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卷-英文學習功能需求】只要填寫就能獲得500Y,結束時間 2024/06/03 12:00。 前往查看
阿摩:輸在猶豫,贏在行動。
45
(1 分33 秒)
模式:近期錯題測驗
科目:國中會考基測◆國文科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B).

4. 下列文句「」中的字,何者讀音正確?
(A)師恩浩蕩,刻「鏤」在學子的心頭:ㄌㄩˇ
(B)他不小心受傷,痛得齜牙「咧」嘴:ㄌㄧㄝˇ
(C)努力多時,他「祈」望能考上理想的學校:ㄒㄧㄣ
(D)這座國家公園裡群山「峙」立,是知名的勝景:ㄙˋ


2(D).

8. 「科舉制度下的讀書人,滿腦子是理論上的人際關係,不懂計算利害的真實人 際關係。但新官上任後必會受地方上小吏和權貴的教導,因為他們熟悉當地語 言和風土人情、人際網絡,熟悉各種慣例並依此謀生獲利。聖賢書沒講的潛規 則,通過這些人得以繼承與傳播。至於不接受再教育的讀書人,不是丟官就是 送命,這就是為什麼有些新官久了卻成了貪官的原因。」根據這段文字,下列何 者最可能是新官墮落的原因?
(A)科舉制度的遺毒
(B)聖賢書的潛規則
(C)精通當地使用的語言
(D)地方小吏權貴的影響


3(A).
X


11. 這首詩的寓意與下列何者最接近?
(A)人生而平等,不應比較社會地位的高低
(B)自大者只看見自己,卻忽略別人的貢獻
(C)能巧妙地顧及對方,才是漂亮的談話方式
(D)偉大的成就,來自於循序漸進的做事態度



4(B).

13. 青春期對自己的焦慮厭棄,全反映在無衣可穿的恐慌中了,那感覺是:「人生即將開始了,我難道要如此窘迫的出場嗎?那時期的衣櫃也是空 乏又難堪的。因此,即使無法斷言從衣櫃可以看出個性,這狹長的空間裡的確掛疊著自己的許多相貌,隱藏著自己的渴望。
這段文字中的甲、乙、丙、丁四處,何者最適合使用標點符號中的下引號?
(A)甲
(B)乙
(C)丙
(D)丁


5(B).
X


18. 「一場好的演講,開端和結尾安排得很近。」這句話最不可能包含下列哪一種演講的要點?
(A)洋洋灑灑
(B)言簡意賅
(C)首尾相應
(D)主題一貫


6(A).

19. 一文人在札記上寫道:「古梅放花時,以盤石置彞鼎器,焚香點茶,開內典1素書讀之,正似共百歲老人,捉麈談霞外事。」這段文字的主題,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A)超脫世俗的閒情逸致
(B)適合修煉的節氣時令
(C)把賞古玩的風雅情懷
(D)相知相惜的忘年情誼 


7(D).

24.
 
根據圖表,關於臺灣飲料店 98 ~ 108 年 4 月營業額的敘述,下列何者最恰當?
(A) 107 年營業額低於 106 年
(B) 108 年全年營業額明顯衰退
(C) 99 年營業額的年增率最高
(D) 107 年營業額比 98 年多一倍以上



8( ).
X


請閱讀以下短文,並回答27 ~ 28題:
       西元1515年,一隻名為甘妲的印度犀牛從印度西岸運達里斯本,作為禮物贈予葡萄牙國王。犀牛在當時的歐洲難得一見,引起了很大的騷動。
       當時的版畫家杜勒為甘妲創作版畫,這件作品因廣受歡迎而大量印製、傳播。然而,版畫中的犀牛卻是一隻奇幻莫名的生物,身上披覆怪異的鎧甲、鱗片,以及各式瘤突、紋路與棘刺,更顯眼的則是後頸部那一支螺旋狀硬角。原來,杜勒並沒有親眼見過甘妲,而是根據一張由不知名的藝術家所繪製的素描轉製而來。有趣的是,當時另外一位版畫家柏克麥爾也製作了甘妲的木刻畫,儘管這件作品的真實性明顯優於杜勒版本,卻無法得到公眾的認同,遠不如杜勒版本普及。
       〈杜勒的犀牛〉沾水筆手稿至今仍完整保存在大英博物館,若我們稍忽略細節來遠觀,就會發現畫中犀牛整體的比例與立體感並不突兀。然而,當我們想把一張手稿轉製成可以大量印行的版畫時,應該會面臨所謂「布線」的抉擇問題,也就是必須從原畫的灰階或紛雜的線條中整理、勾勒出明確的線條,確實「交代」這個物件的形狀與細節,不能模稜兩可。或許在這個階段,杜勒由於沒有親眼見到實體,再加上自身對異國奇物的想像,而在畫中做了許多超乎現實的描繪。
       經過這些轉折,最終製成的版畫無愧大師之名,線條流暢靈活,布局精巧,而且整體視覺效果與細節也一如預期地強化了。甚至,在杜勒的手稿中犀牛後頸上的 尖角原本並不是那麼明顯,現在也有意或無意地被放大了一點。
                                                                   ——改寫自陳一銘〈師法自然——生物學殿堂中的繪者〉

【題組】28. 根據本文,杜勒製作的犀牛版畫與真實犀牛有明顯差異的原因,不包含下列何者?
(A)沒有親眼見到犀牛
(B)過度凸顯比例和立體感
(C)對異國奇物的想像脫離現實
(D)從手稿轉製為版畫時會強化細節


9( ).
X


請閱讀以下短文,並回答29 ~ 30題:
       外婆的菜園在愛河畔的老家,毗連著外公的水稻田和舅舅的木材工廠,她每天從漢口街的舅舅家步行到中華路的老家,種菜、蒔花,餵食數目甚少的雞鴨。她七十幾歲仍勤奮不輟,鋤頭放在菜畦,鋤累了,身體就倚著鋤頭休息。那是外婆晚年的「休閒活動」吧。我每天放學就騎腳踏車去陪她種菜,天黑前,腳踏車載滿收刈的青菜,祖孫兩人步行回家。
        我不確定那些青菜是否挹注過一個貧窮家庭。外婆的子女中以母親最歹命, 遇人不淑,我猜外婆一定想以此幫助她心疼的二女兒。然則我非常不甘願每天去種菜,貧窮不見得要種菜,何況我並非閒閒沒事幹,明明還有一大堆功課要做,一大堆試要考。我不甘願地挑水桶、糞桶到菜園,拿著長勺隨便揮灑,敷衍了事,其實 這些工作大部分還是外婆負責。我想起沉重的功課,和翌日的考試,覺得前途就像 快速都市化市區裡的這一畦菜園,蹇促,缺乏希望。天色漸暗,外婆收割好茼蒿、空心菜、韭菜、蔥,蹲在菜園邊的灌溉溝渠清洗根莖上的泥土,我覺得我的前途跟 著那些泥土流失了。
       天色黑了,外婆已年邁,步履遲緩,我努力壓抑一些不耐煩的情緒,牽著腳踏車和她正要穿過汽機車呼嘯來往的中華路,我趁車行空檔迅速穿越馬路,看對面的外婆還遲疑不敢通過。我覺得等了很久,想起功課和考試,越來越焦慮,隔著來往奔馳的汽機車對她咆哮:「趕緊啦!我還要轉去寫功課。」我記得我的外婆,我清楚記得她蒼老害怕的形容,站在對面遲遲不敢過來。黃昏的天色透著薄涼,奔匆的汽機車急急馳向黑暗。

                                                                                                           ——改寫自焦桐〈菜園肚皮〉


【題組】30. 關於本文的寫作手法,下列說明何者最恰當?
(A)以蘊含內心情感的畫面收束全文
(B)用祖孫間的對話凸顯二人情感親密
(C)以敷衍的種菜動作暗示對課業的逃避
(D)用外婆收割的蔬菜表達對作者的期許


10( ).
X


請閱讀以下短文,並回答33 ~ 34題:
       在工程現場,很難說服業主因為天氣影響而無法施工,因此,無論天候多麼惡劣難耐,往往也不會有延期的時間。加上包商是以做了幾個工程來計算賺頭,師傅則是以每日計算工資,少一天上班就少一天收入。為了養家活口,施工者往往盡可 能冒著烈陽或是風雨來到現場。
       我們這些監工者往往在施工進度和工人安危下掙扎求生。一方面不希望工期過於緊逼,適度讓施工者至少週日能夠休息,以免工人們勞動過度而倒下,但又苦於工地現場進度常受到不可抗力因素而延後,難以取捨。那些坐辦公室的高層經營者總拿出一些「多少多少年以前如何刻苦耐勞」的講古,來要求師傅們不要休息,以進度為先。這種嘴巴說兩句話就能壓榨他人勞動、剝削他人的事情是如此容易,這種自以為聰明的行為又是如此失智而廉價,然而,卻在真實環境中接連上演。上面的這麼說著,要求下面配合,又因為以合約計算,早做完早賺,師傅們往往也因為生活壓力而配合,撐到不能再撐為止——過度勞累的結果是隨機的傷痕,而變形 的關節和手指,再也無法做某些動作和姿勢。
                                                                                                                   ——改寫自林立青《做工的人》

【題組】34. 關於畫線處文句的解讀,下列何者最恰當?
(A)「自以為聰明」是因為自命風雅
(B)「行為」指的是為了生活而隱忍
(C)「失智」是指因衝動而失去理智
(D)「廉價」是因為不需要付出勞力 


11( ).
X


請閱讀以下短文,並回答41~42題:
       唐太宗自臨治兵,以部陣不整,命大將軍張士貴杖中郎將等,怒其杖輕,下士貴吏。魏徵諫曰:「將軍之職,為國爪牙1,使之執杖,難為後法,況以杖輕下吏2乎?」上亟釋之。
                                                                                                                          ——改寫自《資治通鑑》

【題組】41. 根據本文,下列字詞解釋何者最恰當?
(A)「張士貴杖中郎將」中的「杖」是倚仗之意
(B)「下士貴吏」中的「下」是貶官之意
(C)「以杖輕下吏」中的「輕」是輕易之意
(D)「上亟釋之」中的「亟」是急忙之意


快捷工具

近期錯題測驗-國中會考基測◆國文科-阿摩線上測驗

連芷睿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4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