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卷-英文學習功能需求】只要填寫就能獲得500Y,結束時間 2024/06/03 12:00。 前往查看
阿摩:錯題不打緊,重要是吸取教訓
100
(47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教甄◆教育專業科目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C).

2.教育部曾於民國 109 年 11 月核釋《教師法》第十六條第一項第一款所定「教學不力或不能勝任工作有具體事實」之 具體情形,下列何者「並非」此一核釋令中所列舉的明文內容?
(A)不遵守上下課時間,經常遲到或早退。
(B)親師溝通不良,且主要可歸責於教師。
(C)行為違反法規,經查證屬實。
(D)班級經營欠佳,有具體事實。


2(B).

3.當國民中學教師於服務學校內遭受性騷擾而為被害方時,若要依《性別平等教育法》向行為人(加害方)所屬學校申 請調查並獲受理,則下列敘述何者最為正確?
(A)僅行為人為「本校學生」時方可。
(B)僅行為人具有「學生身分」時方可。
(C)僅行為人係屬「本校校長、教師、職員、工友或學生」時方可。
(D)當行為人具有「學校校長、教師、職員、工友或學生身分」時即可。


3(D).

4.對於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之教科圖書,下列哪項不是國民教育法的規定?
(A)教科圖書審定委員會由學科及課程專家、教師及教育行政機關代表等組成,教師代表不得少於三分之一。
(B)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藝能及活動科目之教科圖書,應免費借用予需要的學生。
(C)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之教科圖書,由教育部審定,必要時得編定之。
(D)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之教科圖書,由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訂定辦法公開選用之。


4(A).

19.青草國中藝術領域陳老師,在設計跨領域彈性學校課程時,提到藝術領域跟數學學科屬性不同,我們這領域的課 程設計不一定要事先陳述預期的學習結果,而可由內容與活動的設計開始,這樣才能讓學生有自由創造的機會。 這種課程設計屬於下列哪一種模式?
(A)過程模式
(B)寫實模式
(C)目標模式
(D)批判模式


5(C).

25.跨領域及課程統整教學是十二年國教課綱強調的重點,以下敘述何者正確:
(A)多學科(multidisciplinary)統整模式是指多學科跨越學科界限,將不同學科的知識和技能有機地整合在一起, 創造出全新的學習體驗和知識領域。
(B)依據課綱規定跨領域統整課程最多佔領域學習課程總節數五分之一,並應於彈性課程中實施,不能占用部定課 程節數。
(C)統整可以以合科形式為之,但統整之道,未必一定要以合科教學的方式進行,分科教學亦有統整之道,不必勉 強為統整而統整。
(D)跨領域課程教師必須多位教師進行協同教學,無法單人教學,因此跨領域共備社群就是老師之間凝聚教學設計 與共識的重要機制。


6(D).

30.對於教師自我效能感的探討,何者有誤?
(A)教師相信自己具備組織和課程執行課程的能力,能掌控教學、教學策略、教學互動的核心信念,是對自我能力的 判斷。
(B)教師自我評價自身或集體教學計畫、組織或執行教學行動,在針對各種不同素質的學生的教學工作裡,達成教育 目標的效能信念。
(C)教師對自己教學能力或自己能影響學生學業成就的一種評價或信念。
(D)高效能感的教師相信其他老師有能力達成教育目標及任務,對學生的學習也有較高的幫助。


7(D).

31.十二年國教課綱共列入 19 項議題,其中有 4 項屬於重大議題,下列選項何者完全正確:
(A)性別平等、原住民族教育、科技、安全。
(B)性別平等、人權、國際教育、生命。
(C)性別平等、人權、戶外、生命。
(D)環境、性別平等、海洋、人權。


8(C).

32.依據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學習障礙學生的鑑定標準何者錯誤?
(A)學習障礙並非因感官、智能、情緒等障礙因素或文化刺激不足、教學不當等環境因素所直接造成之結果。
(B)學習障礙者的個人內在能力有顯著差異。
(C)學習障礙在聽覺理解、口語表達、識字、閱讀理解、書寫、數學運算等學習表現有顯著困難,經教育所提供之介 入將有效改善。
(D)學習障礙統稱神經心理功能異常而顯現出注意、記憶、理解、知覺、知覺動作、推理等能力有問題,致在聽、說、 讀、寫或算等學習上有顯著困難者。


9(D).

33.對於教師班級經營的主張,何者錯誤?
(A)德瑞克斯(Dreikurs)主張所有的學生是需要歸屬的社會生物,他們皆有強烈的「認可情結」,所有的行動反映出 需要被接納、重視的企圖。
(B)庫寧 (Kounin) 以「教師為中心」的模式,強調「動力」觀念,有效能的老師在班級經營上都採用預防策略而 不是介入策略。
(C)高登(Gordon)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諧氣氛下的師生良性溝通。
(D)基諾(Ginott) 主張教師可以運用團體動力的察覺來強化班級的經營,了解學生行為衝突背後的基本原因,以及 學生的動機,成功地管理教室常規,進行良好的班級經營。


10(C).

40.在個體行為發展理論上,提出「發展任務」(Development Task)論,用以指稱個體的心智能力應配合實際年齡之 水準,如此方能持續順利發展的是下列哪位學者?
(A)艾瑞克森(E. Erickson)
(B)佛洛依德(S. Freud)
(C)赫威斯特(R. J. Havighurst)
(D)維高斯基(L. Vygotsky)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今日錯題測驗-教甄◆教育專業科目-阿摩線上測驗

彥婷陳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