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卷-英文學習功能需求】只要填寫就能獲得500Y,結束時間 2024/06/03 12:00。 前往查看
阿摩:鼓勵和稱讚讓白痴變天才,批評和責備讓天才變白痴。
75
(1 分12 秒)
模式:循序漸進模式
【精選】 - 教甄◆教育專業科目-中等 - 教師檢定(教檢)◆中等學校◆學習者發展與適性輔導(舊名:青少年發展與輔導) - 教師檢定(教檢)◆教育理念與實務(舊名:教育原理與制度)(幼兒園、特殊教育、..(1250~1254)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B,D).

39.關於中輟生的輔導,以下描述何者不符合中輟輔導的輔導作法與輔導資源?
(A)任課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找到在人格特質、興趣或能力上的優勢,安排適性課程,以協助學生找到希望和選擇。
(B)學生出現缺席有異狀時,或已經達到連續三天未到的情形,學校輔導教師有責任於第一時間進行通報。
(C)中途輟學或長期缺課的學生,學校可以報請所在地強迫入學委員會進行訪問、書面告知/警告或給予新臺幣 300 元以下之裁罰。
(D)針對中輟行蹤不明的學生,學校可以通報縣市警察局少年隊,進行協尋中輟生的工作。


2(C).

14. 教師根據每個學生的能力、生長背景而在教學上有所差別、因材施教。請問這 是符合教師的哪個工作特性?
(A)專業性
(B)多元性
(C)挑戰性
(D)獨特性


3(B).有疑問
X


20. 小青的父母在照顧孩子的過程當中常有不一致的行為,經常依他們心情的好壞而定,有時對她很好,有時又對她很冷漠,則小青最可能成為哪一種依附 (attachment) 類型的孩子?
(A)抗拒型(resistant)
(B)逃避型(avoidant)
(C)錯亂型(disorganized)
(D)安全型(secure)


4(D).

85. 「增加特殊學生的融入(inclusion)並減少標籤」是多元文化教育的 哪一個向度?
(A)公平的教育
(B)內容的統整
(C)偏見的減少
(D)令人有效能感的學校文化。


【非選題】
閱讀下文後,回答 4-6 題。
       融合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自二十世紀以來已成為教育的焦點議題之一,其精神與 2006 年聯合國通過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不謀而合,該公約第 24 條 內容提到「締約國應確保於各級教育實行融合教育制度及終身學習,朝向充分開發人 之潛力、尊嚴與自我價值,並加強對人權、基本自由及人之多元性之尊重。」但在學校 施行融合教育時,常會面臨以下的現象:針對特殊需求的學生,有的學生會說:「老師, 他好奇怪!怎麼跟我們不一樣?」也有家長會問:「為什麼我的孩子要包容他?」

【題組】6.從「義務論」、「效益論」、「德行論」、「關懷倫理學」等教育倫理學說,選擇兩種理論,說明教師如何處理情境中學生或家長的提問,以實現融合教育之精神。(8 分)試題至此為止


快捷工具

【精選】 - 教甄◆教育專業科目-中等 - 教師檢定(教檢)◆中等學校◆學習者發展與適性輔導(舊名:青少年發展與輔導) - 教師檢定(教檢)◆教育理念與實務(舊名:教育原理與制度)(幼兒園、特殊教育、..(1250~1254)-阿摩線上測驗

CYT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7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