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卷-英文學習功能需求】只要填寫就能獲得500Y,結束時間 2024/06/03 12:00。 前往查看
阿摩:千金難買早知道,萬金難買後悔藥
100
(1 分47 秒)
模式:循序漸進模式
【精選】 - 教師檢定(教檢)◆國民小學◆教育理念與實務(舊名:國民小學教育原理與制度)難度:(101~125)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B).

1. 王老師問班上學生要玩什麼遊戲,她說完七個遊戲的名稱之後,學生只記得最後兩個遊戲名稱。學生的記憶受到什麼效應的影響?
(A)初始效應
(B)新近效應
(C)感官效應
(D)月暈效應


2(C).

29.教育部於2011年公布「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揭櫫精緻、創新、公義、永續四大 主軸作為施政重點。其中「關懷弱勢群體的教育政策」是下列何種「教育施政主軸」的項目?
(A)精緻
(B)創新
(C)公義
(D)永續


3(A).

10. 小哲跟老師說:「老師我最喜歡妳,等我長大要跟妳結婚!」老師笑著說:「謝謝小哲,但是等你長大老師已經老了。」小哲說:「沒關係,等我跟妳一樣老了,我們再結婚。」根據皮亞傑(J. Piaget)的認知發展論,小哲的思考具有哪一個發展階段的特色?
(A)前運思期的自我中心
(B)形式運思期的命題推理
(C)感覺動作期的缺乏物質恆存性
(D)具體運思期的思考受具體事物影響


4(A).

14.李校長常對學生說:「天、地、君、親、師」。這樣的說法是看重教師的何種權威?
(A)傳統的權威(traditional authority)
(B)魅力的權威(charismatic authority)
(C)專業的權威(professional authority)
(D)法理的權威(legal-rational authority)


5(A).

17.江教授認為隨著科技文明發展而來的「工具理性」,可能會對人性造成了扭曲與貶抑,因此特別著重揭露真相,透過辯證與反思,以追求主體的自由與社會的解放。他的立場與下列何者最為一致?
(A)批判理論(critical theory)
(B)文化再製論(cultural reproduction)
(C)社會建構論(social constructionism)
(D)結構功能論(structural functionalism)


6(D).

9.下列關於負增強與懲罰的比較之敘述,何者正確?
(A)兩者皆不能塑造合乎社會規範的行為
(B)負增強乃是取消正增強,懲罰則是移開嫌惡刺激
(C)負增強用來減少反應次數,懲罰則是增加反應次數
(D)負增強是在合宜的行為後施予,懲罰則是在不合宜的行為後施予


7(A).

13.國家統治者會透過教育制度將特定的意識型態及文化價值,經過精心設計,灌輸給 民眾,以達到社會控制的目的,這種現象可稱為什麼?
(A)文化霸權的教育政策
(B)跨文化的教育政策
(C)文化融合的教育政策
(D)文化衝突的教育政策


8(D).

28.惠慈從小就很喜歡閱讀哲學與思考,常常問一些老師不易回答的問題。有一天上課時, 老師正在解說人體的構造,惠慈又問了老師一個問題:「身體看起來應是物質性的 東西,但心靈也是物質性的東西嗎?還是屬於非物質性的東西呢?身體與心靈 相比較,哪一個較為根本呢?兩者如何互動?」就哲學領域而言,惠慈的問題一般 被歸屬於哲學哪一部門的研究主題?
(A)倫理學
(B)美學
(C)知識論
(D)形上學


9(B).

5.下列對於校園暴力與衝突事件處理的原則與策略,何者不適當?
(A)清楚陳述處理這個衝突事件的立場與原則
(B)保持沉默、冷處理,降低同學之間的緊張關係
(C)建立雙方對等的談話,且避免以獎懲來威脅學生
(D)不讓無關的學生圍觀,且盡量不要當著所有學生的面處理問題


10(A).

12.東東:「媽媽,妳終於來接我了!」 媽媽:「東東,對不起,媽媽剛開完會,所以來晚了!」 東東的媽媽正面臨下列何種角色處境?
(A)角色衝突
(B)角色期望
(C)角色分化
(D)角色扮演


11(C).

24.「大抵童子之情,樂嬉遊而憚拘檢。如草木之始萌芽,舒暢之則條達,摧撓之則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趨向鼓舞,中心喜悅,則其進自不能已。」明代王陽明的這段話含有何種兒童教育理念?
(A)教育兒童應重視音樂舞蹈,以舒展其身心
(B)教育應傳授廣博知識,使學生享受知識的喜悅
(C)教育應注重兒童心理和興趣,使其在快樂中學習
(D)兒童教育應在大自然中進行,以開發其天生的感官能力


12(B).

27.某校訓導處設置於學校的中心位置,可以一目瞭然看到各班教室內學生的活動。這種設計所隱含的訓育觀,與下列哪一位學者所提出的理念相近?
(A)史金納(B. Skinner)的操作制約論
(B)傅柯(M. Foucault)的全景敞視機制
(C)謝富樂(I. Scheffler)的社會操控技術
(D)斯普朗格(E. Spranger)的文化陶冶論


13(A).

12.小平的父親是農夫,栽培他唸醫學系,小平畢業後成為醫生。試問從小平的父親到 小平的職業變化是屬於何種社會流動?
(A)垂直流動
(B)水平流動
(C)結構流動
(D)群體流動


14(C).

19.下列何種教育目的屬於教育的「內在」價值?
(A)培養世界公民
(B)強化愛國意識
(C)引導學生自我實現
(D)培育國家經濟人才


15(D).

20.在教學上,強調「應引導學生學習瞭解人間諸事物都是多元並存與差異並立」的是哪一種學派的 教育哲學?
(A)觀念論
(B)分析哲學
(C)實用主義
(D)後現代思潮


16(B).

14.有人說:教師和學生分屬不同的世代,不論在思想或行為,彼此都有很大的代溝。 因此,身為國中小教師,理解和掌握青少年次文化,並加以運用與疏導是非常重要的。一般而言,青少年次文化中並不包括下列哪一項特徵?
(A)偶像崇拜
(B)依附傳統
(C)自我表現
(D)逸樂價值


17(D).

18.建州與瑋琪是學校同事,正在討論總統大選後政府的教育政策走向,也探討到許多 教育與政治的相關問題。下列有關教育與政治的關係敘述中,哪些是正確的? 甲、政治社會化的現象只發生在社會教育,而不會發生在學校教育中 乙、教育可以培養政治領導人才 丙、在君主政治體制下,教育的功能兼重社會化與選擇 丁、教育可以促進民主政治的發展與實現
(A)甲、乙
(B)乙、丙
(C)甲、丁
(D)乙、丁


18(D).

8.教師處罰某位學生後,引起班級中其他學生對老師產生不滿,此種現象稱為什麼?
(A)比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
(B)月暈效應(halo effect)
(C)投射作用(projection)
(D)漣漪效應(ripple effect)


19(B).

19.篤信「產婆法」教學方式的老師,較會採取下列何種教學實踐?
(A)鼓勵學生跟著楷模人物進行「觀摩」學習
(B)樂於使用一問一答啟發理性的「對話教學法」
(C)喜歡帶學生至博物館落實「眼見為憑」的教學
(D)偏好使用「正增強」等強化物來鼓勵學生的正向行為


20(C).

15.當前世界先進國家都強調學校在教學之外,尚應兼負有關學生福利與身心健康的責任。 由此觀之,臺灣許多學校除了供應營養午餐外,也定期幫學生進行健康檢查。這樣的 學校作為,主要顯示下列何種教育功能?
(A)傳承
(B)選擇
(C)保護
(D)社會化


21(A).

22.主張人性本善的是哪些人?
(A)孟子與盧梭(J. J. Rousseau)
(B)荀子與耶穌(Jesus)
(C)告子與康德(I. Kant)
(D)揚雄與亞里士多德(Aristotle)


22(A).

2.張校長強調該校教師上課內容必須有助學習者準備各種證照考試,才是有用的知識, 這樣的觀點比較接近下列哪一種主張?
(A)職業預備說
(B)形式訓練說
(C)博雅素養說
(D)文化傳承說


23(A).

14.教育和其他社會制度一樣,具有維繫社會生存的目的,透過教育可使社會成員具有 共同的觀念、態度及行為。下列何者最能說明這樣的過程?
(A)社會化
(B)社會分工
(C)社會流動
(D)社會階級


24(B).

18.下列敘述何者較能闡述競爭性流動之意涵?
(A)注重學生社經背景的影響
(B)能讓努力者得其英才地位
(C)既有的英才及其代表者控制了英才的選擇權
(D)傳統世襲制度的社會是競爭性流動社會的代表


25(B).

(一)題目
「請先思考下列情境:『吳老師認為教學必須以學科知識為優先,因此,需要讓學生閱讀更多的文化知識遺產;張老師則認為必須要以學生的經驗為重,讓學生能活用知識於日常生活之中」。

【題組】 問題一:如果從教育哲學的角度出發,這兩位老師較傾向於哪些學派?(4 分) 選項:
(A)理性主義;批評主義
(B)精粹主義;實用主義
(C)文化主義;批判理論
(D)存在主義;經驗主義


【非選題】
2.在新學期開學時,李老師班上三位家長跟她表達學校教育應有的功能: 甲家長說:學校必須要幫助學生找到自己未來的方向,並對社會有所貢獻。 乙家長說:學校必須要教導學生人際互動能力,能理解語言背後的意涵或價值觀。 丙家長說:學校必須要培養學生批判能力,才能質疑與改變社會不公情事。

【題組】(2)當這三位家長對李老師的教育期待不同,她可能面臨何種角色衝突?理由為何?(4 分)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精選】 - 教師檢定(教檢)◆國民小學◆教育理念與實務(舊名:國民小學教育原理與制度)難度:(101~125)-阿摩線上測驗

yhcheng7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