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容易相信的人比不容易相信的人容易成功。
100
(1 分16 秒)
模式:試卷模式
試卷測驗 - 105 年 - 105 中央警察大學_警佐班第36期(第1、2類):刑法及刑事訴訟法#59571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E).

1. 下列何種情形有我國刑法之適用?
(A)日本人與德國人在我國通姦
(B)我國人民在荷蘭吸食大麻
(C)我國駐韓外交人員在韓國傷害韓國人
(D)中國人在日本詐騙我國人民之財物
(E)以上皆非


2(C).

2. 關於繼續犯與狀態犯(情況犯)之區別,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繼續犯之追訴權時效,從犯罪成立之日起算
(B)狀態犯之追訴權時效,從犯罪行為終了之日起算
(C)繼續犯可成立相續的(承繼的)共同正犯或共犯
(D)第 302 條剝奪行動自由罪係屬於狀態犯


3(D).

3. 情人節當晚甲男與 18 歲之乙女約會,兩人情不自禁地發生性行為,事後甲男非常懊悔憂心, 因為他誤以為與未成年女子發生性行為已構成犯罪,然而依我國刑法規定卻非如此。問甲男之此等錯誤係屬刑法學理上之何種錯誤?
(A)構成要件錯誤
(B)反面的構成要件錯誤
(C)禁止錯誤
(D)反面的禁止錯誤


4(A).

4. 甲因不滿遭雇主乙解雇,持汽油桶至乙之房屋縱火,乙之房屋起火後延燒鄰居之 3 棟房屋,皆付之一炬,所幸乙與鄰居均不在屋內。問甲之行為應如何論處?
(A)甲應論處一個刑法第 173 條第 1 項放火燒燬現供人使用住宅罪
(B)甲應論處四個刑法第 173 條第 1 項放火燒燬現供人使用住宅罪,數罪併罰
(C)甲應論處一個刑法第 174 條第 1 項放火燒燬現非供人使用住宅罪
(D)甲應論處四個刑法第 174 條第 1 項放火燒燬現供非人使用住宅罪,數罪併罰


5(D).

5. 甲見乙站在汽車旁與丙談話,掏出手槍朝乙要害開槍,當時心想擊中丙也無妨,沒想到子彈擊中突然下車的丁,導致丁死亡。問甲的刑責為何?
(A)對乙、丙不負任何刑責,對丁成立殺人既遂罪
(B)對乙、丙不負任何刑責,對丁成立過失致死罪
(C)對丙成立殺人未遂罪,對丁成立殺人既遂罪
(D)對乙成立殺人未遂罪,對丁成立過失致死罪


6(B).

6. 下列有關「沒收」規定之敘述,何者正確?
(A)違禁物之沒收限於犯罪行為人
(B)沒收適用裁判時之法律
(C)犯罪所得不含其變得之物
(D)沒收標的物在中華民國領域外,逾刑法第 80 條規定之時效期間,不得為之


7(B).

7. 甲與乙在珠寶店佯裝欲購買珠寶,當店員丙拿出1 枚鑽戒供選購時,甲故意與丙搭訕,乙趁丙不注意下以假鑽戒調包得手,丙收回鑽戒時察覺遭調包,卻已不見甲、乙蹤影。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乙成立詐欺罪的共同正犯
(B)甲、乙成立竊盜罪的共同正犯
(C)乙成立詐欺罪的正犯,甲成立詐欺罪的幫助犯
(D)乙成立竊盜罪的正犯,甲成立竊盜罪的幫助犯


8(B).

8. 甲在路上向乙女佯稱身上已無分文,希望乙能借錢供其買車票回家,甲見乙不為所動,突然動手拉扯乙的皮包,得手後逃逸無蹤,乙報警處理,警察發現甲曾以此手法騙取車錢。問甲成立何罪
(A)詐欺既遂罪
(B)搶奪既遂罪
(C)強盜既遂罪
(D)準強盜既遂罪


9(B).

9. 甲犯殺人罪,一審法院審理時,甲主張其自白係遭警方刑求所為。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應就刑求抗辯負舉證責任
(B)檢察官應就刑求抗辯負舉證責任
(C)法院應就刑求抗辯負舉證責任
(D)法院應先調查其他證據,最後再調查刑求抗辯


10(C).

10.關於羈押中之被告,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管束羈押之被告,應以維持羈押之目的及押所之秩序所必要者為限
(B)被告非有事實足認為有暴行或逃亡、自殺之虞者,不得束縛其身體
(C)被告得與外人接見、通信,且押所不得監視或檢閱之
(D)被告與辯護人之接見、通信有足致其脫逃者,檢察官得限制之


11(D).

11.犯罪行為人甲殺人後,在返家途中,因衣服沾有血跡顯為可疑,經路人 A 報警後,警察乙循線將甲以準現行犯逮捕,並對甲之身體、隨身攜帶之背包加以搜索。問乙所實施之搜索為下列何者?
(A)緊急搜索
(B)逕行搜索
(C)要式搜索
(D)附帶搜索


12(C).

12.司法警察因調查犯罪必要之詢問通知,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得通知犯罪嫌疑人到場
(B)得通知證人到場
(C)經通知到場均應對其權利告知
(D)詢問通知均屬任意處分


13(A).

13.警察甲於深夜獲報有人在公園內械鬥,甲抵達公園後只見乙倒臥血泊中,便將乙送醫,甲根據目擊者的陳述,在公園廁所內發現正在清洗血衣的丙,即將丙逮捕帶回偵訊。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雖係於夜間,甲仍得進行逮捕
(B)因屬緊急情況,甲對丙得逕行夜間訊問
(C)丙同意接受夜間訊問,不得主張緘默權
(D)若經檢察官或法官許可夜間訊問,不問丙之精神狀態,皆得訊問之


14(D).

14.下列有關「通緝」之規定,何者正確?
(A)以被告犯罪嫌疑重大且有逃亡或藏匿者為要件
(B)經公告後,司法警察得逕行逮捕被告
(C)經公告後,檢察事務官得逕行逮捕被告
(D)通緝書於偵查中由檢察長簽名


15(D).

15.司法警察為了調查犯罪,得對犯罪嫌疑人採取干預措施,下列何者於事前均應須令狀或經許可?
(A)採取指紋
(B)採取尿液
(C)採取吐氣
(D)採取體液


16(D).

16.依據刑事訴訟法規定,下列何者得為證據?
(A)鑑定人未具結之鑑定意見
(B)證人主觀的個人意見
(C)選任辯護人未在場之被告自白
(D)為彈劾證人供述信用性,其於審判期日外之證詞


17(A).

17.下列有關「證人之權利與義務」之敘述,何者正確?
(A)共同被告對其他共同被告之案件而言,本質上屬於證人
(B)被告以外之人於反詰問時,就主詰問所陳述有關被告本人之事項,得拒絕證言
(C)經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而不到場者,對其科罰鍰之裁定,不得提起抗告
(D)證人為心理師,就其因業務所知悉有關他人秘密之事項受訊問者,得拒絕證言


18(C).

18.下列何種處所於夜間亦得入內搜索或扣押?
(A)常用為收受贓物行為之處所
(B)受緩刑宣告者之住居
(C)假釋人使用之處所
(D)在非公開時間內之戲院


19(A).

19.有罪之判決確定後,下列何種情形得為受判決人之利益聲請再審?
(A)參與偵查之司法警察因該案件違法失職已受懲戒處分,足以影響原判決者
(B)原判決所憑之證物懷疑其為偽造或變造者
(C)參與調查犯罪之檢察事務官因該案件犯職務上之罪經偵查者
(D)新事實或新證據包含判決確定前已存在或成立而經調查斟酌者


20(B).

20.依據 104 年 12 月 30 日最新修正公布刑法之規定,下列何者適用裁判時之法律?
(A)褫奪公權
(B)沒收
(C)禁戒處分
(D)罰金


21(D).

21.夫妻甲乙經濟狀況長期不佳,再加上乙又臨盆在即,兩人整日愁容滿面,毫無喜悅可言,更悲慘的是,甲近日突遭解雇,生活陷入困頓,兩人不知如何度過難關。數週後乙在婦產科醫院順 利產下一子 A,但兩人已決定不要小孩跟著受苦,於是乙在生產完當天隨即返家,由甲將 A 抱至浴室,使其溺斃在浴盆內。問甲、乙之行為應如何論處?
(A)甲乙論以殺人罪之共同正犯
(B)甲乙論以生母殺嬰罪之共同正犯
(C)乙論以生母殺嬰罪,甲論以生母殺嬰罪之幫助犯
(D)甲論以普通殺人罪,乙論以生母殺嬰罪


22(B).

22.甲在乙咖啡內下致死毒藥,見乙喝下即離開現場,不久,甲心生後悔,聯絡救護車並回到現場, 發現乙已經他人送醫急救,事後確認,乙因毒藥劑量不足而倖免於死。問甲成立何罪?
(A)殺人未遂罪且適用中止犯規定
(B)殺人未遂罪且適用準中止犯規定
(C)成立不能未遂,行為不罰
(D)殺人未遂罪 刑法及刑事訴訟法


23(D).

23.警察甲偽裝成酒客至夜店消費,與疑似藥頭的乙攀談套話,錄下乙交易毒品的方式,後來乙因販毒被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與乙之對話錄音,因屬警察辦案技巧之運用,其取得之自白均可作為證據
(B)甲與乙之對話錄音,雖未踐行刑事訴訟法第 95 條告知義務,只要事後補正,仍得作為證據
(C)甲與乙之對話錄音,雖未踐行刑事訴訟法第 95 條告知義務,只要乙之陳述出於自由意志, 即得作為證據
(D)甲與乙之對話錄音,因屬警察監聽手段之運用,其並未負有告知義務


24(A).

24.甲、乙共同殺害丙,經檢察官起訴後,審判中甲選任 A、B 為辯護人,乙選任 A、C、D 為辯護人。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若甲與乙利害相反,A 不得為甲與乙之共同辯護人。
(B)不論甲與乙之利害是否相反,A 皆得為甲、乙之共同辯護人。
(C)甲與乙共選任五位辯護人,已違反刑事訴訟法之人數限制。
(D)法院文書,只須送達共同辯護人 A 即可。


25(C).

25.證人有作證之義務,下列何者得拒絕證言?
(A)曾與自訴人訂有婚約者
(B)現為被告之輔佐人
(C)現為被告之伯父
(D)現為被告之表哥


【非選題】
 (一)T 市警察局局長甲交遊廣闊、政商人脈豐沛,某日甲商界好友 F 建設公司董事 長乙因資金調度需求,急欲推出位於 T 市某處之超大型建案,但礙於建築許可 尚未核發,無法推案,乙遂起念尋求甲協助向建設局說項。由於該市建設局局 長丙平時與甲除有公務往來外,兩人私交甚篤,經常一起吃喝玩樂,且甲還不 時替其解決疑難雜症。因此,乙帶著水果禮盒(內裝有新臺幣 50 萬元)至甲家 中拜訪並說明請託之意,甲打開水果禮盒看完後,立刻拍胸脯保證沒問題。俟 乙離開甲住家後,甲隨即與丙電話聯繫,請求他儘速核發 F 公司該建案之建築 許可,丙表示會全力處理。隔天上班丙即指示部屬,以特急件方式審核該建案。1 週後,果然該建案之建築許可順利核發下來,其較同類型的建案之通常審核 期間縮短近一半,惟丙自始至終不知甲收受乙五十萬元之事。問甲之行為應如 何論處?(25 分)

【非選題】
(二)甲施用毒品遭通緝,警察據報至其租屋處執行搜索時,查獲其所有之海洛因等 物。未料,甲趁機跳窗逃逸,但仍於 1 樓為警察當場逮捕。警察協助甲到醫院 就診,並於甲就診時,告訴醫生甲涉及毒品案,醫生提議是否要進行採尿蒐證, 警察遂請醫護人員進行導尿。甲主張警察未經其同意的強制採尿屬違法,採得 之尿液檢體不具有證據能力。問甲之抗辯是否合理?(25 分)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試卷測驗 - 105 年 - 105 中央警察大學_警佐班第36期(第1、2類):刑法及刑事訴訟法#59571-阿摩線上測驗

善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