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卷-英文學習功能需求】只要填寫就能獲得500Y,結束時間 2024/06/03 12:00。 前往查看
阿摩:學力代表過去,財力代表現在,學習力代表未來。
90
(2 分50 秒)
模式:循序漸進模式
【精選】 - 教師檢定(教檢)◆中等學校◆課程教學與評量(舊名:中等學校課程與教學)2024~2015難度:(211~220)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B).
X


26.余老師上課時發現學生對於食安問題頗為關心,乃讓學生對此一問題及其涉及的公民意識和道德實踐等議題進行思索與討論。請問,此種課程設計較屬於下列何者?
(A)歷程模式
(B)目標模式
(C)慎思模式
(D)實作模式


2(B).

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自然科學領域綱要》在高中階段規劃「自然科學探究與 實作」的課程,強調議題或問題導向學習,培養學生「探究」和「實作」的科學素養。 此「自然科學探究與實作」課程,屬於下列何種課程類型?
(A)理念課程
(B)正式課程
(C)運作課程
(D)經驗課程


3(B).

22.某中學因為學校運動會進場活動扮演納粹軍團而受到非議。活動前學生上網蒐尋並 研究納粹軍團的人物特色及軍事裝備,進場時扮演得栩栩如生。輿論認為學生的扮演 活動是以吹捧之姿歌頌納粹精神。若以多元文化的觀點修改活動內容及其目標,下列 哪一學習目標不須優先考量?
(A)能了解文化的多樣性
(B)能採取適當的社會行動
(C)能具備文化批判的能力
(D)能具備全球視野與關懷


4(B).

29.學校為因應課程轉型與變革召開課程發展委員會,四位老師分別提出對學校課程與 教學的不同主張。 黃老師:學校課程應強調讀寫算、基礎課程與選修課程。 戴老師:學校課程應重視學生需要和興趣,應包括學生活動、學校與社區間的活動。 王老師:課程應強調學習者轉化知識與問題解決的技能。 傅老師:課程應強調社會問題的探討及其解決方式。 下列敘述何者較為正確?
(A)黃老師的課程主張較偏向認知過程取向
(B)戴老師的課程主張較偏向自我實現取向
(C)王老師的課程主張較偏向社會重建取向
(D)傅老師的課程主張較偏向學術理性取向


5(C).

13.樂樂國中九年級 400 位學生接受理化科測驗,其中高分組(全體學生得分的前 25%)與低分組(全體學生得分的後 25%)分別有 40 人與 30 人答對該測驗第十題。下列何者 最可能是該題的難度值?
(A)0.10
(B)0.18
(C)0.35
(D)0.70


6(C).

11.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綱要中提到:「因果、互動、結構是分析歷史變遷的重要概念。」 此一敘述所表徵的是下列何者?
(A)事實(fact)
(B)概念(concept)
(C)通則(generalization)
(D)理論(theory)


7(C).

24.這次實習課的主題是學習示波器的操作方式。蕭老師先要小義站在旁邊看他示範, 接著讓小義自己嘗試練習。之後針對操作步驟背後的原理進行提問,並假設故障發生 要小義思考如何解決。最後,蕭老師請小義說出對今天學習的想法,以及思考自己 哪些地方可以改進。此一系列的教學步驟,較接近下列何種教學模式?
(A)直接教學
(B)錨式教學
(C)認知學徒制
(D)問題導向學習


8(B).

13.張老師為強化學生的閱讀理解,先示範如何從課文提出字義性、預測性和推論性的 問題,再由學生模仿他的提問方式,培養學生閱讀時能獨立提問並參與小組討論。 張老師採行的是哪一種教學法?
(A)概念獲得法
(B)交互教學法
(C)精熟教學法
(D)發表教學法


9(D).

6.上完自然領域課程後,何老師請學生總結對科學理論進展的想法。A 學生認為科學理論的提出是知識累積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結果,B 學生則認為天才的出現是科學理論進步的原因。此種現象顯示下列何種課程的特質?
(A)理念課程
(B)正式課程
(C)知覺課程
(D)經驗課程


10(A).

22.為增進學生的國際視野,劉老師以自己任教的地理科為主,納入其他領域學科的內容。其做法較傾向何種課程統整模式?
(A)多學科(multi-disciplinary)
(B)超學科(transdisciplinary)
(C)科際整合(interdisciplinary)
(D)單一學科內(within single discipline)


【非選題】
3.杰倫向陳老師報告,他遭到同學的網路霸凌,經查證後,確為屬實。陳老師該如何對 杰倫、霸凌者及班上其他同學分別進行輔導?

快捷工具

【精選】 - 教師檢定(教檢)◆中等學校◆課程教學與評量(舊名:中等學校課程與教學)2024~2015難度:(211~220)-阿摩線上測驗

廖如萍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9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