
(B) 13;
(C) 23;
(D) 123


44(A).

44. 下列關於內部報酬率法之敘述,何者正確?
(A)使投資方案的淨現值為零的折現率;
(B)再投資方案的報酬率等於方案的資金成 本;
(C)淨現值法與內部報酬率法的結論可能不同,因為後者係以選擇符合股東利 益最大化為原則,故優於前者;
(D)以上皆正確


45(B).

45. 請問用標準差或變異係數來比較投資不同股票之風險時,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投資報酬率標準差愈小的股票,投資風險愈大;
(B)使用標準差與變異係數進行 投資風險比較之結果有可能不同,尤其在各股票的預期平均報酬率相差很大時;
(C)所謂的「高風險、高報酬」,意味只要投資高風險股票就一定能帶給投資人高報 酬;
(D)標準差優於變異係數,因為它的單位與原始資料單位相同


46(A).

46. 企業期末漏估列負債準備,將導致下列哪些財務報表項目低估?
1.本期費損;2.期末負債;3.期末權益
(A)僅 12;
(B)僅 13;
(C)僅 23;
(D) 123


47(C).
X


47. 下列何事項會導致企業本期淨利高估?
1.期初存貨低估;2.期末存貨高估;3.期末負債準備低估
(A)僅 12;
(B)僅 13;
(C)僅 23;
(D) 123


48(B).

48. 甲公司 X6 年期末漏記一筆起運點交貨之在途進貨,且年度盤點時亦未將該商品列入存貨。此項錯誤對 X6 年財務報表之影響,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A)期末存貨低估;
(B)期末權益低估;
(C)銷貨成本無影響;
(D)本期淨利無影響


49(C).

49. 甲公司 X8 年期初存貨為期末存貨之 60%,可售商品總額為銷貨成本之 125%,則 X8 年存貨週轉率何者正確?
(A) 3.76 次 ;
(B) 4.22 次 ;
(C) 5 次 ;
(D) 5.07 次


50(D).

50. 甲公司本期誤將進貨運費記為銷貨運費,若本期進貨均已售出,則該項錯誤對下 列何項財務報表項目無影響?
(A)銷貨毛利;
(B)銷貨成本;
(C)營業費用;
(D)稅前淨利


快捷工具

試卷測驗 - 111 年 - 111-2 無形資產評價管理師初級_第一科:無形資產評價概論(一) #114275-阿摩線上測驗

陳芷儀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8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