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卷-英文學習功能需求】只要填寫就能獲得500Y,結束時間 2024/06/03 12:00。 前往查看
阿摩:知道沒有力量,相信才有力量,要相信自己一定會成功
100
(2 分8 秒)
模式:循序漸進模式
【精選】 - 教師檢定(教檢)◆中等學校◆課程教學與評量(舊名:中等學校課程與教學)難度:(201~225)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D).

35.將班上學生的人際關係用社會矩陣法(sociogram)(或稱為社交測量法)畫出,發現學生甲、乙、丙 三人互選而成一個三角形,此三人稱為什麼團體?
(A)明星團體
(B)閒散團體
(C)孤立團體
(D)小團體


2(B).

43.如將全班每位學生的月考成績皆加10分,則下列哪一項會改變?
(A)學生的Z分數
(B)全班的平均數
(C)全班的標準差
(D)學生的百分等級


3(A).

44.教師自編課堂測驗實施結果以百分等級來呈現,較屬於何種評量?
(A)常模參照評量
(B)混合參照評量
(C)標準參照評量
(D)課堂參照評量


4(A).

20.奧蘇貝爾(D. P. Ausubel)設計出下列哪一個概念,藉以在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引出或形成一個相關的概念架構,以便接納新的學習?
(A)前導組織
(B)訊息處理
(C)學習遷移
(D)發現式學習


5(C).

29.下列對成就動機(achievement motivation)的敘述,何者正確?
(A)成就動機越低的人越努力避免失敗
(B)越簡單的作業越能激發學習者的成就動機
(C)學生的努力程度和成就動機的強度間有正相關
(D)成就動機越高的學生越會認為成功與否操之他人


6(B).

34.文老師本學期想嘗試用合作學習法進行教學,請問他採取的正確步驟依序為何?(甲)針對該單元進行全班測驗 (乙)計算個人及團體進步分數,進行小組表揚 (丙)依上學期成績,將學生做異質分組 (丁)進行全班授課及小組討論
(A)丁→丙→甲→乙
(B)丙→丁→甲→乙
(C)甲→丙→丁→乙
(D)丙→甲→丁→乙


7(D).

20.下列哪一種觀念屬於認知學習論的主張?
(A)採用連續漸進法可以塑造個體的行為
(B)透過獎懲可以改變行為促進學習
(C)個體的自發反應可因強化而保留
(D)學習是個體內在知識狀態的改變


8(C).

29.在常模參照測驗中,各試題的難度與鑑別度分別如下,哪一個試題相對較佳?
(A)甲試題:難度=.90,鑑別度=.10
(B)乙試題:難度=.50,鑑別度=-.20
(C)丙試題:難度=.50,鑑別度=.80
(D)丁試題:難度=.30,鑑別度=.50


9(B).

教師在課堂上宣揚自己的宗教信仰,並強制學生配合進行相關的活動。請問此舉最不符合下列何種教育規準?
(A)認知性
(B)自願性
(C)繼續性
(D)價值性


10(B).

27.文莉上課不專心,李老師屢勸不改,今天文莉又在做其他的事,李老師終於忍不住大吼「文莉!看我這裡!」讓全班嚇了一大跳,以致中斷原有的學習進度。請問這是什麼效應?
(A)月暈效應;
(B)漣漪效應;
(C)自驗效應;
(D)霍桑效應。


11(A).

泰勒(R. Tyler)在《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一書中所提出的課程設計模式稱為:
(A)目標模式
(B)歷程模式
(C)情境模式
(D)解放模式


12(A).

目前國中小學務處(訓導處)通常得設置的組別不包括下列何者?
(A)教務處 
(B)訓育組
(C)體育組
(D)衛生組


13(D).

32.在教學時間的運用上,教學成效較高的老師,通常會表現出何種顯著的特徵?
(A)教師休息的時間較少;
(B)教師講解的時間較少;
(C)學生寫作業的時間較多;
(D)學生專注學習的時間較多。


14(B).

3.北山國中希望透過評鑑瞭解校本課程發展的目標與實際運作間的落差,以作為課程改進的依據。下列哪一種評鑑模式較能符合該校所需?
(A)感應模式(responsive model)
(B)差距模式(discrepancy model)
(C)認可模式(accreditation model)
(D)鑑賞模式(connoisseurship model)


15(C).

6.社會行動取向的課程設計是在培養學生能直接展現公民意識的能力,藉由社區議題的認知和參與,進而提升公民效能。請問,其基本目的為下列哪一項?
(A)老師拋出一個議題
(B)從教科書找出解答
(C)採取行動並解決問題
(D)學生自行定義問題或議題


16(A).

24.陳老師在上課時,會隨時因應學生的學習速度、提供多樣性的教材內容、調整評量的內容,也會調整教師的角色與任務。陳老師是採用下列何種教學策略?
(A)個別化教學策略
(B)團體化教學策略
(C)擬人化教學策略
(D)目標化教學策略


17(C).

22.七年級的大明,第一次段考全班同學的各科成績均呈現常態分配。全班的國文成績平均 85 分,標準差 3 分;全班英文成績平均 75 分,標準差 5 分。大明的國文成績為88 分,英文成績為 80 分。請問,大明成績的團體相對地位最符合下列哪一選項?
(A)國文表現較好
(B)英文表現較好
(C)兩科表現一樣
(D)兩科無法比較


18(C).

18.在光明國中的校外教學過程中,建志私自離隊又忘了集合時間,因而遲到 30 分, 影響後續的行程。帶隊老師十分生氣,在車上斥責建志。其他同學看到老師生氣的 樣子,心生警惕。其後,未再發生遲到或私自離隊的情形。下列哪一效應可以解釋 其他同學的行為反應?
(A)羊群效應
(B)蝴蝶效應
(C)漣漪效應
(D)自我效應


19(D).

24.大明幫父母賣衣服到凌晨才休息,因此上學常遲到。盧老師要如何運用三明 治技術(sandwich technique)與其家長溝通?
(A)先說大明上學遲到的事實,再提出他在校的優良表現,最後說明老師的期 望
(B)先說大明上課精神不濟的事實,再提出學校的規定,最後說明輔導室對大 明的輔導措施
(C)先說大明上學遲到的事實,再提出請家長讓他提早回家休息,最後說明學 校的規定
(D)先說大明在校的優良表現,再提出他上學遲到的事實,最後說大明是位貼 心的學生


20(D).

15.王老師在第一次段考後對全班說:「我們班這一次的成績最差,但我發現你們以前入 學時智力測驗的成績都很好,我們一定可以雪恥,下一次段考一定會至少進步一 名……。」並且在每一週中多次提到「下一次段考一定會至少進步一名」這點。結果, 這個班級的平均成績果然每一次段考進步一名。下列何者最符合這種現象?
(A)以身作則(modelling)
(B)月暈效應(halo effect)
(C)霍桑效應(Hawthorne effect)
(D)自我應驗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21(A).

6.林老師帶領學生利用網路與史瓦帝尼的中學生進行交流。在交流中,小華發現當地 醫療資源貧瘠,立志長大後要投入醫療行列,幫助貧苦的人民。此學習經驗屬於下列 何者?
(A)潛在課程
(B)空白課程
(C)彈性課程
(D)顯著課程


22(B).

19.依據《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議題融入說明手冊》對議題融入的敘述, 下列何者正確?
(A)議題不可以單獨設立科目進行教學
(B)議題可由教師視情形融入課堂教學
(C) 議題融入應優先在團體活動時間實施
(D)每一門教學科目至少應包含 1 個議題


23(A).

閱讀下文後,回答 4-6 題。
        瑪塔國中獲得十萬元的經費,將用於明年度校園安全的規劃。校長希望師生均能先積極提案,以便在期末前提出整合性的方案。 
       陳老師於課程中引導學生進行專題探究,嘗試規劃「校園安全改善方案」。首先, 他請學生分組討論過去在校園內所發生的安全問題、踏查可能出現危險的地方並思考 其原因。接著聚焦其中一個問題,引導學生透過文獻資料查找,訪談並蒐集同學、老師 及各處室主任/組長的需求與建議。最後透過分析前述相關資料,提出改善校園安全的方案,並針對方案內容,提出經費規劃,以完成企劃書。 在期末發表會後,全班根據老師提供的評量規準,評選出較佳之方案。

【題組】4.下列何者不是本課程關注的主要重點?(2 分)
(A)重視課堂差異化教學
(B)強調行動方案的規劃
(C)強調主動學習與探究
(D)重視資料收集與分析


24(C).

9.大華老師讓學生使用可上網的平板電腦,培養學生操作平板電腦的技能,並記錄自己 的學習困難及思考解決策略。此教學活動主要在增進學生哪兩種類型的知識?
(A)事實性知識,概念性知識
(B)概念性知識,程序性知識
(C)程序性知識,後設認知知識
(D)事實性知識,後設認知知識


25(B).

10.根據安德森等人(L. Anderson et al.)所修訂的認知領域目標層次,下列提問內容與對應的目標層次何者正確?
(A)這本小說的作者是誰?—理解層次
(B)看完這本小說,你會如何改寫結局?—創造層次
(C)看完這本小說,你認為女主角是屬於哪一種個性?—評鑑層次
(D)看完這本小說,你覺得作者的寫作架構是否符合邏輯?—應用層次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精選】 - 教師檢定(教檢)◆中等學校◆課程教學與評量(舊名:中等學校課程與教學)難度:(201~225)-阿摩線上測驗

許英輝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