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卷-英文學習功能需求】只要填寫就能獲得500Y,結束時間 2024/06/03 12:00。 前往查看
阿摩:平時練習要快狠準,考試才有足夠時間重複檢查
57
(1 分53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統測◆多媒材創作實務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B).
X


2. 有關多媒材創作計畫,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創作靈感來源必須透過文獻探討取得,若僅根據自己的經歷聯想產生,顯得不夠嚴謹
(B) 研究過程中透過材料的認識、選擇與應用,進行創作實務演練與觀察;文字或影像紀錄太耗時,應直接撰寫成果報告
(C) 文獻探討是藉由前人的理論觀點,整理出支持自己主題相關的印證,不宜加入創作者本身的建議
(D) 創作主題的設定為首要,確認希望表達的方式與傳達的意象,然後進行主題方向計畫內容


2(A).
X


7. 圖(一)竹編的紋飾,下列敘述哪一個組合正確?
①屬於連續、反覆的創作形式,呈現出秩序、規律的秩序之美
②深色圓形線條具有強調編織紋路的效果,與淺色圖紋形成明顯的對比
③編紋規律地重複排列,看起來具有速度活潑感
④圖中的薄竹片呈現色彩深淺漸變的視覺效果

(A) ①③
(B) ①④
(C) ①②
(D) ③④



3(D).

20. 有關平面創作與立體造型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 使用油畫顏料與蛋彩、炭筆結合裁剪成大小不一方形的壁紙黏貼,可創作立體造型的作品
(B) 決定作品是平面或立體造型的主要原因是創作技巧的純熟度,透過卓越的技術,任何媒材皆可形塑立體結構
(C) 平面媒材可透過堆疊構成立體結構設計,軟性材質媒材較不適合應用於立體雕塑創作
(D) 重複的點材可產生節奏律動感,亦可延伸構成空間量感,運用圓點材料創作可構成立體設計


4(B).
X


23. 有關拼貼組合創作構思設計,下列何者正確?
(A) 拼貼組合創作多屬於可辨識的具象物件,經解構後重組
(B) 利用紙張撕碎後拼貼組合創作適用於二維空間創作,較不適合三維空間
(C) 設計圖的繪製,是拼貼構思設計、作品創意表現成敗最關鍵的部分,遠比天馬行空的 主題設定與創作方向更重要
(D) 選定異材質多媒材組合創作時,主要是表現衝突美感與變化性,無關協調性,媒材黏貼固定後則無須調整或修飾


5(C).

26. 有關三宅一生(Issey Miyake )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①擅長立體主義設計,服裝多以無結構模式進行設計
②三宅一生被稱為破壞主義者及布料魔法師
③善用性別魅力,創造時尚界獨特前衛設計哲學
④三宅一生常以揉碎、拆解、再組合創造出奇特的構造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①④
(D) ②③④


6(B).

28. 有關解構主義的定義,下列何者錯誤?
(A) 解構主義為突破傳統哲學所進行的鬆開、拆解與擾動
(B) 以新的結構為基礎,挑戰以往認為可能或不可能的規則與限制,創造出新的視覺效果
(C) 讓觀賞者有參與對話表達及詮釋自我感受的機會
(D) 解構主義涵蓋了文化、社會、文學等多面向


7(A).

36. 有關馬列維奇(Kazimir Malevich)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 創作繪畫《黑色方形》(Black Square )
(B) 新藝術運動(Art Nouveau)之先驅
(C) 創立包浩斯(Bauhaus)學校
(D) 設計英國曼徹斯特帝國戰爭博物館(Imperial War Museum North)


8(C).

39. 課堂小組創作,同學將紗線自由纏繞、均佈黏著於吹氣氣球,待乾燥後取出戳破的氣球;形成紗線的立體造形,再固定於鋁線做成的細長骨架,完成一個燈飾。下列創作敘述何者正確?
(A) 塊材元素併合一束末端梳開的紗線,呈現蓬鬆感流蘇造型
(B) 錯視構成法則,將紗線視為氣球,打造出立體錯視幻覺
(C) 使用構成的組合法則,著重紗線疊加的色彩與質感表現
(D) 以分割法則,創造垂直水平的「風格派」構成


9(B).

40. 專題實務課程使用回收素材,學生演練多媒材創作的加成、去除及替換法則進行優質的設計改造:將牛仔褲管裁下改造成為膝上短裙,從下擺內側縫合抽褶蕾絲往裙擺外緣延 展至覆膝長度,展現層次感;及腰寬鬆棉質上衣改造成鏤空半透明條紋質感、使用墨綠色布料從裡面襯托,再隨機拼貼音符圖案,袖子部分創造褶皺層疊效果。下列敘述何者最適切?
(A) 靈感來源為幾何圖形的現代建築風;展現前衛極簡的機械美學
(B) 整體服裝呈現輕鬆活潑風格;媒材概念為時尚永續升級再造
(C) 整體展現復古巴洛克風格的奢華雍容;媒材推翻文藝復興時期的均衡
(D) 結合異質材料整體造型的龐克風格;使用混合媒材的纏繞與編織創作


10(D).

41. 有關服裝造型創作表現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 太空時代常以太空人的服裝為雛型,加入新元素如光導纖維、木質、陶瓷等不屬於布料的材質來雕塑服裝
(B) 馬丁‧馬吉拉 ( Martin Margiela ) 擅長運用無結構式設計,於 1970 年將服裝結構破壞重組,創造一系列前衛、大膽、獨特的服裝作品
(C) 派屈克‧泰(Patrick Tai),使用3D列印筆,將塑膠顏料應用在設計上,以重覆疊加的線條,將服裝形塑成有機形式和動物意象
(D) 川久保玲(Rei Kawakubo ),運用放大的塗鴉花樣,搭配擅長的超大輪廓剪裁,正面看似紙娃娃的平面服裝,營造出2D的效果


11(B).

42. 有關立體創作作品的陳列與展示,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主題性立體創作:以節慶及故事的延伸與聯想作為設計概念,且多採用抽象手法,引導觀者進入作品情境
(B) 裝飾性立體創作:通常具有跳脫環境及融入環境的特性,形成強烈的裝飾性,作為環境特色的地標
(C) 陳列性立體創作:配合在地文化特色進行主題式創作,強調風格鮮明的單品,單獨陳列於環境中
(D) 紀念性立體創作:表彰歷史偉人或紀念重大的歷史事件,皆以雕像作品供後人緬懷


12(C).
X


44. 有關創作過程,設計師運用不同的表現手法,透過線條、質感或色彩,將想法、構思或主觀意念,以抽象或具象的圖像、物件表達出來。下列敘述何者最適切?
(A) 設計師透過完善的創作設計規劃,讓作品完全傳達本身的想法及觀點,不可以有所差異
(B) 透過設計執行,將創作理念轉化成創作意象的過程;而觀者轉譯的意象,不一定與 創作者相同
(C) 將腦海的圖像創作出來,為達到最佳化選擇,多方嘗試替換質感對作品的意象傳達不會有太大影響
(D) 表達創作理念的過程,適合以平面圖像或立體造形呈現,不適用於空間的裝置藝術


13(A).
X


45. 有關埃及古夫金字塔( Pyramid of Khufu ) 和朱銘的《 太極系列 - 單鞭下勢 》的分析,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朱銘太極系列以純粹的圓形、正方形及三角形等幾何結構
(B) 埃及古夫金字塔造形具備穿透流動的結構
(C) 朱銘太極系列以金屬線材彎折、堆疊與扭轉組合而成
(D) 埃及古夫金字塔具備幾何實體量感構成


14(B).
X


▲ 閱讀下文,回答第 49-50 題
台北市立美術館 2022 年展出《瑪莉官:時尚革命者》,內容為英國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 ( Victoria & Albert Museum ) 策劃之世界巡迴展,回顧英國知名時尚設計師瑪莉官 (MaryQuant)的作品。圖(八)右圖展示陳列雨衣作品是以斗篷、拉鍊、對比色的衣領等, 呈現實用性與視覺設計;左圖展示陳列的作品是將原本拿來製作紳士西裝或軍裝的剪裁及面料,演繹成輕鬆有趣的女裝。
6639c533a9323.jpg


【題組】50. 創作意象傳達與展示實務,下列何者正確?
(A) 右圖展示的斗篷、拉鍊、對比色的衣領等,創作意象表達民俗節慶
(B) 從創作內容可以理解設計師帶動了法國洛可可復古新風潮
(C) 左圖運用新藝術時期的文化元素,顯示設計師的單一思考作風
(D) 從展覽主題內容得知設計師突破傳統框架,並融入該年代設計的創新表現


快捷工具

今日錯題測驗-統測◆多媒材創作實務-阿摩線上測驗

MJ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5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